隘口伯公廣福宮24°48′07″N 121°02′23″E / 24.801961°N 121.039745°E
隘口伯公廣福宮,是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隘口里的土地祠,坐落於兩棵老榕樹前,在興建高鐵特區時,廟與樹身皆獲得原地保存。 伯公廟![]() 隘口伯公廣福宮位在竹北六家地區隘口里社區活動中心南側[1],地方人稱為「蜘蛛穴」之處[2]。該廟與中興里的麻園伯公福龍宮、東平里的番子寮伯公福昌宮,歷史皆追溯至清治時期,並設制爐主輪值制度[3]。隘口原為原住民與漢族的界限,開發隘口的地主多為閩南人,佃農則以客家人為主,直到耕者有其田才由客家人佔優勢[4]。地方流傳,早年隘口伯公演天公戲和平安戲時,輪值爐主接連發生不祥事,地方心生畏懼,遂將土地公香爐丟到東興圳,此後此廟酬神戲都訂在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之前,不同於一般伯公戲多訂在農曆八月十六日[5]。 臺灣高鐵興建時,沿線從北到南有上百座的土地公廟被拆、文化資產遭毀[6][7]。其中,隘口里七個鄰中有五個鄰被高鐵區段徵收[7]。老居民為了爭取保存土地祠,在地方文史工作者陳板等人指導下,開始寫自己的村史,敘述自己對土地的愛,希望以溫情來軟化高鐵談判人員[6]。1998年6月4日,高鐵局官員配合省、縣政府相關官員勘察六家時,指出隘口伯公、麻園伯公、番子寮伯公、十三甲伯公等廟宇將原地保留[1]。2002年11月17日,隘口里居民舉辦人工收割觀摩會,依傳統習俗祭拜土地公、請客,告別農業生活[8]。 2009年5月25日,新竹縣政府公告變更高鐵站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將隘口伯公廣福宮、麻園伯公福龍宮、番子寮伯公福昌宮的地目,從宗教用地變更為兒童遊樂場用地,引起地方譁然。因一旦變更地目,這三座土地公廟將不能修繕、增建或改建。對此,縣府工務處都市計畫科長吳玉釗解釋,目前只是草案階段,仍有討論空間,且用地變更後,土地公廟仍存在,民眾有意見都可提出想法,再由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黃運喜得知後在同月29日緊急寄出異議書,期能挽回。他並舉板橋的埤墘福德宮為例,被畫入才開發中山公園後,寺廟變成公園用地,造成任憑毀壞的遺憾。[3] 今廟地屬交通部高鐵局所有[9]。廣福宮因流傳許多靈驗故事,房屋仲介和營造廠商都會定期到這裡上香祈福[5]。地方人士將隘口里設立高鐵新竹站,讓房地產大漲,歸功於此廟及一旁夫妻樹的保佑[2]。 伯公樹![]() 廟旁有兩棵老榕樹,一棵長滿鬍鬚般的氣根,另一根卻無。此對榕樹被地方視為夫妻樹。隘口里里長陳清鏡表示,母樹長於公樹,但因根部泥土較少,發展空間不大,生長速度反不如公樹的巨大昌盛。他回憶兒時常在這對樹上攀爬玩耍,利用樹液黏捕蟬、天牛,並說當時他常作出像是在樹頭灑尿等不敬之舉,導致從樹上跌落時臉頰被樹枝刺穿,此後才相信伯公的法力,並在每晨為廟開門奉茶上香。[2] 2000年5月26日,搬走的隘口里住戶回隘口社區活動中心續舊,在老樹下一起包粽子,由陳清鏡拍照為這老社區留下記錄[10]。 2015年9月16日,因這對伯公樹嚴重掉葉,由竹北市公所請來樹醫李碧峰現勘。在這之前,隘口里里長蔡家邦曾請向中興大學教授劉東啟請益後,在榕樹周邊的水泥地面打洞,用高壓水注洗根,再填入有機質,讓土壤透氣透水。李碧峰表示,這是因樹的石頭墩和水泥鋪面妨礙樹呼吸且排水不良,需敲開重新整理,此外過去不良修剪導致枝條乾枯,腐朽並產生白蟻,須進行外科清創治療。[5] 後來發現樹感染褐根病,於是市公所在同年11月再邀集身為地主的高鐵局、縣府和樹醫,決議由三方共同籌措新台幣100萬元救樹,資金於2016年1月到位,2月再請台大實驗林的褐根病專家和樹醫現勘。之後市公所於3月17日向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提出申請救樹,但基金會在2個月後通知未獲同意協助。市公所只好辦理公開評選,並於8月初完成招標作業,由天蕊樹木保護公司得標,同月19日召開說明會。業者著手培養新的根系,打掉花台和鋪面,移走遊樂器材,施作外科手術,裁切枯幹,並降低種植高度,再定期預防性噴藥,養護四年。榕樹在大動手術搶救後,外觀迥異於昔日綠意壯觀的形象。[9] 參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