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9日日食
2006年3月29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2006年3月29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巴西、加纳、科特迪瓦、贝宁、多哥、奈及利亞、尼日尔、乍得、利比亚、埃及、希腊、土耳其、格鲁吉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日偏食則覆蓋了西至南美洲東部、東至东亚中西部、北至北冰洋、南至南部非洲的廣大地區。[2]多國科學家均對此次日全食做了觀測研究,全食帶經過的許多國家也都出現了遊客高峰,其中少數國家,例如利比亚,還一度改變了原先遊客稀少的局面。 日食概況出現區域巴西東北角在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月球本影于8:36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地表。當地正處在晨昏圈上,此時月球本影在地表覆蓋的轨迹宽度是129公里,轨迹中心處的全食持续时间约为1分53.5秒。隨後本影以9公里/秒的速度快速离开巴西,并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不接触任何陆地直接穿过大西洋。穿过赤道以后,本影进入几内亚湾,并于9:08在加纳海岸登陸非洲。这时太阳位于东方地平线以上44°,全食持续时间为3分24秒。全食轨迹宽度此时已扩展到184公里,相对地面移动速度减慢到0.958公里/秒。然後本影向東北穿過非洲大陸,在利比亚邁爾祖格省南部達到最大食分,太阳在地平線上的高度也達到最大的67°,全食軌跡寬度增至184公里,相對地面移動的速度減至0.697公里/秒。此後本影又從利比亚與埃及海岸交界處進入地中海,覆蓋土耳其海岸的希腊島嶼並斜貫土耳其,穿過黑海東南部後在格鲁吉亚再次登陸,不久後進入俄罗斯,並擦過裏海北端,向東穿越哈萨克斯坦,第二次進入俄罗斯。最後本影短暫劃過蒙古境內,於當地日落時分11:48離開地表。全過程中,本影完全覆蓋了兩個首都——加纳阿克拉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納,此外多哥洛美位於全食帶南緣,其西北郊能看到日全食。欧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也被全食帶完全覆蓋。[3] 本影覆蓋了全球表面0.41%的面積,在地表總長14500公里[3],其中陸地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巴西東部、法屬圭亞那東半部、除東南部分區域外的非洲大部、格陵兰東部、除冰岛西北部外的幾乎整個欧洲、西伯利亚西部、西亚、中亚、南亚北部、中國西部、蒙古中西部、缅甸北部。[2][6] ![]() 基本參數
觀測地球繞太阳、月球繞地球公转及月球交點的移動均有規律,只要數據足夠準確,就能夠精確計算出過去及將來的日食,也能為日食觀測提前做準備。日全食發生時,在月球本影區域內,月球完全遮蔽了太阳的光球部分,在短暫的時間內出現類似黑夜的景象。比光球暗得多、平時無法看見的色球、日冕和日珥都在此時出現,在日冕儀發明之前,這是研究太陽大氣的唯一機會。而在本影以外數千公里的半影區域內,月球只遮擋了部分陽光,發生日偏食,並未形成類似黑夜的景象,能看到的只是太阳形狀有所殘缺,色球、日冕和日珥等光球以外的部分仍然無法看到。[1] 巴黎天文台派了一支由學生和協調員組成的觀測隊前往贝宁薩瓦盧,當地的全食階段開始於9:18:27(UTC),觀測隊拍攝到了清晰的日冕照片。而靠近土耳其海岸的希腊卡斯泰洛里佐岛是歐盟境內唯一能看到日全食的地方,當地的全食階段開始於約10:53(UTC),共持續約3分鐘。威廉姆斯学院在當地做了多項實驗,並拍攝了日冕照片。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同時做了輔助觀測,以對比太空和地面拍攝的太阳照片。[8][9][10]另一研究項目是在考慮多重散射的情況下,用三維模型來模擬全食帶內的光強,實驗中用了蒙地卡羅方法來預測天空顏色和明暗程度,此外也研究了日冕直接照射產生的影響。該項目的目的是計劃並優化此後的日射量研究。[11]而俄罗斯科學家在北高加索一處雪山環繞的巴克桑河峽谷觀測了日全食,當地海拔1800米,距離海拔5642米的俄罗斯最高峰、亦是欧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25公里,科學家做了日冕偏振現象等多項研究。[12] 當時穆阿迈尔·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亚曾因洛克比空難受到制裁,且有嚴格的禁酒令,是地中海沿岸遊客最少的地區。為了推動旅游業,利比亚政府動員5家國營旅遊公司應對大量遊客,並在位於撒哈拉沙漠內部、觀測條件極佳的瓦烏納穆斯地區搭建了能容納7000人的帳篷村,但只對天文學家開放,普通遊客則被引導至該國與埃及邊界附近的巴坦。而儘管利比亚有意吸引各國遊客,以色列人仍被拒絕入境。[13][14]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也與利比亚科學家聯合進行了觀測和研究活動,拍攝了照片及視訊影像。[10][15] 中國天文學會組織的20人觀測隊前往埃及塞盧姆做了觀測,當地與相鄰的利比亚觀測條件均很好,觀測隊順利看到並拍攝了贝利珠、日冕、日珥等。而當時的埃及總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國防部長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等官員也乘直升機到達當地,與科學家及遊客共同觀看了日全食。[16][17] 社會影響在中部安那托利亞地區的一些偏遠村莊,有傳言稱日食後的幾天內會有大地震,一些研究人員也做出類似預測。而1999年8月17日的伊茲密特地震發生於1999年8月11日日食後僅6天,那次日全食也經過了土耳其,這加劇了民眾的恐慌。儘管政府試圖消除這種恐慌,尼克薩爾部分村莊居民仍要求在日全食後2個月內離開原居住地,改住帳篷。[18] 日全食次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卫星电视中斷了13小時,共約55萬觀眾受到影響。運營公司天空電視台(Sky Television)稱,由於電信公司的Optus B1衛星發生故障之前處於月球陰影區,需要先對電池充電,而信號無法同步恢復。但有天文學家指出這只是荒謬的藉口,衛星僅在月球陰影中停留了4分鐘,而所謂的「停電」發生於日食之後21小時。[19] 照片
相關的日食2004-2007年的日食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沙羅周期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周期139,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為1501年5月17日至1609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627年8月11日至1825年12月9日的12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843年12月21日至2601年3月26日的43次日全食、2619年4月6日至2763年7月3日的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62.11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為本周期第39次日食,發生於2186年7月16日,共持續7分29秒[20],是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6000年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21]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2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24至39次:
參考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2006年3月29日日食
圖片: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