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印度尼西亞羽毛球首要超級賽为第30屆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公开赛,是2011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的第六站;亦是本賽季五個首要超級系列比賽之一[1]。本屆賽事於2011年6月21日至6月26日在印尼雅加达的史納延紀念體育館舉行,主要赞助商為印尼烟草商嘉润卷烟公司(Djarum)。由於本屆賽事首次獲升格為首要超級賽,總獎金較去年的25萬美元大幅提高2.4倍,達歷屆最高的60萬美元[2][3];賽事吸引288位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羽毛球選手報名參加,其中包括了所有世界排名前10位的選手[4][5]。
最終,男單項目由世界排名第一、馬來西亞的李宗伟勝出,連續三年贏得本賽事的冠軍[6];而其餘四項冠軍則分別由中國的王仪涵(女單)、蔡赟/傅海峰(男雙)、王晓理/于洋(女雙)和张楠/赵芸蕾(混雙)奪得;東道主印尼則只得到女雙和混雙兩項亞軍[7]。
優勝者
賽事資料
基本資料
本賽事由羽毛球世界联合会認可並授權予印度尼西亞羽毛球協會舉辦,共有78位技术人员參與其中[4]。當中主要的單位和技术人员名單如下[8]:
比賽場地
比賽場館-史納延紀念體育館
停泊於比賽場館入口的宣傳車輛,車上印有大會的標誌及吉祥物
比賽場館入口的來賓簽名板,上面印有大會的吉祥物
比賽場館外銷售紀念品的攤位
賽事在位於印尼雅加达中部的格羅拉蓬卡諾體育場內的史納延紀念體育館舉行[8]。據大會總監美美·伊拉萬介紹,印尼羽毛球公開賽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本場館舉行,對舉辦是項賽事經驗甚豐。主辦單位特地在本年度提升了球場的照明設施,另設有獨立的出入口讓參賽球員進出場地;此外,他們亦在球員通道安排了特定的採訪區,讓得獎的選手能停下接受記者訪問[3]。
比賽安排
賽事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及混合雙打五個項目,分預賽(Qualifying Rounds)及主賽(Main Draw)兩部分[8]。
項目
|
預賽選手
|
主賽選手
|
預賽晉級
|
主賽
|
男子單打 女子單打
|
16人 |
4人 |
28人
|
男子雙打 女子雙打 混合雙打
|
16對 |
4對 |
28對
|
比賽日程
大會公布的日程如下[8]:
賽日
|
日期
|
時間
|
比賽
|
第1日 |
2011年6月21日 |
09:00 |
預賽
|
第2日 |
2011年6月22日 |
09:00 |
32強賽
|
第3日 |
2011年6月23日 |
14:00 |
16強賽
|
第4日 |
2011年6月24日 |
16:00 |
半準決賽
|
第5日 |
2011年6月25日 |
13:00 |
準決賽
|
第6日 |
2011年6月26日 |
13:00 |
決賽
|
獎金安排
本屆賽事的總獎金達美金600,000元[3]。按世界羽聯的指引,獎金分布的安排如下[8]:
項目
|
獎金(按美元計算)
|
冠軍
|
亞軍
|
準決賽
|
半準決賽
|
十六強
|
男子單打 女子單打
|
$45,000 |
$22,800 |
$17,400 |
$14,400 |
$16,800
|
男子雙打 女子雙打 混合雙打
|
$47,400 |
$22,800 |
$16,800 |
$17,400 |
$18,000
|
賽事種子
大會將分別根據2011年5月19日及6月2日世界羽聯的世界排名,決定參賽者的資格及種子排名。種子的安排如下[8]:
賽事賽果
男子單打
首圈至半準決賽
- 男單的首圈賽事,除了6號種子文萨·波萨那在比賽中途因傷退賽外,其餘種子選手皆順利晉級[9];及至第二圈,才有2號種子林丹及8號種子朴成奐,分別被佐佐木翔和陈金淘汰出局[10]。在半準決賽的對決中,於上一圈淘汰林丹的佐佐木翔再次扮演「中國剋星」,以2比1反勝排名被自己高的陈金[11];而其餘三場比賽的勝方皆以2比0輕取對手晉級。
準決賽及決賽
- 頭號種子李宗伟在準決賽面對中國的小將谌龙。二人在首局初段都未能拉開比分,直至比賽中段李宗伟才发力连得7分,他也保持此优势以21-17拿下第一局。二人在第二局初段比分亦陷於膠著,及至中段谌龙连得四分領先14-11,卻被李宗伟打出一段5-0反先;儘管其後谌龙一度追至17-17平手,但比賽經驗較豐富的的李宗伟仍能沉著應戰,以21-18再勝一局。至於另一場準決賽,丹麥老將彼得·盖德迎戰佐佐木翔,最後輕鬆地直落兩局(21-11、21-7)取得勝利[13]。
- 決賽由李宗伟對戰彼得·盖德。在二人過往13度交手的紀錄中,李宗伟取得12勝1負的絕對優勢;今次决賽的對決也不例外,李宗伟一面倒地佔先。首局初段,李宗伟很快控制局面,以凌厲的攻勢壓制盖德,一度將比分拉開至13-5;其後,盖德雖然连追4分,但李宗伟再次發力,很快又把比分拉開,更以21-11先取一局。第二局,李宗伟繼續以高速的節奏和強勁的攻擊控制局面,前半局就以10-2遙遙領先;後段更連奪9分,以21-7再勝一局,直落兩局横掃對手,奪得今年個人第四個超級系列賽的冠軍[14]。
比賽時間 (31分鐘)
|
第一局
|
第二局
|
李宗伟
|
彼得·盖德
|
李宗伟
|
彼得·盖德
|
總得分 |
21 |
11 |
21 |
7
|
扣球得分 |
5 |
3 |
9 |
2
|
網前得分 |
4 |
0 |
0 |
1
|
高遠球得分 |
3 |
0 |
3 |
1
|
其他得分 |
9 |
8 |
9 |
3
|
最多連續得分 |
7 |
4 |
9 |
2
|
勝局分 |
2 |
0 |
2 |
0
|
女子單打
首圈至半準決賽
- 女單的頭二號種子王適嫻和汪鑫在首、次圈賽事,分別遭中華台北選手鄭韶婕和戴資穎淘汰,爆冷在比賽初段出局[16][17];而位列5號種子的裴延姝亦於首圈負於朱利安·申克,在領先一局下反勝為敗出局;至於其餘種子選手則順利晉級半準決賽。在八強對決中,於上一圈殺敗頭號女單的鄭韶婕,再度直落兩局擊敗另一中國隊小將刘鑫[18],成為四強唯一的非種子選手;而其餘三場比賽,種子排名較高的選手皆能以2比0勝出晉級。
準決賽及決賽
- 此前連勝中國選手的鄭韶婕在準決賽面對印度的頭號女單塞娜·内维尔。内维尔在首局一直领先,並保持优势以21-14先取一局;第二局鄭韶婕先發制人,一開局便以6-0領先對手,最終她亦成功扳回一局;至决胜局,内维尔成功夺回主动,一度以15-7領先,及後雖被對手追至16-14,最終仍以21-17锁定胜局,晉級決賽[20]。而中國隊餘下的兩位選手則在另一場準決賽對決。此前,王仪涵與蔣燕皎在国际赛场上曾8次交手,王仪涵以5胜3负略勝一籌。雙方甫開賽即展開激戰,比分交替上升直至11-11;然而,王仪涵在比賽中段加强攻势,連取得4分將比分拉開;在蔣燕皎追至15-12之際,王仪涵再度發力連奪5分,最終亦以21-13先拿一局。第二局王仪涵又再成功壓制對手,以21-12再下一城,直落兩局淘汰蒋燕皎[21]。
- 決賽由王仪涵對戰塞娜·内维尔。決賽首局,内维尔顯得狀態大勇,相反王仪涵則出现较多失误,内维尔很快便以21-12先拿一局。第二局,王仪涵大部分时间都領先對手,卻在戰至19-16後連失4分,被内维尔以20-19反先;但她仍能顶住压力,驚險地以23-21扳回一局。重拾信心的王仪涵在第三局再下一城,以總局數2比1反勝對手,奪得本賽季個人第二個超級系列賽冠軍[22]。
比賽時間 (64分鐘)
|
第一局
|
第二局
|
第三局
|
王仪涵
|
塞娜·内维尔
|
王仪涵
|
塞娜·内维尔
|
王仪涵
|
塞娜·内维尔
|
總得分 |
12 |
21 |
23 |
21 |
21 |
14
|
扣球得分 |
2 |
7 |
8 |
6 |
9 |
2
|
網前得分 |
0 |
0 |
1 |
1 |
0 |
3
|
高遠球得分 |
4 |
1 |
4 |
3 |
1 |
2
|
其他得分 |
6 |
13 |
10 |
11 |
11 |
7
|
最多連續得分 |
3 |
4 |
3 |
4 |
6 |
4
|
勝局分 |
0 |
1 |
2 |
1 |
1 |
0
|
男子雙打
首圈至半準決賽
- 男雙的2號種子鄭在成 / 李龍大在次圈賽事爆冷遭東道主、從資格賽晉級的印尼組合安加·普拉塔玛 / 利安·阿刚·萨普特拉淘汰;另外,位列6號種子的方介民 / 李勝木亦同樣在次圈負於印尼組合出局;其餘種子選手皆順利晉級半準決賽[24]。在八強對決中,7號種子的印尼組合马尔基斯·基多 / 亨德拉·塞蒂亚万淘汰頭號種子丹麥的瑪蒂亞斯·鮑伊 / 卡斯騰·摩根森;而穆罕默德·阿赫桑 / 博纳·塞普特纳則繼上一圈後,再把種子球手淘汰出局,成為四強唯一的非種子選手;而另外兩個四強席位則由兩對中國球手奪得,致使兩場準決賽皆由印/中組合對決[25]。
準決賽及決賽
- 中國隊的頭號男雙蔡赟 / 傅海峰在準決賽遇上奥运冠军马尔基斯·基多 / 亨德拉·塞蒂亚万,雙方此前曾八次交锋,蔡/傅以五勝三負略佔優勢。第一局甫開賽雙方即展開激戰,比分一直紧咬不下,直至中段暫停時蔡/傅以11-9領先。暫停後雙方的競逐依然激烈,印尼组合更一度反超至18-17,但蔡/傅在末段連追4分,以21-18反勝。第二局,蔡赟/傅海峰雖於開局初段落後,但未幾已連取7分反超前,更一直保持優勢,最後以21-15再勝一局,率先晉级決賽。另一場準決賽,印尼组合穆罕默德·阿赫桑 / 博納·塞普特納迎戰中國的柴飚 / 郭振东,首局憑藉柴/郭较多的失误一直領先,以21-18先取一局;但其後,柴/郭减少失误並反過來控制局面,便被柴/郭以11-21扳回一局。决胜的第三局,双方比分一直緊貼,柴/郭在戰至14-14時連取3分拋離,穆/博雖曾一度奮力追至18平手,但卻無以為繼,最終以18-21落敗[27]。
- 自超級系列賽創辦以來,男雙決賽首次由兩對中國組合對決。首局初段雙方互有領先,至中段暫停時蔡/傅僅以11-9領先;但中局再開時,蔡/傅完全掌控节奏,並不断拉开分差,最終輕鬆地以21-13先取一局。第二局,雙方在前半段爭持激烈,至暫停時柴/郭領先11-8。跟首局一樣,蔡/傅在暫停後再次發力,更一度打出一段13-1的攻勢;最終,蔡/傅以21-12再下一城,直落兩局勝出,繼前一周在新加坡超級賽奪標後,再次贏得超级赛冠军[28]。
比賽時間 (34分鐘)
|
第一局
|
第二局
|
蔡赟
傅海峰
|
柴飚
郭振东
|
蔡赟
傅海峰
|
柴飚
郭振东
|
總得分 |
21 |
13 |
21 |
12
|
扣球得分 |
11 |
3 |
5 |
5
|
網前得分 |
0 |
2 |
2 |
0
|
高遠球得分 |
10 |
8 |
14 |
7
|
其他得分 |
0 |
0 |
0 |
0
|
最多連續得分 |
6 |
3 |
11 |
4
|
勝局分 |
1 |
0 |
1 |
0
|
女子雙打
首圈至半準決賽
- 女雙首圈,3號種子前田美順 / 末綱聰子負於韓國組合出局,而8號種子当甲农·阿伦革颂 / 恭差拉·沃拉威七猜恭則棄權退賽[30];及至第二圈又有2號種子程文欣 / 簡毓瑾被印尼組合淘汰,最終僅有五對種子女雙能躋身半準決賽。在半準決賽的對決中,除丹麥組合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 卡米拉·呂特·尤爾能直落兩局淘汰對手外,其餘三場賽事雙方皆要鬥至決勝局才能分出勝負。
準決賽及決賽
- 女雙賽事頭號種子王晓理 / 于洋準決賽面對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 卡米拉·吕特·尤尔,實力明顯較對手優勝,首局初段已把比分拉開,並以21-10先取一局。第二局王/于曾一度以3-8落後,但未到中場暫停時已追至10-10平手,其後更把比分進一步拉開,以21-12再下一城晉級。另一場準決賽中,東道主印尼的搭檔维塔·玛丽莎 / 娜达娅·美拉提以直落兩個21-12橫掃4號種子的日本組合垣岩令佳 / 藤井瑞希,晉身決賽[27]。
- 決賽由王晓理 / 于洋對戰维塔·玛丽莎 / 娜达娅·美拉提。首局開賽初段雙方已爭持激烈,一度從5-5僵持到9-9;其後,王/于加快速度,一口氣連得8分將比分拉開至17-9,最終並以21-12先聲奪人。第二局,王/于繼續保持強勢,一开场便以7-2领先,至中局比分已拉開至15-5;雖然印尼組合曾一度追近至17-10,但王/于的默契始終較為優勝,其後再一口氣連取4分,以21-10再下一城,奪得她們自2010年9月合作以來,第八項女双冠军头衔[32]。
比賽時間 (27分鐘)
|
第一局
|
第二局
|
王晓理
于洋
|
维塔·玛丽莎
娜达娅·美拉提
|
王晓理
于洋
|
维塔·玛丽莎
娜达娅·美拉提
|
總得分 |
21 |
12 |
21 |
10
|
扣球得分 |
7 |
3 |
5 |
2
|
網前得分 |
5 |
4 |
11 |
7
|
高遠球得分 |
7 |
3 |
4 |
0
|
其他得分 |
2 |
2 |
1 |
1
|
最多連續得分 |
8 |
2 |
4 |
3
|
勝局分 |
3 |
0 |
1 |
0
|
混合雙打
首圈至半準決賽
- 混雙首圈賽事,7號種子頌蓬·阿努里達亞翁 / 恭差拉·沃拉威七猜恭因受傷關係,戰至首局11-3時退賽;而6號種子波蘭的罗伯特·马特斯亚克 / 娜蒂斯達·希爾巴組合,則在力戰三局下被日本的池田信太郎 / 潮田玲子淘汰。及至第二圈,3號種子的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負於中華台北的陳宏麟 / 程文欣,令躋身半準決賽的種子選手僅餘五對[34]。
準決賽及決賽
- 混双头号种子张楠 / 赵芸蕾在準決賽对阵中华台北组合陈宏麟 / 程文欣。雙方在首局的爭持頗為緊湊,未有一方能將比分拉開;直至16-15時,张/赵始连得3分拉开分差,並以21-17先拿一局。第二局,雙方争夺依然激烈,直至14-14平手時,张/赵再度發力,並再以21-17的相同比分再胜一局。另一場準決賽,4號種子的印尼组合通托维·艾哈迈德 / 利利亚纳·纳西尔以21-15、21-14擊敗2009年世锦赛冠军、丹麦的组合托马斯·雷伯恩 / 卡米拉·吕特·尤尔[27]。
- 混雙決賽由张楠 / 赵芸蕾對戰通托维·艾哈迈德 / 利利亚纳·纳西尔;雙方上一周曾在新加坡超級賽的準決賽中碰頭,該次由通/利组合取得勝利。首局初段,通/利先聲奪人,一開始便以8-1領先;但他們未有把握優勢,在中段已被张/赵追至14-14平手,更曾一度被反超17-19;及後,雙方戰至20-20平手,通/利一鼓作氣拿下兩分先取一局。第二局,张/赵在初段連得4分,並繼續保持此優勢,最後以21-14扳回一局。张楠 / 赵芸蕾在决胜局維持强势,甫开局即一路領先,最終以21-9橫掃對手,反勝奪得冠軍[36]。
比賽時間 (67分鐘)
|
第一局
|
第二局
|
第三局
|
张楠
赵芸蕾
|
艾哈迈德
纳西尔
|
张楠
赵芸蕾
|
艾哈迈德
纳西尔
|
张楠
赵芸蕾
|
艾哈迈德
纳西尔
|
總得分 |
20 |
22 |
21 |
14 |
21 |
9
|
扣球得分 |
9 |
8 |
11 |
6 |
11 |
2
|
網前得分 |
7 |
9 |
8 |
3 |
5 |
4
|
高遠球得分 |
1 |
1 |
0 |
1 |
4 |
0
|
其他得分 |
3 |
4 |
2 |
4 |
1 |
3
|
最多連續得分 |
4 |
6 |
4 |
3 |
5 |
3
|
勝局分 |
0 |
2 |
2 |
0 |
1 |
0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