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世界斯诺克锦标赛 又称1983年使馆世界斯诺克锦标赛 ,是1983年4月16日至5月2日在英格兰谢菲尔德 克鲁西布剧院 举办的职业斯诺克 比赛,也是1982至1983年斯诺克赛季 第三场和最后一场排名赛 ,上一场是1982年斯诺克世界公开赛 。正式赛共有32人参加,16名种子选手 获邀参赛,另外16个名额通过斯托克波特 和布里斯托尔 举办的两轮资格赛选拔。本届世锦赛由使馆 香烟公司赞助,冠军奖金三万英镑。
赢得1982年世锦赛 的卫冕冠军亞歷克斯·希金斯 在半决赛以五比十六不敌史蒂夫·戴维斯 。戴维斯是1981年赛事 冠军,在决赛以十八比六战胜克里夫·索本 第二次胜出。全场比赛共有十八次单杆最高分破百,并以索本第二轮对抗泰瑞·格里菲斯 时在第四局打出的147分 最高,是首位在世界斯诺克锦标赛达成满杆的球员。
概述
世界斯诺克锦标赛 是斯诺克 职业赛事和官方世界錦標賽 [ 1] ,斯诺克源自19世纪驻印英国军人[ 2] ,传入欧洲及其他英联邦 国家和地区前就在英国流行,如今已是风靡世界的台球运动,在中国大陆、香港、泰国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特别受欢迎[ 3] 。
世界职业台球与斯诺克协会 主办1983年世锦赛,32名职业选手按单败淘汰制 一对一竞争,每轮比赛至少有十余局定胜负。参赛选手除正式比赛前的资格赛选拔外,还邀请世界斯诺克排名 位居前列的选手。[ 4] [ 5] 。首届世锦赛于1927年 举办,乔·戴维斯 在英格兰伯明翰 坎金大厅 的决赛胜出[ 6] [ 7] 。英格兰谢菲尔德 克鲁西布剧院 1977年开始举办斯诺克世锦赛[ 8] 。1983年卫冕冠军亞歷克斯·希金斯 在上一年 决赛以十八比十五战胜雷·里尔顿 [ 9] 。本届赛事由使馆 香烟公司赞助[ 10] ,英國廣播公司電視 转播[ 11] 。
奖金
本次大赛冠军奖金三万英镑[ 12] ,刷新斯诺克锦标赛纪录[ 13] 。各项奖金分配如下[ 14] [ 15] :
冠军:三万英镑
亚军:1.5万英镑
四强:8400英镑
八强:4450英镑
十六强:2950英镑
三十二强:1500英镑
单杆最高分:三千英镑
创纪录的单杆最高分:五千英镑
满杆 :一万英镑
赛程概况
资格赛
约翰·维尔戈(摄于2003年)在资格赛打出单杆101分
1983年三至四月,两轮资格赛在三家场馆举行,分别是谢菲尔德的斯诺克中心、斯托克波特 的罗米利论坛、布里斯托尔 的雷德伍德洛奇[ 16] [ 17] 。马里奥·莫拉 首轮以四比九落后伊恩·布莱克时连追五局扳平比分,决胜局打出单杆51分,但布莱克以单杆37分还以颜色,在台面仅余两球的情况下胜出[ 16] 。布莱克第二轮对战保罗·梅达蒂时在第六局打出单杆108分,接下来八局拿下七盘,以十比四晋级正式赛[ 16] 。埃迪·辛克莱 首轮以十比二大胜科林·罗斯科 并打出单杆112分,第二轮对阵尤金·休斯 时前九局六次单杆超40分并以五比四领先,最后两局分别打出单杆99和54分,以十比八晋级。帕齐·法根 以八比十不敌米克·费希尔 ,这是他首次未能打入正式赛。莱斯·多德 首轮因对手约翰·邓宁 缺席自动胜出 ,第二轮与伊恩·威廉姆森 的比赛节奏缓慢,一直打到凌晨一点十分才由多德拿下决胜局。[ 16] [ 18]
斯诺克老将帕特·霍利亨 以七比一领先汤米·墨菲 ,但后者接下来八局就扳成八平。霍利亨拿下第17局,墨菲以单杆52和71分连下两城赢得首轮,但第二轮在八比七领先时连失三局,以八比十不敌约翰·维尔戈 ,维尔戈还在第13局打出单杆101分。托尼·米奥 先以十比零大胜维克·哈里斯 ,再以十比四淘汰杰夫·福尔兹 拿到正式赛入场券。世锦赛推广人迈克·沃特森 以六比十输给约翰·坎贝尔 。世界台球锦标赛冠军 雷克斯·威廉士 在资格赛仅失一局,先以十比零橫掃 迈克·达林顿 ,再以十比一轻取佛雷德·戴維斯 。[ 16] [ 18]
马克·怀尔德曼 首轮以十比七战胜鲍勃·哈里斯,结果首轮輪空 的加拿大选手吉姆·威奇 没有赶来比赛,怀尔德曼第二轮自动晋级。克里夫·威尔逊 首轮面对克里夫·艾佛頓 时仅失一局,第二轮对手乔·约翰逊 在首轮横扫保罗·瓦克顿,两人此前曾在1978年世界业余斯诺克锦标赛 决赛相遇。第二轮资格赛以威尔逊十比八击败约翰逊结束。[ 16] [ 18]
正式赛首轮
十六名种子选手 只有吉米·怀特 (摄于2013年)首轮便淘汰
首轮正式赛4月16至22日举行,采两阶段19局10胜制[ 19] 。珊瑚 博彩公司 认为史蒂夫·戴维斯 最有望拿到冠军,正式赛开始前就定下11/8的赔率 [ 13] 。泰瑞·格里菲斯 排第二,赔率7/1,里尔顿与卫冕冠军希金斯均为8/1。戴维斯本赛季已拿下四场锦标赛,[ 13] 里尔顿三场,希金斯拿得出手的成绩仅有1983年爱尔兰职业斯诺克锦标赛 冠军[ 20] 。
希金斯前六局以五比一领先迪恩·雷诺兹 ,第一阶段结束时六比三领先,第二阶段先下两城,最后以十比四晋级[ 21] 。威利·索恩 首阶段以六比三领先维尔戈,第二阶段连赢四局以十比三胜出[ 22] 。加拿大选手比尔·温本纽克 同样在首阶段以六比三领先戴夫·马丁 ,第二阶段连下四城晋级[ 21] [ 23] 。吉姆·梅多克罗夫特 以二比十不敌大卫·泰勒 ,而且比赛期间单杆最高也只有36分[ 23] 。埃迪·查尔顿 第一阶段以五比三领先,再以十比七晋级[ 23] [ 24] 。三获世锦赛冠军的约翰·斯宾塞 与迈克·哈雷特 比赛非常激烈,斯宾塞以十比七笑到最后[ 22] 。丹尼斯·泰勒 比赛时戴着眼镜,两年后 他赢得黑球决赛 ,自称眼镜对胜出功不可没[ 25] 。他在七比九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战胜西尔维诺·弗朗西斯科 [ 26] 。史蒂夫·戴维斯开局后连下六城,威廉士连扳三局结束第一阶段[ 26] 。第二阶段前五局戴维斯仅失一局,以十比四打入第二轮[ 27] 。
身患流行感冒 的克里夫·索本 第一阶段结束时以五比四领先,再以十比五淘汰坎贝尔[ 27] 。1979年世锦赛 冠军格里菲斯一度七比八落后怀尔德曼,但很快连扳三局、以十比八反败为胜[ 28] 。米奥与童年老友吉米·怀特 的比赛强调进攻,米奥第一阶段以六比三领先,再以十比八挺进下一轮[ 29] 。十六名种子选手 只有怀特在首轮淘汰[ 12] 。道格·芒特乔伊 十比二轻取威尔逊,柯克·史蒂文斯 以同样比分击败费希尔[ 29] 。里尔顿前一晚以五比四领先,再以十比七淘汰休斯。两人比赛胶着,单杆30分都很少见[ 29] 。佩里·芒斯 与托尼·诺尔斯 分别淘汰布莱克和格雷厄姆·迈尔斯 ,比分都是十比三[ 18] :75 。
第二轮
克里夫·索本 (摄于2007年)第一个在世锦赛达成满杆
4月21至26日举行的第二轮比赛采三阶段25局13胜制[ 19] 。希金斯对阵索恩时先失两局,第三局时指控对手故意失球。索恩认为希金斯指控他作弊,希金斯自称没这意思,事后又称索恩“缺乏体育精神”。希金斯拿下第三局,第一阶段结束时以五比三领先。[ 30] 索恩在第二阶段结束时追到七平,但此后只赢一局,希金斯以十三比八打进八强[ 31] 。
大卫·泰勒前两阶段结束时以十比六领先[ 31] ,但温本纽克第三阶段连胜七局,以十三比十夺得八强名额[ 12] 。丹尼斯·泰勒第一阶段以四比三领先[ 31] ,但戴维斯以十三比十一笑到最后[ 12] 。史蒂文斯对抗芒斯的第二局打出单杆139分,首轮以七比一领先,第二轮以十三比三提前结束比赛[ 12] 。查尔顿与斯宾塞的比赛节奏缓慢,查尔顿前两阶段结束时以九比七领先,最后以十三比十一晋级[ 12] 。诺尔斯以九比七领先里尔顿,里尔顿虽追到十一平和十二平,但决胜局还是败在对手的单杆66分下[ 32] 。米奥第一阶段以五比三领先,最后以十三比十一淘汰芒特乔伊[ 12] 。
索本与格里菲斯的第三阶段比赛持续七个多小时,结束时已是凌晨三点五十一分[ 33] [ 34] [ 35] ,创下克鲁西布剧院世锦赛结束时间最晚的比赛纪录,第三阶段完整耗时六小时二十五分,又创下持续最久的单阶段比赛纪录[ 36] [ 37] 。索本在第四局打出世锦赛历史上第一个满杆 [ 38] ,此前只有戴维斯在1982年经典斯诺克锦标赛 取得历史上第一个获正式认可的职业赛事满杆[ 39] 。索本当时不无侥幸地打进红球,开启满杆之路,其间一度因加拿大同胞、老友温本纽克想要观赏暂停[ 40] 。
八强
4月25至27日的八强赛采三阶段25局13胜制[ 19] 。查尔顿对阵戴维斯时打出单杆115分,但第一阶段结束时仍以三比五落后,第二阶段八局只拿下四分之一[ 32] [ 41] 。第三阶段开场后戴维斯连下两城晋级四强[ 42] 。
希金斯对阵温本纽克首局打出单杆109分,第二局靠最后的黑球拿下,第三局领先46分时企图把主球贴在粉球后做斯诺克,但裁判约翰·威廉姆斯 判定主球没碰到粉球罚分。希金斯提出抗议,威廉姆斯询问比赛计分员的看法,后者认可裁判决定。温本纽克起身以单杆57分拿下第三局。[ 41] 希金斯要求换裁判并威胁退赛,但与推广比赛的迈克·沃特森交流后同意继续比赛[ 12] 。拿下两局后,他在第六局击中粉球后球杆不慎碰到主球,温本纽克拿下该局,第一阶段结束时双方胜成四平[ 41] 。第二阶段结束时温本纽克以九比七领先,希金斯第三阶段连下三城,温本纽克打出单杆109分追至十一平,但不足以阻挡对手再赢两局,以十一比十三败北[ 42] 。
诺尔斯先下五局,首轮结束时以六比二领先米奥[ 32] ,最后以十三比九晋级[ 42] 。索本先下四城,首轮结束时以五比三领先史蒂文斯[ 32] ,史蒂文斯一度以十二比十拿到赛点,但索本以十三比十二笑到最后,比赛结束时已是凌晨两点十二分[ 35] [ 43] 。两人第三阶段比赛共持续六小时十一分,是克鲁西布剧院世锦赛史上第二长的单阶段赛事,仅次于索本与格里菲斯比赛的第三阶段;结束时间之晚还在克鲁西布剧院世锦赛史上排第三[ 36] 。
半决赛
4月28至30日的半决赛采四阶段31局16胜制[ 19] 。戴维斯首轮以五比二领先希金斯,次轮第一局就打出单杆103分并拿下前四局,优势扩大到九比二[ 12] [ 44] 。中场休息时有人致电克鲁西布剧院威胁如果戴维斯再赢一局就会遭枪杀,导致剧院疏散人员[ 12] 。观众在警察搜查一小时后回到现场,比赛继续[ 12] ,当天赛事结束时戴维斯以十比四领先[ 44] 。次日戴维斯首局以单杆90分拿下,希金斯马上以单杆74分还以颜色,双方战成十一比五,戴维斯接下来连下五城以十六比五打进决赛[ 12] 。
诺尔斯第一阶段以五比三领先,索本接下来追到五平和七平,但第二阶段结束时诺尔斯仍领先一局[ 44] 。第三阶段开赛后索本连下两城反超,双方打成十平后索本又下两城结束该阶段。接下来两局节奏放缓,均为诺尔斯获胜追平比分,随即又以单杆74分反超。此后诺尔斯以十五比十三领先,手持三个赛点,但索本连扳两局再度追平。诺尔斯在决胜局击红球时失手,索本把握机会以十六比十五晋级决赛。[ 45] [ 46] [ 47] 比赛结束时已是凌晨零点四十五分[ 48] 。
决赛
史蒂夫·戴维斯 (摄于2010年)仅以三阶段就结束比赛,第二次称雄世锦赛
5月1至2日的决赛计划采四阶段35局18胜制[ 49] [ 50] 。索本是1977年世锦赛 亚军,1980年 冠军,这是他第三次打入决赛;戴维斯此前仅在1981年 打入决赛并夺冠[ 51] 。前四局打成二平后戴维斯连下四盘,第一阶段以六比二领先[ 49] 。第二阶段开局后索本连连失误,架杆未击中红球、击红球并撞散其他球时失误、很简单的薄球失误,戴维斯的优势扩大到九比二[ 52] 。索本追回两局,第一天比赛结束时戴维斯以十二比五领先[ 49] 。
次日首局索本在粉球失误,戴维斯打进粉球和黑球获胜。第二局索本又多次失误,戴维斯把握机会并以单杆59赢得第三局,第四局再靠索本失误拿下。[ 50] 中场休息后戴维斯在第22局打出单杆131分,以十七比五拿到赛点。索本虽扳回一局但无力加天,戴维斯以十八比六结束比赛,无需进入第四阶段。这是克鲁西布剧院世锦赛史上首场直接省掉一阶段比赛的决赛。最后一局双方是以重置黑球 定胜负。[ 49] 据斯诺克史学家克莱夫·埃弗顿所述,索本决赛时已精疲力尽,本届世锦赛他的比赛时间比戴维斯长十四小时[ 53] ,“只能摆个要抵抗的姿势”[ 18] 。戴维斯至此成为首位在克鲁西布剧院两夺世锦赛冠军的选手[ 50] 。
戴维斯赛后演讲感谢家人,称父亲和教练弗兰克·卡兰对他参与斯诺克助力良多[ 12] 。戴维斯情绪激动并向索本表示同情,认为对方经历的困难很多,感谢他在决赛的精彩表现[ 50] 。索本表示决赛对他仿佛炼狱,使出洪荒之力也不能回天[ 12] 加上三万英镑奖金后,戴维斯本季锦标赛奖金总额已超八万英镑,他预计下一年能进账75万英镑,包括赞助费、每场表演赛收费三千英镑等[ 54] 。
正式赛图表
下表列出本届世锦赛正式赛结果,球员姓名旁边括弧中的数字代表种子选手排名,比赛包括16名种子选手和16名资格赛晋级选手[ 14] [ 4] [ 55] :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决赛
準决赛
19局10胜制
25局13胜制
25局13胜制
31局16胜制
4月16日
亞歷克斯·希金斯 (北爱尔兰 ) (1)
10
4月21至22日
迪恩·雷诺兹(英格兰 )
4
亞歷克斯·希金斯 (1)
13
4月16至17日
威利·索恩(16)
8
威利·索恩(英格兰 ) (16)
10
4月25至27日
约翰·维尔戈(英格兰 )
3
亞歷克斯·希金斯 (1)
13
4月16至17日
比尔·温本纽克(9)
11
比尔·温本纽克(加拿大 ) (9)
10
4月22至23日
戴夫·马丁(英格兰 )
4
比尔·温本纽克(9)
13
4月16至17日
大卫·泰勒(8)
10
大卫·泰勒(英格兰 ) (8)
10
4月28至29日
吉姆·梅多克罗夫特(英格兰 )
2
亞歷克斯·希金斯 (1)
5
4月16至18日
史蒂夫·戴维斯 (4)
16
埃迪·查尔顿(澳大利亚 ) (5)
10
4月23至24日
莱斯·多德(英格兰 )
7
埃迪·查尔顿(5)
13
4月16至17日
约翰·斯宾塞 (12)
11
约翰·斯宾塞 (英格兰 ) (12)
10
4月25至27日
迈克·哈雷特(英格兰 )
7
埃迪·查尔顿(5)
5
4月17至18日
史蒂夫·戴维斯 (4)
13
丹尼斯·泰勒 (北爱尔兰 ) (13)
10
4月22至23日
西尔维诺·弗朗西斯科(南非 )
9
丹尼斯·泰勒 (13)
11
4月18至19日
史蒂夫·戴维斯 (4)
13
史蒂夫·戴维斯 (英格兰 ) (4)
10
雷克斯·威廉士 (英格兰 )
4
4月19至20日
克里夫·索本 (加拿大 ) (3)
10
4月23至24日
约翰·坎贝尔(澳大利亚 )
5
克里夫·索本 (3)
13
4月18至19日
泰瑞·格里菲斯 (14)
12
泰瑞·格里菲斯 (威尔士 ) (14)
10
4月26至27日
马克·怀尔德曼(英格兰 )
8
克里夫·索本 (3)
13
4月19至20日
柯克·史蒂文斯(6)
12
佩里·芒斯(南非 ) (11)
10
4月24日
伊恩·布莱克(蘇格蘭 )
3
佩里·芒斯(11)
3
4月20至21日
柯克·史蒂文斯(6)
13
柯克·史蒂文斯(加拿大 ) (6)
10
4月28至30日
米克·费希尔(英格兰 )
2
克里夫·索本 (3)
16
4月20至21日
托尼·诺尔斯(15)
15
道格·芒特乔伊(威尔士 ) (7)
10
4月25至26日
克里夫·威尔逊(威尔士 )
2
道格·芒特乔伊(7)
11
4月20至21日
托尼·米奥
13
吉米·怀特 (英格兰 ) (10)
8
4月26至27日
托尼·米奥(英格兰 )
10
托尼·米奥
9
4月21至22日
托尼·诺尔斯(15)
13
托尼·诺尔斯(英格兰 ) (15)
10
4月24至26日
格雷厄姆·迈尔斯(英格兰 )
3
托尼·诺尔斯(15)
13
4月20至21日
雷·里尔顿(2)
12
雷·里尔顿(威尔士 ) (2)
10
尤金·休斯(爱尔兰 )
7
资格赛图表
三至四月举行的资格赛分两局,均采19局10胜制,决出16人取得正式赛资格[ 18] :75 :
单杆破百分
本届世锦赛以18次单杆分数破百创下新纪录,直到1986年 才打破,最高分是索本打出的满杆(147分)[ 57] [ 58] [ 59] ,拿下五千英镑奖金[ 15] 。
参考资料
^ Snooker championship . Yorkshire Post and Leeds Intelligencer. 1927-05-11 [2019-05-1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5-25) –通过British Newspaper Archive.
^ Hayton, Eric N.; Dee, John. The CueSport Book of Professional Snooker: The Complete Record & History. Rose Villa Publications. 2004: 1. ISBN 095485490X .
^ The Rise Of China . World Snooker. 2018-02-26 [2021-02-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25).
^ 4.0 4.1 Embassy World Championship . Snooker Scene. Birmingham: Everton's News Agency. [2013-01-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1-24).
^ Everton, Clive (编). Benson and Hedges Snooker Year Book 3rd. Aylesbury: Pelham Books. 1986: 12–13. ISBN 0-86369-166-8 .
^ Turner, Chris. World Professional Championship . cajt.pwp.blueyonder.co.uk. Chris Turner's Snooker Archive. [2016-06-0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6-06).
^ 1927 World Professional Championship . Global Snooker Centre. [2004-10-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4-10-10).
^ The Crucible Theatre . Historic England. [202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8-11).
^ 1982: Higgins' emotional win . BBC. 2003-04-18 [202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3).
^ Mackenzie, Andrew. Final Curtain: Last 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 to be held away from the Crucible (1976) . The Scotsman. 2010-04-16 [202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7-27).
^ Harper, Ronnie. ' Slow' players are snookered. Belfast Telegraph. 1983-10-31: 16.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Childs, Steve; Watson, Jeremy. Embassy World Championship. Cue World (Sheffield: Transworld Publications). 1983-06: 23–32.
^ 13.0 13.1 13.2 Everton, Clive. Davis hungry enough to reach final.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16: 14.
^ 14.0 14.1 World Championship 1983 . Global Snooker. [2014-01-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1-16).
^ 15.0 15.1 Downer, Chris. Crucible Almanac. 2012: 130.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Watson, Jeremy. Embassy world professional championship qualifying matches. Cue World (Sheffield: Transworld Publications). 1983-05: 23, 38.
^ Results.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05: 19.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Everton, Clive. Guinness Snooker – The Records . Guinness Superlatives Ltd. 1985. ISBN 0851124488 .
^ 19.0 19.1 19.2 19.3 Downer, Chris. 1983. Crucible Almanac (2019 Edition) (Bournemouth). : 16–17.
^ Friskin, Sydney. Higgins: Omen II . The Times (London). 1983-04-16: 19.
^ 21.0 21.1 Hale, Janice. Champion Higgins is spot on. The Observer (London). 1983-04-17: 41.
^ 22.0 22.1 Struggle for Spencer . The Times (London). 1983-04-18: 26.
^ 23.0 23.1 23.2 Everton, Clive. Spencer prevails.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18: 21.
^ Results.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0: 24.
^ Creator of Dennis Taylor's spectacles . The Irish Times. 2002-08-03 [202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9-27).
^ 26.0 26.1 Taylor sees his way to victory . The Times (London). 1983-04-19: 23.
^ 27.0 27.1 Sports in brief . The Times (London). 1983-04-21: 24.
^ Griffiths beats Wildman to reach second round . The Times (London). 1983-04-20: 24.
^ 29.0 29.1 29.2 Everton, Clive. Mountjoy waits for Meo.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2: 22.
^ Seeing red over missed ball . The Times (London). 1983-04-22: 22.
^ 31.0 31.1 31.2 Everton, Clive. Higgins goes into last eight.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3: 17.
^ 32.0 32.1 32.2 32.3 Everton, Clive. Youngsters end Welsh interest.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7: 26.
^ The Top 10 sporting epics . Eurosport UK. 2012-01-30 [2012-02-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2-02).
^ Hodgson, Guy. Snooker: Taylor cut out to be the marathon man: Griffiths ground down in Crucible . The Independent (London). 1993-04-26 [202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6-02).
^ 35.0 35.1 1983: Davis' title but Thorburn's 147 . BBC Sport. 2003-04-18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4).
^ 36.0 36.1 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 Trivia . Embassy Snooker. [2004-12-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4-12-11).
^ Downer, Chris. 1983. Crucible Almanac (2019 Edition) (Bournemouth). : 141.
^ Turner, Chris. Maximum Breaks . Chris Turner's Snooker Archive. [2016-05-0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5-08).
^ Official 147s . wst.tv.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8-19).
^ Murray, Scott; Burnton, Simon; Glendenning, Barry. The Joy of Six: sporting flukes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8-23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3-05).
^ 41.0 41.1 41.2 Everton, Clive. Pink foul makes Higgins see red.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6: 26.
^ 42.0 42.1 42.2 Everton, Clive. Higgins recovers to show the champion's touch.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8: 24.
^ Everton, Clive. Thorburn's late-night master class.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29: 22.
^ 44.0 44.1 44.2 Everton, Clive. Deadly Davis stills the Hurricane.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4-30: 13.
^ Hale, Janice. Pin-up groomed for stardom. The Observer (London). 1983-05-01: 38.
^ Everton, Clive. Late nights catch up on Thorburn. The Guardian (London). 1983-05-02: 15.
^ 1983: Davis' title but Thorburn's 147 . BBC. 2004-04-07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28).
^ Morrison, Ian. Hamlyn Who's Who in Snooker . London: Hamlyn. 1988: 107 –110. ISBN 0600557138 .
^ 49.0 49.1 49.2 49.3 Morrison, Ian. Snooker: records, facts and champions. Guinness Superlatives Ltd. 1989: 39. ISBN 0851123643 .
^ 50.0 50.1 50.2 50.3 Friskin, Sydney. Davis administers a potted foretaste of 'purgatory' . The Times (London). 1983-05-03: 24.
^ Williams, Luke; Gadsby, Paul. Masters of the Baize: Cue Legends, Bad Boys and Forgotten Men in Search of Snooker's Ultimate Prize. Edinburgh: Mainstream. 2005: 103–125. ISBN 1840188723 .
^ Friskin, Sydney. Thorburn shows true grit in fight back, but odds must favour Davis . The Times (London). 1983-05-02: 13.
^ May 2 down the years: Hitman down and out in Las Vegas . ESPN.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18).
^ Friskin, Sydney. Davis is off to show the flag . The Times (London). 1983-05-04: 22.
^ Downer, Chris. Crucible Almanac. 2012: 16–17.
^ Downer, Chris. Crucible Almanac. 2012: 143.
^ Kastner, Hugo. Snooker – Spieler, Regeln & Rekorde (May 2011 update) (PDF) .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07-13).
^ Crucible Centuries . Snooker.org. [2021-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6-27).
^ Downer, Chris. Crucible Almanac. 2012: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