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女性化手术
面部女性化手术(英語:facial feminization surgery,简称FFS),是一系列重塑性的[1]外科手术,旨在改变典型的男性面部特征,使其在形状和大小上更接近典型的女性面部特征。FFS可以包括各种骨骼和软组织手术,例如前额提升术、鼻外观整型手术、颌面整形手术和丰唇术[2][3]。 面部包含区分男性和女性面部的第二性征,包括前额、鼻子、嘴唇、脸颊、下巴和颌线的形状;面部上三分之一的特征似乎是最重要的,嘴唇的细微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需求者对于一些跨性别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来说,FFS在医学上是治疗性别不安的必要手段[4][5]。在减少性别焦虑和帮助跨性别女性以女性身份融入社会方面,它与生殖器形式的性别肯定手术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有关此类结果的数据受到研究规模小和无关变量影响的限制,就像其他女性化疗法一样[6][7]。虽然大多数接受FFS的都是跨性别女性,但一些觉得自己的面容过于男性化的顺性别女性也会接受FFS[8]。 应等到颅骨停止生长后再进行FFS。确定颅骨是否停止生长的方法是连续对下颌骨和腕骨进行放射摄影,以确保骨骼生长已经停止[9]。 外科手术面部上三分之一一些研究表明,额头的形状是分辨顺性别男性和顺性别女性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6][11]。发际线矫正、额头重塑、眼窝重塑和眉毛提升等手术通常同时进行,同时也会考虑鼻整形术[6]。
男性的发际线通常比女性高,并且在太阳穴上方后移,形成“M”形。可以通过发际线下移”(将头皮抬起并重新定位)或植发来将发际线前移,使其形状更圆润[6]。
顺性别男性的额头上往往有一条横贯眉毛上方的骨脊,称为眉嵴。顺性别男性的太阳穴也往往比女性凹陷,额头也更平坦[6]。 眉脊通常是实心骨,只需磨平即可。眉间凸起的部分(印堂穴)位于一个称为额窦的凹陷区域上方。额窦是空心的,因此去除那里的凸起可能更加困难。如果额窦上方的骨足够厚,只需磨平骨即可去除凸起。然而,有些人的骨壁非常薄,以至于无法完全磨平凸起,否则会穿透骨壁进入额窦。[6]。 FFS外科医生主要采取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最保守的方法是尽可能地磨掉骨壁但不使其穿透,然后用羟磷灰石骨水泥填充周围的区域,这样可以抹平前额其余部分之间任何可见的凹凸。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可以通过削薄位于凸起上方的软组织来进一步缩小凸起。或者,FFS外科医生可以进行一种称为前额重建或颅骨成形术的手术,将眉间骨拆开、削薄并重塑,然后用小钛丝或钛骨板和螺钉将其重新组装到女性化的位置[6]。关于何种方法更好,由于数据有限,无法提供指导[6]。颅骨成形术的风险包括颅骨无法正常愈合、骨碎片移动和囊肿形成,通常可以通过其他手术来纠正[6]。
与顺性别女性相比,顺性别男性的眉毛相对于眉嵴的位置往往较低。顺性别男性的眉毛往往位于眉嵴下方,而顺性别女性的眉毛往往位于眉嵴上方。因此,抬高眉毛会使面部看起来更具女性气质[9]。
一些研究表明,眼形是区分顺性别男性和女性的关键特征[6][11]。顺性别女性的眼窝往往较小,位于面部较高位置,外缘角度更大,内缘距离更近[6]。FFS可以改变眼眶形状,但相关结果数据有限[6]。 鼻外观整型手术顺性别男性的鼻子通常比顺性别女性的鼻子更大、更长、更宽;此外,女性的鼻尖通常比男性略微向上翘起。因此需要切除部分骨骼和软骨,并重塑剩余部分[6][11]。大多数情况下,该手术为开放式手术;在所有情况下,缩小鼻部都存在干扰鼻瓣功能的风险[6]。一般情况下均采用标准的手术流程[12]。相关数据仍然有限[6]。 颊部植入顺性别女性的颧骨通常更向前突出,脸颊整体也更丰满,和下巴构成一个三角形。脸颊轮廓的规划是在下巴重塑的同时进行的[6]。脸颊重塑是通过截骨术和面部骨骼的重新定位来实现的[6]。使用植入物或从身体其他部位提取的脂肪来增大脸颊是很常见的。植入物的风险包括感染、移动和不对称;脂肪最终可能会被吸收[6]。 嘴唇嘴唇形状和结构的细微变化会对女性化产生重大影响[6]。男性鼻底与上唇顶部之间的距离往往比女性更长,而且上唇也更长;当女性的嘴巴张开放松时,上门牙通常会露出几毫米[6]。 通常情况下会在鼻底下方做一个切口,切除一部分皮肤。缝合切口后,上唇会被抬起,使其处于更女性化的位置,并且通常会露出少量上门牙。外科医生还可以使用唇部提升术,将上唇稍微外翻,使其看起来更丰满[6]。 顺性别女性的嘴唇通常比顺性别男性更丰满,因此丰唇常用于女性化。注射填充剂风险较低,但通常在六个月左右后就会被吸收;许多植入物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例如感染或排异反应。[6] 使用从人体提取的脂肪可能会导致肿块,并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6]。脱细胞真皮产品可能拥有最持久、风险最低的效果[6]。 下巴和颌骨轮廓顺性别男性的下巴往往比顺性别女性的下巴更长更宽,下颌基部更方正,而且比女性下巴更向外突出。[11] 顺性别男性的下颌线往往从下巴向外延伸,角度比顺性别女性更大,并且后部有一个尖角。[6] 可以通过削骨或下巴整形手术来缩短下巴的长度。下颌可以通过下颌缩小术手术重塑;有时可以通过口腔完成。嚼肌也可以缩小,使下颌看起来更窄[6]。 手术最大的风险是损伤贯穿下巴和下颌的颏神经;其他风险包括损伤牙根、感染、骨折,以及损伤控制下唇、位于下巴边缘的颏肌[6]。 喉结缩小术青春期后,男性的喉结往往比女性更加明显[6][11]。喉结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喉结缩小术缩小,目的是在不留下疤痕的情况下缩小喉结[6]。存在损伤声带和导致会厌不稳定的风险[6]。 相关手术医疗美容手术通常与面部女性化手术同时进行。例如,眼袋和下垂的眼睑通常可以通过眼睑整形术来矫正,还有面部和颈部的拉皮手术[6]。 历史FFS技术源自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和整形外科[6][9]。 面部女性化手术始于1982年,当时组织过性别肯定手术的整形外科医生Darrell Pratt向道格拉斯·奥斯特豪特(Douglas Ousterhout)转述了其其中一位跨性别女性患者的请求,这位患者希望通过整形手术让自己的面部看起来更女性化,因为人们对她的反应仍然像对待男人一样[13]。奥斯特豪特之前做过重建有出生缺陷、事故或其他创伤的人的面部和头骨的手术[13]。奥斯特豪特很想提供帮助,但他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女性面部”,因此他首先通过阅读20世纪早期的体质人类学来调查,以确定哪些特征是“女性”,然后测量了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一系列头颅侧位片(cephalogram)和数百个头骨中得出定义这些特征的测量值,证实能否根据这些测量值可靠地区分女性和男性[7][13]。奥斯特豪特随后研究他已使用过的技术和材料,以便将男性面部改造成女性面部。他开创了面部女性化手术的大部分手术程序,并参与了后续的改进[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