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1維克多手槍
SR-1「維克多」(俄语:СР-1 Вектор;英語:SR-1 Vektor)、謝爾久科夫半自動手槍(俄语:Самозарядный Пистолет Сердюкова,簡稱:СПС;俄语罗马化:Samozaryadnyj Pistolet Serdjukova,簡稱:SPS;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6P53/6П53)是一款由俄罗斯聯邦槍械設計師彼得·謝爾久科夫和伊戈爾·别利亞耶夫(Игорем Беляевым)領導的設計團隊因應俄羅斯軍隊“烏鴉”計劃而研製、槍械製造商中央精密工程研究所所生產的特種部隊專用半自動手槍,其設計目的是在100公尺(109.36码,328.08英尺)內的近身距離作戰時,殺傷穿著個人防彈衣的敵人。該槍可發射多種9×21毫米“鈍頭蝮蛇”口徑手枪子彈(中央研究精密機械製造局現在將該槍命名為RG054/РГ054)。[1] 歷史該槍是為了取代在執法機構的特別用途單位中使用的斯捷奇金自動手槍而開發。戰術指標當中的要求包括在高達100米以內的距離作瞄準射擊的能力,殺傷具備個人防護裝備(包括防彈衣)的目標,並具有癱瘓車輛和其他輕型裝甲車輛的可能性。 自1980年代開始,從各國軍隊、執法機關、情報機構和特種部隊所需要裝備和使用的個人手槍當中都可看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當中原因為大多數國家的武裝部隊都廣泛導入了不同類別的身體部份個人防護裝備。例如:第二級防彈衣(NIJ II)能夠抵擋在近距離由發射托卡列夫手槍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钢製彈芯子彈,以及由貝瑞塔92FS手槍發射的9×19毫米北約標準子彈。 目前不只軍隊和執法機關,連犯罪和恐怖組織都開始使用防彈衣。即使使用防彈衣保護自己,身體的30%以上仍無保護,但根據使用個人武器作戰(特別是警察)的經驗表示,多數火拼中與敵方的接觸都是突然和短暫的情景。在這樣的情況,當射手沒有足夠時間來擊中目標的重要器官的情況下,穿著個人防護裝備的目標不但能夠讓自己存活,甚至還具備還火的能力。另外,制止力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在許多情況下,當人員開槍以後擊中的不是在敵人身體但制止力不足的時候(甚至沒有防彈衣的保護的敵人)不但無法阻止他繼續行動,甚至還讓其有開槍反擊的餘地。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團隊研發了一種能夠有效地貫穿敵人防護裝備的新型武器和相應的新型彈藥。在這種情況下,該槍必須具備合理的尺寸、重量和後座力,而發射的彈藥則具有高度貫穿力和制止力。 1990年代初,研發出現了變動。因為俄羅斯軍隊啟動“烏鴉”計劃,採用新式手槍用以取代馬卡洛夫手槍。除了要求有效射程超過50米,還有100米以內對30層“薄片”式克維拉和厚達2.8毫米鈦合金板有著幾乎100%概率的貫穿力,子彈有著擊殺穿有防彈衣或藏身於車輛上的敵人的威力。 1991年,按照加大的戰術技術要求,由彼得·謝爾久科夫和伊戈爾·别利亞耶夫(Игорем Беляевым)這兩名經驗豐富的槍械設計師為首所領導的設計團隊實驗性創建的樣品成為日後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給予代號6P53的手槍;而彈藥設計師A·B·尤里耶夫則設計其發射的9×21毫米“鈍頭蝮蛇”穿甲手枪子彈,它是一種具備淬火鋼彈芯的穿甲彈。 1993年,聯邦安全局制定了手槍的戰術指標,雖然減少了彈藥容量,但仍需有著足夠的射擊效能。在設計期間,該手槍獲得了代號「維克多」。 1995年,設計團隊為該槍的設計註冊专利,然後為了應對全新制定的戰術指標,將製成的試驗樣品命名為RG055。樣品槍RG055S(S,俄语:С,意為:操作)命名為「斑蝰蛇」,並在1996年鄂木斯克設備和地面部隊裝備展(VTTV)上首次對外展出並提供出口。 1996年12月,該槍獲聯邦安全局和联邦警卫局所屬的特種部隊所採用,他們把這些手槍命名為SR-1「維克多」(SR,俄语:СР,意為:特殊設計),而配用的穿甲彈藥則命名為SP-10(SP,俄语:СП,意為:特殊彈藥,在客戶識別文件上則命名為RG054)。生產主要分散設置在兩家兵工廠,分別為中央研究精密機械製造局(俄语:ФГУП «ЦНИИТОЧМАШ»)和“‘馬亞克’基洛夫工厂”股份公司(JSC,俄语:ОАО)。 除了SP-10/СП10(7N29/7Н29)彈藥以外,其他已經研製出來的彈藥還有:SP-11/СП11(7N28/7Н28),使用鉛製彈芯的標準全金屬被甲彈;SP-12/СП12,低跳彈性達姆彈;SP-13/СП13(7BT3/7БТЗ),曳光穿甲子彈。謝爾久科夫手槍發射具有較高制止力和貫穿力的子彈:穿甲彈藥在50公尺(54.68碼,164.04英尺)距離可貫穿防護等級達NIJ IIIA的防彈衣、厚度5毫米的鋼板或厚度2.4毫米的鈦板。 自1999年以來,一批SR-1手槍成為了俄羅斯檢察官的佩槍。[2] 2003年,俄羅斯聯邦政府法令第166號在2003年3月21日公佈,內容是SR-1被俄羅斯軍隊的特種部隊(斯佩茨納茲)所採用並且命名為SPS(謝爾久科夫半自動手槍),而配用的9×21毫米“SP”手枪子彈的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分別是:
除了SPS,MP-443「烏鴉」與GSh-18同樣作為制式手槍被俄羅斯軍隊和執法機關以下的各個部隊所採用。但SPS與GSh-18明顯不及MP-443普及。 設計SR-1手槍採用槍管短行程後座與閉鎖卡鐵擺動式自動原理。槍管是由位於槍管下方的垂直擺動式閉鎖卡鐵進行閉鎖。德國瓦爾特P38手槍及意大利貝瑞塔92手槍亦採用了很相似的設計。當槍管後方的卡鐵移動時,與底把(套筒架座)上卡鐵的相互作用,超越了凹式卡鐵以內的鎖耳,槍管從導槽和在底把上的停止鎖耳脫開,套筒保持向後移動和壓縮復進簧。復進簧將槍管兼作導桿並且環繞在槍管以外。這種彈簧佈置與槍管下獨立式復進簧和其導桿相比,可降低底把在高度上的尺寸,而且具有可更換式槍管的手槍可於第一時間使用。具有扳機保險式機構的扳機,裝有彎曲式主彈簧,設置在扳機的空穴以內。該槍的第一發可選擇預先拉下擊錘的單動操作模式或雙動操作模式。 底把的上半部(套筒架座)與握把的骨架為鋼製成型部件,而握把表面和扳機護環為高強度玻璃纖維強化的聚酰胺(高分子聚合物),而套筒由鋼製成。SR-1手槍沒有手動保險裝置,而是設有兩個自動保險以安全地使用:一個是類似於M1911手槍或烏茲衝鋒槍、位於握板背後的半圓形握把保險,必需在手掌握持時保持對按鈕的按壓以解脫阻鐵;另一個是類似於格洛克手槍的扳機保險,食指按壓位於扳機以上的按鈕才可發射。[4]據說還有第三個自動保險是撞針保險。 發射以後的彈殼藉由槍機從膛室抽出,並在套筒向後運動時從右側的拋殼口拋出槍外。然後套筒向前復進時,將彈匣最頂部的子彈取出以後,裝入膛室並且閉鎖。當彈匣彈盡時需要按壓扳機護圈根部的彈匣釋放按鈕以退出彈匣。 SR-1手槍扳機組件可以雙動和單動射擊;亦可將擊錘拉下至一半的中間位置令全槍在半待擊狀態,以後扣動扳機會以雙動方式將擊錘由半待擊狀態向後迴轉至待擊狀態,再扣動扳機才會令擊錘被阻鐵平穩地釋放並向前迴轉擊發子彈。擊錘降下至擊發狀態以後仍需解脫握把式自動保險才可發射。但在擊錘扳到待擊位置時,也沒有可以解脫待擊狀態的裝置。當出現啞火彈藥時,應拉動套筒將啞火彈藥拋出槍外和將下一發上膛。 該槍配有雙排雙進的18發可拆卸式钢製彈匣,彈匣體兩側都有餘彈量觀察孔。 早期的SR-1手槍沒有無彈後定功能,也因而無空倉掛機桿。據說這設計是為了讓其槍體表面光滑、沒有過多突出物,可能迅速從槍套或口袋中取出。後期型號則在底把內增加了空倉掛機桿,因此具空倉掛機功能。 據曾使用這款手槍的用戶指出該槍的握把對於俄國人平均的手掌大小而言過大。而且握把背後的握把保險過小和過硬,這樣導致在實戰的心理壓力以下可能無法將握把保險正確地壓到位而導致不能擊發。這導致抓握射擊時帶來不便,以及射擊手的拇指很難壓下擊錘。握把保險的目的是確認手掌緊夾握把,而不是每發的“解決方案”,因為該槍唯一的射擊方法是解脫兩個自動保險裝置。個別使用者會使用膠帶纏在握把以上以代替手掌壓緊握把保險。 衍生及改進型
彈藥SR-1“維克多”發射專用9×21毫米“鈍頭蝮蛇”手枪子彈,全彈總長度為32.7毫米(1.29英吋)。
據有關專家介紹,SP-11、SP-12兩種彈藥的威力分別高於9×18毫米馬卡羅夫1.5—2倍以上。 使用國圖集SR-1M
SR-1MP
參見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