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亭站
古亭站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大安區交界處,為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新店線)與中和新蘆線(中和線、新莊線)交會的捷運車站。已廢止的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店線亦曾設有古亭車站,惟位置與捷運站現址不同。 車站概要車站位於羅斯福路二段下方,杭州南路口與同安街口間(中間為和平東西路口),站區位在大安區古莊里、錦華里與中正區板溪里、頂東里、南福里交界處。站名取自附近地名、臺鐵新店線原站名、傳統聚落名「古亭」。1998年捷運通車時本站英譯以威妥瑪拼音拼作「Kuting」。車站編號方面,松山新店線為G09,中和新蘆線為O05。 2012年中和新蘆線貫通時,松山線尚未完工,新店線仍與淡水線直通行駛,因此新店線月臺的路線指標及中和新蘆線列車到站的轉乘廣播都曾以淡水線為主[3],直到2014年11月松山線通車。 車站構造地下三層車站,月台型式採島式疊式月台,為跨月台轉車站[4],兩個島式月台分別位於地下第二層及第三層兩月台層間上下平行重疊,九個出入口,本站設有半高式月台門。[5] 車站樓層
車站月台
本站最初是以松山新店線(新店線)與中和新蘆線(新莊線)的對面轉乘為目標,曾有一段時日新店線與小南門線在本站暫時共同標示為淡水線[3]。松山線通車後,此種情形已經取消。
車站出口出口1、4位於車站南端、出口5、9位於車站北端,無障礙電梯位於出口1,其中出口1是台北捷運所有車站中唯二僅設電梯,而不設階梯或電扶梯的出入口。南、北兩邊的通風口與聯合開發大樓共構。2016年8月25日起,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開始在古亭站進行三階段分期實施的出口電扶梯增設工程[7],第一階段的5號出口於當日起暫時封閉,2017年6月5日正式啟用下行電扶梯。第二階段的3號出口則規劃於同年6月12日開始封閉施工[8],而第三階段的電扶梯增設出口定為3號出口[7]。
歷史臺北鐵道古亭町乘降場・臺鐵古亭車站
台北捷運古亭站
利用狀況依據2024年12月資料,古亭站每日約進出62,752[2]人次,在台北捷運各站中排行第16名。
相片集
公共藝術車站地下層挑高天花板設有一組12件的公共藝術作品-邂逅(都市臉譜),作者為李長發、曾英棟。由於車站鄰近台灣師範大學,因此委由該校美術系辦理徵選活動。每件作品均有兩面,表現出兩相對應的創作[17][18]。 紀念章藍天作底、大樹相襯的紀州庵,保有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風采,是臺北市第一個以文學為主題的藝文空間。車站旁的臺灣師範大學校園內四棟日治時期建築,都為當地帶來濃濃文藝氣息。 車站周邊
公車資訊站牌名為《捷運古亭站(和平)》、《捷運古亭站(杭州)》、《羅斯福和平路口》、《南福板溪(南昌公園)》
腳註註釋來源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