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英語:Mainland Travel Permit for Hong Kong and Macao Residents (non-Chinese Citizens),葡萄牙語:Salvo-conduto concedido aos residentes de Hong Kong e Macau para entrada e saída do Interior da China (nacionalidade não chines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自2024年7月10日起簽發給非中國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澳門永久性居民就投資、探親、旅遊、商務、研討、交流等短期入境事由來往中國大陸的旅行證件,香港中旅集團和澳門中國旅行社負責受理該證的申領。[1] 有別於簽發給中國籍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該證的有效期僅為5年,在有效期內雖可多次入境中國內地,但每次停留時間不得超過90日,且不得在中國內地就業、就學及進行新聞採訪,亦不得申領港澳居民居住證。持用此通行證通關時無需填寫《外國人入境卡》,可以使用自助查验通道。 背景香港和澳門曾是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直宣稱對港澳擁有主權,並認為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和澳葡政府簽發身份證的人都是中國公民,不承认他们具有英国或葡萄牙国籍,但情況隨著兩地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產生變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因歷史原因大量居住在港澳的非華裔人士虽然拥有居留权,但因為沒有中國血統而無法自動成為中國公民,因此在移交之後反而不能申請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下称「通行证」)来往中國內地,只能持其擁有的他國護照前往外交部駐香港公署、駐澳門公署或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中國簽證。[2] 2021年,澳門全國人大代表林笑雲建議中央政府對長期居澳的葡萄牙籍人士優化進出中國內地的簽證措施[3],但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則答覆稱「对部分外籍人员专门设立出入境证件种类不符合国家法律统一性、一致性的要求。」[4] 202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关于实施便利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来往内地政策措施的公告》,允许持有外国籍的香港及澳门的永久性居民申领通行证来往中国内地。 2024年7月10日起,非中国籍的港澳永久居民可申领来往内地通行证。当月31日,首批申办来往内地通行证的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获发证件[5]。 式样通行证有效期为5年,基于国际民航组织DOC 9303 TD-1标准设计,卡片正面除载有中国籍人士持有的通行证拥有的信息、换证次数、签发机关、持证人微缩照片外,另增设“国籍”一栏。同时标有电子旅行证件标志( 此證使用聚碳酸酯材料製作,採用非接觸式晶片模塊,將持卡人的所有重要數據信息存入晶片模塊,並採用數字加密技術保護,亦採用鐳射刻蝕技術刻蝕卡體表面。
非中国籍通行证正面的左侧为通行证持有者的照片,右侧有缩微打印。通行证采用双色荧光防伪设计。除此以外,通行证还包含以下资料内容:
背面显示其他信息,其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编码规则非中国籍通行证号码共9位,一人一号,终身不变。首两位为英文字母,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为HA,非中国籍澳门永久性居民为MA;第三位至第九位为阿拉伯数字。
各方反應央視報道,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發展,共建一带一路高質量推進,港澳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前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員和中國籍人員一樣,赴內地投資考察、商貿洽談、學術研討、科技交流、旅遊休閒的需求不斷增多。[6]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國家宣布即將向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簽發一張卡式證件,以提升內地口岸的通關便利,有助有關人員前往內地洽談商務、旅遊和探親等。特首李家超表示,新措施是政策上的突破,反映當局珍惜非中國籍的永久居民多年來對香港的貢獻,措施可以增加人民流動,有助他們貢獻大灣區建設及國家的整體發展。措施不限國籍和行業,充分彰顯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有助香港繼續保持國際化和多元化,提供世界各地公司和人才落户香港的巨大誘因。[7][8] 限制現時非中國籍通行證持有人無法使用拱北跨境車道旁的隨車人員通道離開中國內地,而反過來進入中國內地則不受限制。 参考来源
参见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