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發電廠社寮機組
大甲溪發電廠社寮機組,為一座位於臺灣臺中市石岡區萬興里社寮角的小型水力發電廠,舊稱社寮角發電廠,後台電公司成立大甲溪發電廠並將該廠納入旗下後全名改名為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甲溪發電廠社寮機組。社寮機組最早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的1922年,目前隸屬於台灣電力公司大甲溪發電廠,是大甲溪水系第一座水力電廠。 沿革日治時期大甲溪發電廠社寮機組的前身是社寮角發電所,於1922年(大正11年)2月完工[1],當時供給東勢、石岡、新社、卓蘭等地用電。1940年合併於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統一經營[3]。 省政府時期二戰戰後1945年,社寮角發電所改由臺灣電力監理委員會監理,1946年3月在改由臺灣省政府所創立之臺灣電力公司所管轄。 現今1993年進行機組更新工程,1994年10月完工發電。1999年九二一地震與2004年的七二水災造成電火圳堵塞,社寮角發電廠曾一度無法正常取得發電水源而無法供電,後電火圳經過整理之後,社寮角發電廠重新運轉[4]。 2001年,因應政府組織改革,社寮角發電廠改稱為大甲溪發電廠社寮機組。 設施社寮角發電廠是一座川流式電廠[5],水源來自於「電火圳」,而電火圳的源頭是「八寶圳」,八寶圳為灌溉用水圳,引水自大甲溪,以臨時壩於天輪發電廠後池下游大甲溪左岸攔取溪水至八寶圳,在石岡區德興里(原德興村)分流八寶圳的水源至電火圳,電火圳沿著新社台階地的邊坡,流經石岡區和盛里、德興里、土牛里、梅子里以及萬興里後,引至石岡區萬興村社寮角的社寮角發電廠提供發電[6]。水壓鋼管全長103.249公尺,鋼管直徑2.419公尺[3],連接到電廠內的水輪發電機組。而廠內則設置有一部橫軸法蘭西斯式圓錐單吸出尾水管型水輪發電機,設計用水量為每秒4.5立方公尺,裝置容量為0.945MW[5],唯受限於大甲溪上游發電廠的水源控制之故,年平均發電量僅為六百萬度[3]。發電後的尾水再流入八寶圳供應下游灌溉用水面積廣達2,200公頃[3]。目前電廠設備採遙控自動化方式管理,由位於天輪發電廠的天輪遙控中心集中遙控[5]。 機組商轉中
已汰除
管理
設施
圖集
註釋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