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亭前地上的聖誕節裝飾。聖誕節是澳門首批被列為法定的公眾假期之一。
澳門政府假期 是由澳門政府指定予其轄下的公共行政工作人員休息而不用上班的日子,共分為「休息日」、「公眾假期」、「補假日」和「豁免上班日」四種。澳門政府現行的休息日為逢星期六和星期日;而公眾假期大致上包括了中國傳統節日、西方與天主教節日和澳門本土節日;豁免上班日及補假日則多數是因為公眾假期與休息日重疊而出現的補行放假、或兩個公眾假期或休息日的間隔十分接近而給予使得假期連續,另外非休息日的公曆除夕和農曆除夕通常也會被列為半天的豁免上班日。
休息日、公眾假期、補假日及全天豁免上班日以外的日子均會被視為「工作日」。[ 參 1] [ 參 2]
歷史沿革
澳門最早在法例上出現的公眾假期可追溯至1910年,但在此之前澳葡政府其實已經有一些與放假有關的制度,不過就從來沒有指明哪些日子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假期。直到1910年10月12日,澳葡政府頒佈法令,訂定法例上認定的公眾假期;當時定了1月1日(元旦)、1月31日(共和革命烈士紀念日)、10月5日(葡萄牙共和國國慶日)、12月1日(葡萄牙恢復獨立紀念日)及12月25日(聖誕節)為「全澳門假期」,共有五天;另外也定了「澳門市假期」(只限澳門半島放假)和「路環島假期」(只限路環放假)各一天,分別是6月24日(澳門市日)和7月13日(路環戰役紀念日),至同年12月3日刊登憲報實施[ 參 3] ;而該憲報刊登後首個實行的公眾假期是當年的聖誕節。而往後數十年也增減了一些西方國家、葡萄牙本土和天主教會的節日(如加入耶穌受難日[ 參 4] 、勞動節、自由日[ 參 5] 等,而取消了共和革命烈士紀念日[ 參 6] )。
端午節期間舉行的澳門國際龍舟邀請賽。1982年時部份中國傳統節日被納入法定公眾假期。
從該時的公眾假期來看,主要都是與葡萄牙和天主教文化有關的,只有於1929年所加入的中華民國國慶日(10月10日,已於1981年取消)是與華人扯上關係[ 參 7] ;而中國傳統節日則要到1982年才被正式納入。不過,其實在1982年前,澳葡政府已有對部份中國傳統節日進行放假,但只是在臨近該節日前以特別批示的形式實行(見下文),在法律上無權威性。澳葡政府為了確立其法律地位,遂於1982年頒佈法令,將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等部份中國傳統節日定為公眾假期。由此時開始,因為眾多的公眾假期在公曆裏並無固定日子,故有關當局每年都需要對外發佈翌年的公眾假期表,以便對照[ 參 8] 。時至2000年,所有與澳葡政府和葡萄牙本土的節日不再作為公眾假期,取而代之的有佛誕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參 9] [ 參 10] 。現時公眾假期表的發佈由行政公職局負責[ 參 11] 。
至於法定休息日則於1949年2月5日制定,最初只定星期日為休息日,首次實行於當年2月6日,但事實上在此之前政府部門絕大多數都不在星期日辦公的,甚至曾經有「假期如遇日曜日應於翌日補行放假」的條例(「日曜日」即為星期日,而該條例已於1927年取消)[ 參 12] 。在1995年初,澳葡當局為了減低部門營運開支,試行在每個月的第一、三、五個星期六實行休息[ 參 13] ,至同年6月1日正式把星期六從公共行政當局辦公時間中剔除,使星期六成為正式的休息日,並於同年6月3日首次實施[ 參 14] ,此也意味着五天工作制正式於澳門政府實行。
豁免上班日的制度則是由1952年起開始,又稱作「特許缺勤」或「特許假期」,由澳門總督直接批示准予政府部門放假[ 參 6] 。豁免上班日制度在初期只是十分偶爾的實行,1970年代時則主要用於部份中國傳統節日[ 參 8] 。直到1991年中韋奇立出任澳督後,豁免上班日制度的實行情況才開始頻繁[ 參 15] 。現時的豁免上班日由澳門行政長官作出批示,而公眾假期表發佈的同時也將連同已批示的豁免上班日一起發佈[ 參 2] [ 參 11] 。
補假日的制度則是由2019年起開始,由澳門行政長官直接批示准予政府部門放假。根據《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第七十九條第四款規定,如公眾假期與星期六或星期日重疊,則於下一工作日獲得補假。現時的補假日由澳門行政長官作出批示,而公眾假期表發佈的同時也將連同已批示的補假日一起發佈[ 參 16] [ 參 11] 。
休息日
以下是現行法例(即《第62/98/M號法令》)所規定的休息日:[ 參 1]
日子
簡介
開始生效日期
星期六
在法令上稱為「補充休息日」。
1995年6月1日[ 參 14]
星期日
在法令上稱為「每周之休息日」。
1949年2月5日[ 參 17]
公眾假期
現行
下表列出現行法例(即《第60/2000號行政命令》)所規定的公眾假期[ 參 10] ,當中以黃色底顯示的是《勞動關係法》所規定的「強制性假日」[ 參 18] 。而部份假期在公曆(澳門政府稱為「陽曆」)出現的日期並不固定,須按照當年由行政公職局發佈的公眾假期表為準,其大約的日子會在簡介裏作說明。而自1927年至2018年,即使公眾假期與休息日的日期重疊,在沒有另行批示下不會有補行放假[ 參 12] 。由2019年起,根據《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第七十九條第四款規定,如公眾假期與星期六或星期日重疊,則於下一工作日獲得補假。[ 參 16]
因由(以官方稱謂為準)
陽曆日期
簡介
開始 實施年份
《勞》 強制假
元旦
1月1日
公曆裏一年的第一天。當天凌晨零時在澳門旅遊塔對出海面會有煙花表演慶祝。[ 參 19]
當天同時為天主教的天主之母節,澳門各堂區教堂會舉行彌撒作紀念。[ 參 20]
如當日為星期六,1月3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月2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
1911年 [ 參 3]
農曆正月初一
農曆正月初二
農曆正月初三
1月21日至2月22日其中連續三天 即最早為1月21日至23日、最晚為2月20日至22日(見簡介)
農曆新年 的首三天,行政命令上合稱為「春節之首三日」,出現於公曆1月21日至2月22日之間的其中連續三天。
在澳華人及少部份土生葡人會在這段期間拜年(通常除初三外)、燃放炮竹(自1981年起只限指定區域和時間)、到廟宇參拜等。[ 參 21]
如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其中一日為星期六,或正月初一為星期日,農曆正月初四(即1月24日至2月23日之間的其中一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農曆正月初二、初三其中一日為星期日,或正月初三為星期六,農曆正月初五(即1月25日至2月24日之間的其中一日)將訂為補假日。
1982年[ 參 8]
耶穌受難日
3月20日至4月23日其中一天 即最早為3月20日、最晚為4月23日(見簡介)
根據復活節計算表冊 算出的復活節正日之前的星期五,出現於公曆3月20日至4月23日之間。
天主教會在這天悼念耶穌被釘十字架處死,天主教澳門教區會在當日會在主教座堂舉行彌撒,並於澳門中區舉行「耶穌聖屍」聖像巡遊。[ 參 22]
1970年[ 參 4]
復活節前日
3月21日至4月24日其中一天 即最早為3月21日、最晚為4月24日(見簡介)
根據復活節計算表冊 算出的復活節正日之前的星期六,出現於公曆3月21日至4月24日之間。
澳門各教堂在當晚會舉行「燭光禮」彌撒儀式,以迎接耶穌基督復活。[ 參 23]
注意復活節正日(即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其中一日)並不列為公眾假期,為每周之休息日(星期日)。
復活節之後的星期一(即3月23日至4月26日之間的其中一日)將訂為補假日。
1970年[ 參 4]
清明節
4月4日、5日或6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每年太陽到達黃經15度之時,大概於公曆4月4日、5日或6日的其中一日。
澳門坊間會在當天掃墓祭祖,燃燒香燭冥鏹。[ 參 24]
如當日為星期六或星期日,該日之後的星期一(即4月5日至8日之間的其中一日)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復活節前日的補假日,或當日為星期六或星期日,而之後的星期一為復活節前日的補假日,該日之後的星期二(即4月6日至9日之間的其中一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與復活節假期或補假日重疊,該日之後的首個工作日將訂為豁免上班日。
1982年[ 參 8]
佛誕節
4月28日至5月28日的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四月初八,出現於公曆4月28日至5月28日之間。
這天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辰的日子,澳門各佛教廟宇均會舉行「龍華會」儀式,用五香水浴佛。[ 參 25]
當天同時是譚公誕辰日和澳門魚行團結日;路環市區居民當天會舉行活動慶祝,包括在譚僊聖廟上香和公演粵劇、在路環市區辦飄色巡遊等。澳門鮮魚行總會當天會舉行舞醉龍及派發龍船頭飯。[ 參 25] [ 參 26] [ 參 27]
如當日為星期六,農曆四月初十(即4月30日至5月30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勞動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日,農曆四月初九(即4月29日至5月29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勞動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2000年[ 參 9] [ 參 10]
勞動節
5月1日
紀念1886年當天在美國芝加哥發生的乾草市場事件,後來演變為表揚勞工對社會及經濟作出的貢獻。[ 參 28]
澳門的一些社團會在當天舉行勞動節遊行,向澳門特區政府請願表達訴求。[ 參 29]
如當日為星期六,5月3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5月2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與佛誕節重疊,該日之後的首個工作日將訂為豁免上班日。
1976年[ 參 5]
端午節
5月27日至6月26日的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出現於公曆5月27日至6月26日之間。
澳門坊間普遍認為這天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按傳統坊間會吃粽,而當週會舉行澳門國際龍舟邀請賽。[ 參 21]
如當日為星期六,農曆五月初七(即5月29日至6月28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日,農曆五月初六(即5月28日至6月27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
1982年[ 參 8]
中秋節 翌日
9月8日至10月9日的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八月十六,中秋節之後的一天,俗稱「追月」,出現於公曆9月8日至10月9日之間。
按傳統坊間會在這段時期吃月餅、提燈籠等。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通常被安排於這天之前的晚上進行其中一晚比賽。[ 參 21]
注意中秋節正日(八月十五)並不列為公眾假期。
如當日為星期六,農曆八月十八(即9月10日至10月11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假期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日,農曆八月十七(即9月9日至10月10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假期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假期重疊,該日之後的首個工作日將訂為豁免上班日。
1982年[ 參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0月1日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1949年的這一天成立。澳門各親中團體均會在當天舉行活動慶祝,澳門特區政府也會舉行酒會和在金蓮花廣場舉行升旗禮和賽跑;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時常被安排於這天晚上進行其中一晚比賽,並安排中國代表於當晚出賽。[ 參 30]
此取代了原來於1980年及之前所實行的另一個公眾假期——中華民國國慶日(10月10日)。1981年設立本假期後,10月10日不再列為公眾假期。
如當日為星期六,10月3日星期一或緊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日,10月3日星期二或緊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1981年[ 參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
10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之後一天。
如當日為星期六,10月4日星期一或緊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日,10月4日星期二或緊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2000年[ 參 9] [ 參 10]
重陽節
10月1日至11月1日的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九月初九,出現於公曆10月1日至11月1日之間。
澳門坊間會在當天登高野遊和掃墓祭祖 。[ 參 21]
如當日為星期六,農曆九月十一(即10月3日至11月3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假期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日,農曆九月初十(即10月2日至11月2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假期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假期重疊,該日之後的首個工作日將訂為豁免上班日。
1982年[ 參 8]
追思節
11月2日
天主教會和聖公會的煉靈月的第二天,俗稱「天主教的清明節」,是用作紀念親人、煉靈等的瞻禮日。聖味基墳場 會在當天舉行追思彌撒。[ 參 32]
如當日為星期六,11月4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1月3日星期一或緊接重陽節的補假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1982年[ 參 8]
聖母無原罪瞻禮
12月8日
紀念教宗庇護九世在1854年當天宣佈把「聖母無染原罪」正式成為天主教教義的一部份。[ 參 33]
如當日為星期六,12月10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2月9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
1949年[ 參 17]
澳門特別行政區 成立紀念日
12月20日
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於1999年的這一天成立,澳門政權交還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葡萄牙在澳門的殖民統治。澳門各界均會在當天舉行活動慶祝,澳門特區政府也會舉行酒會,並在澳門旅遊塔對出海面會有煙花表演慶祝。[ 參 34]
1999年首次實施時最初名為「澳門回歸祖國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日」[ 參 35] ,2000年改為現名至今[ 參 10] 。
如當日為星期六,12月22日星期一或緊接冬至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2月21日星期一或緊接冬至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1999年[ 參 35]
冬至
12月21日、22日或23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每年太陽到達黃經270度之時;大概於公曆12月21日、22日或23日的其中一日。[ 參 36]
澳門坊間一直流行着「冬至大過年」(意即冬至比春節還要重要)的習俗,一般在當天要祭祖,一家人要聚首一堂吃團圓飯等。[ 參 37]
如12月21日為星期六,12月23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而翌日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的補假日,12月23日星期二將訂為補假日。
如12月22日為星期六,而12月24日及25日為聖誕節假期,12月26日星期三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2月23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
如12月23日為星期六,而12月24日及25日為聖誕節假期,12月26日星期二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而12月24日及25日為聖誕節假期,12月26日星期三將訂為補假日。
1982年[ 參 8]
聖誕節前日
12月24日
聖誕節之前的一天,俗稱「平安夜」。澳門各教堂在當晚會舉行子夜彌撒,迎接耶穌誕辰。[ 參 20]
如當日為星期六,12月26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2月26日星期二或緊接冬至的補假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1970年[ 參 4]
聖誕節
12月25日
天主教會紀念耶穌誕辰的日子,澳門各教堂在當天會舉行彌撒以作紀念[ 參 20] 。當局還會在一些街道上佈置聖誕裝飾[ 參 19] 。
如當日為星期六,12月27日星期一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12月27日星期二將訂為補假日。
1910年[ 參 3]
本表統計
項目
數據
備註
公眾假期總天數
20天
當中10天為《勞動關係法》所規定的強制性假日。[ 註 1]
單月最多公眾假期天數
5天
於12月
單月最少公眾假期天數
0天
於7、8月[ 註 2]
平均每月公眾假期天數
約1.67天
20天÷12月=1.666…天/月[ 註 1]
過往
以下是澳門曾經實行過但今已取消的公眾假期,澳葡時期由葡萄牙 政府直接敕令其殖民地實行的假期亦包括於此:
另外,聖誕節翌日(12月26日)曾經於1976年初被定為公眾假期[ 參 5] ,但卻於同年5月被撤回[ 參 41] ,故從未正式以公眾假期性質實行過。
豁免上班日
下表列出歷來頒佈的豁免上班日,當中以綠色底顯示的是於2025年 度施行[ 參 11] 。部份中國傳統節日未被列為公眾假期前在1970年代時也是以豁免上班日的方式放假[ 參 8] ,下表不再重複列出。
※註:
下表的「實施年份」中帶有「PM」標注的年份和被大括弧包住的年份範圍表示只在下午的半天實施。
下表提到的「工作日」並未排除豁免上班日本身。
因由
陽曆日期
簡介
實施年份[ 參 11]
次數[ 註 3]
元旦後之星期六
1月2日(見簡介)
1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93年實行過,當年的元旦為星期五。
1993[ 參 65]
1
元旦後首個工作日
1月2日或3日(見簡介)
1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元旦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2、2017
2
農曆除夕
1月20日至2月19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正月初一之前的一天(即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出現於公曆1月20日至2月19日之間。
澳門坊間不少華人會在當天進行祭祀、逛花市等,當晚吃團年飯和到媽閣廟或觀音堂等上香。這天通常是年宵市場最後一天營業和炮竹燃放區第一天開放。[ 參 21]
1993[ 參 65] 、1994PM [ 參 66] 、1995[ 參 67] 、1997PM [ 參 68] 、1999[ 參 69] 、{2000-2005、2008、2011、2014-2015、2017-2022、2024-2025}PM [ 參 70] [ 參 71]
22
農曆正月初四
1月24日至2月23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新年的第四天,出現於公曆1月24日至2月23日之間。
2006-2007、2010、2013-2014、2017-2018
7
農曆正月初五
1月25日至2月24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新年的第五天,出現於公曆1月25日至2月24日之間。
2014-2015、2017-2018
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月8日至16日
因應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和防疫的需要,為減少疾病傳播的風險。
2020[ 參 72]
1
復活節前之星期四
3月19日至4月22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根據復活節計算表冊 算出的復活節正日之前的星期四,也即是耶穌受難日之前的一天,出現於公曆3月19日至4月22日之間。
這天被認為是耶穌受死前夕舉行最後晚餐的日子,天主教澳門教區會於當日舉行「紀念耶穌建定聖體聖事」彌撒。[ 參 73]
{1993-1995}PM [ 參 65] [ 參 66] [ 參 67]
3
復活節前日之後首個工作日
3月23日至4月26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根據復活節計算表冊 算出的復活節正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復活節之後的一天實行,出現於公曆3月23日至4月26日之間。
2012-2018
7
清明節前之星期一
4月3日、4日或5日(見簡介)
清明節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僅在1994年實行過,當年的清明節為星期二。
1994[ 參 66]
1
清明節後首個工作日
4月5日、6日或7日(見簡介)
清明節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清明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4
1
清明節後第二個工作日
4月6日、7日或8日(見簡介)
清明節之後的第二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清明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僅在2015年實行過,當年的清明節為星期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被列作「復活節前日之後首個工作日」的豁免上班日。
2015
1
佛誕節後首個工作日
4月29日至5月30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四月初八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佛誕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出現於公曆4月29日至5月30日之間。
2012、2016
2
勞動節後首個工作日
5月2日或3日(見簡介)
5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勞動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1、2016
2
葡萄牙共和國總統閣下訪問澳門
5月24日
1985年當天時任葡萄牙總統恩尼斯到訪澳門。
1985[ 參 74]
1
端午節後首個工作日
5月28日至6月28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 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端午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出現於公曆5月28日至6月28日之間。
2012、2015
2
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後之星期六
6月11日(見簡介)
6月10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94年實行過,當年的葡國日為星期五。
1994[ 參 66]
1
聖母升天節後之星期六
8月16日(見簡介)
8月15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86年實行過,當年的聖母升天節為星期五。
1986[ 參 75]
1
中秋節翌日後之星期六
9月9日至10月10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八月十六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86年實行過,當年的中秋節翌日為星期五,出現於公曆9月9日至10月10日之間。
1986[ 參 76]
1
超強颱風山竹吹襲後
9月17日
因應超強颱風山竹在9月16日對澳門造成重大影響。[ 參 77]
2018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後之星期六
10月2日(見簡介)
10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93年實行過,當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為星期五,實行當日為10月2日但當時並不是如今的公眾假期。
1993[ 參 65]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後首個工作日
10月3日(見簡介)
10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2016年於10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當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為星期六。
2017年於10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當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為星期日,而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之公眾假期。
2016-201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後首個工作日
10月3日或4日(見簡介)
10月2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1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後第二個工作日
10月4日或5日(見簡介)
10月2日之後的第二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僅在2016年實行過,當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為星期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被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後首個工作日」的豁免上班日。
2016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及中秋節翌日後首個工作日
10月3日、4日或5日(見簡介)
10月1日當日同為農曆八月十六,其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10月2日)之後的一天實行。
2012[ 參 78]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及中秋節翌日重疊
10月3日、4日或5日(見簡介)
10月2日當日同為農曆八月十六,其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10月2日)之後的一天實行。
2020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及重陽節後首個工作日
10月3日、4日或5日(見簡介)
10月2日當日同為農曆九月初九,其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之後的一天實行。
2014
1
重陽節後首個工作日
10月3日至11月3日之其中一天(見簡介)
農曆九月初九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重陽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出現於公曆10月3日至11月3日之間。
2013、2016-2017
3
追思節前之星期一
11月1日(見簡介)
11月2日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僅在1993年實行過,當年的追思節為星期二。
1993[ 參 65]
1
追思節後首個工作日
11月3日或4日(見簡介)
11月2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追思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3-2014
2
大賽車
11月第三或第四個星期六 (見簡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正式比賽的第一天。
1986年於11月第四個星期六實施,其餘的實施年份均於11月第三個星期六。
1986[ 參 79] 、1992-1995[ 註 4] [ 參 15] [ 參 65] [ 參 66] [ 參 67]
5
葡萄牙恢復獨立紀念日後之星期六
12月2日(見簡介)
12月1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95年實行過,當年的葡萄牙恢復獨立紀念日為星期五。
1995[ 註 4] [ 參 67]
1
何賢舉殯
12月9日
悼念何賢於1983年12月6日逝世,而其葬禮於同月9日下午舉行。
何賢曾被公認為澳門華人領袖,也是第一任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父親。
1983PM [ 參 80]
1
聖母無原罪瞻禮後之星期六
12月9日(見簡介)
12月8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95年實行過,當年的聖母無原罪瞻禮為星期五。
1995[ 註 4] [ 參 67]
1
聖母無原罪瞻禮之後首個工作日
12月9日或10日(見簡介)
12月8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聖母無原罪瞻禮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2-2013、2018
3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後首個工作日
12月21日、22日或23日(見簡介)
12月20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2014年於12月20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當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為星期六,而其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為冬至。
2015年於12月20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4-2015
2
冬至後首個工作日
12月23日或26日(見簡介)
冬至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在頒佈實行的年份中多數於冬至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但在2018年於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三實行,當年的冬至為星期六,而其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及星期二分別為聖誕節前日及聖誕節。
2008[ 參 81] 、2013、2018
3
聖誕節前兩日
12月23日
聖誕節之前的第二天。
1995[ 註 4] [ 參 67] 、1996[ 參 82] 、1998[ 參 83]
3
聖誕節前日後首個工作日
12月26日(見簡介)
12月24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2016年於12月24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當年的聖誕節前日為星期六。
2017年於12月24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當年的聖誕節前日為星期日,而其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為聖誕節。
2016-2017
2
聖誕節後之星期六
12月26日(見簡介)
12月25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僅在1992年實行過,當年的聖誕節為星期五。
1992[ 參 15]
1
聖誕節後首個工作日
12月26日或27日(見簡介)
12月25日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聖誕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
2011
1
聖誕節後第二個工作日
12月27日(見簡介)
12月25日之後的第二個工作日,至目前為止只頒佈於聖誕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僅在2016年實行過,當年的聖誕節為星期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被列作「聖誕節前日後首個工作日」的豁免上班日。
2016
1
除夕
12月31日
公曆裏一年的最後一天。
當晚澳門各地諸如西灣湖廣場等均會舉行除夕倒數晚會,以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參 19]
1992[ 參 15] 、1993PM [ 參 65] 、1994[ 參 66] 、1996[ 參 82] 、{1997-1999、2001-2004、2008-2010}PM [ 參 68] [ 參 83] [ 參 84] [ 參 71] 、2012[ 參 85] 、{2013-2015、2018-2021、2024-2025}PM
24
本表統計
項目
數據
備註
單年最多豁免上班日項目數
9項
於2014年(其中兩項僅為半天,故共有8天)
其他相關規管
在澳門的相關法例和規定上,是有條例和特別措施以規管公眾在政府假期的一些活動和法律責任。
噪音的規管
在未得到澳門行政長官的批示例外許可下,禁止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進行任何打樁工程、在距離住宅及醫院200公尺範圍內使用機器進行土木工程[ 註 5] ,以及在住宅進行會產生噪音的工程[ 註 6] ;亦禁止於公眾假期前夕及星期六晚上11時後、公眾假期及星期日早上9時前,在公共地方發出騷擾噪音、舉行可產生騷擾噪音的表演、娛樂或任何類似活動[ 註 7] 。[ 參 86]
《勞動關係法》的強制性假日
為了避免支付「三工」,一些店鋪選擇於強制性假日不開門做生意
在勞工法例方面,根據2009年1月1日所實行的《勞動關係法》,在公眾假期裏定出了其中十天為「強制性假日」,而僱主在這些假日必須讓僱員放假;但如果此舉會導致僱主面臨重大損失或發生不可抗力的情況、面對不可預料的工作增加的情形、或影響企業營運的持續性,則可以要求僱員在強制性假日上班。不過僱主須為當天上班的僱員給予額外報酬:
若屬收取月報酬的僱員,額外的一日基本報酬;
若屬按實際工作的時間或按實際生產結果確定報酬的僱員,所提供工作的正常報酬另加一日基本報酬。
另外僱主還要為其在三十日內進行補假,但可以協商形式以一日基本報酬代替該補假。[ 參 18]
上述第二點所指的「所提供工作的正常報酬另加一日基本報酬」,澳門坊間俗稱之為「雙工」。如果該類僱員選擇以一日基本報酬代替補假,此情況則普遍連同「雙工」合稱為「三工」。[ 參 87]
大三巴行人專區
自2017年9月30日起,有關當局為改善大三巴牌坊一帶的行人安全問題,試行於每日中午12時至下午6時禁止車輛駛入大三巴斜巷[ 參 88] 。不過有關措施被指妨礙附近居民出行,最後當局於10月9日宣佈改為只於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實施[ 參 89] ,並於10月14日起正式施行至今。
2010年至2017年間新馬路曾經實行節假日公交專道,期間路邊顯示屏預告下一個實施公交專道的日期。颱風天鴿 襲澳後,該措施已被無限期取消。
順帶一提的是,在2010年5月16日至2017年8月20日,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又稱「新馬路」)曾經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實施「公交專道」,在當天11時至20時,除了公共巴士、的士、三輪車和特許車輛外,長度不超過8米的車輛不可使用龍嵩正街和營地大街之間的一段新馬路,車長超過8米者則連整條新馬路均不得駛入[ 參 90] 。不過,有關當局有時也會因應情況在特定假日暫停實施公交專道,這會在事前作出公佈[ 參 91] 。然而,在正式施行後,坊間對措施並不太受落[ 參 92] 。2017年8月23日颱風天鴿重創澳門,當局為方便市民收拾為由而暫停於8月27日實施的新馬路公交專道[ 參 93] ,至8月28日當局正式宣佈將新馬路公交專道無限期取消。[ 參 94]
另外以往也曾經實行過泊車收費咪錶於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止收費,然而此措施至今已不再實行。[ 參 95]
備註
註:
^ 1.0 1.1 此數據假設所有的公眾假期均沒有出現日期重疊的情況。可能出現的重疊情況包括:
耶穌受難日或復活節前日與清明節;
佛誕節與勞動節;
中秋節翌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翌日與重陽節。
現行法例並無規定如遇公眾假期重疊須補行放假。
^ 以下月份也有可能是沒有公眾假期:
2月(如果某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於1月29日或之前);
3月(如果某年的耶穌受難日於4月);
6月(如果某年的端午節於5月);
9月(如果某年的中秋節翌日於10月)。
^ 以項目作為計次單位,故無論是半天仰或一天,都以一次計算。
^ 4.0 4.1 4.2 4.3 1995年6月1日起澳門政府實行逢星期六休息,而在之後所安排於該年實施的豁免上班日中,「大賽車」、「葡萄牙恢復獨立紀念日後之星期六」、「聖母無原罪瞻禮後之星期六」及「聖誕節前兩日」均為星期六,導致這些豁免上班日與休息日的性質重疊;故1995年的六項豁免上班日中,實際只有兩項為獨立放假。
^ 另外亦禁止於其他日子的早上8時前及晚上8時後進行此兩類工程。
^ 另外亦禁止於其他日子的早上9時前及晚上7時後進行此類工程。
^ 另外亦禁止於其他日子的早上9時前及晚上10時後進行此等行為和活動。而如果有關活動屬澳門民政總署 的管轄範圍內,例外許可則由民政總署批准而毋須經行政長官。
對於本文提及之農曆日期,可至香港天文台提供之公曆與農曆日期對照表 以查找各年各個農曆日和節氣於公曆出現之日子。
參考資料
參:
^ 1.0 1.1 第62/98/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8年12月28日, (1998年第52期第一組).
^ 2.0 2.1 第7/97/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7年3月17日, (1997年第11期第一組).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國令(1910.10.12).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10年12月3日, (1910年第49期).
^ 4.0 4.1 4.2 4.3 第94/70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70年3月28日, (1970年第13期).
^ 5.0 5.1 5.2 5.3 5.4 5.5 第713-A/75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76年1月17日, (1976年第3期).
^ 6.0 6.1 6.2 6.3 6.4 6.5 6.6 第38596號國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52年2月9日, (1952年第6期).
^ 7.0 7.1 第329號訓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29年10月9日, (1929年第40期).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第4/82/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2年1月23日, (1982年第4期).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第4/1999號行政法規.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1999年12月20日, (1999年第1期第一組).
^ 10.0 10.1 10.2 10.3 10.4 第60/2000號行政命令.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00年10月3日, (2000年第40期第一組).
^ 11.0 11.1 11.2 11.3 11.4 2002年起每年公眾假期表 . 澳門特區政府入口網站. 澳門: 行政公職局. [2011-06-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07).
^ 12.0 12.1 第1845號法律.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27年9月24日, (1929年第39期).
^ 第3/GM/95號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5年1月16日, (1995年第23期第一組).
^ 14.0 14.1 第21/GM/95號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5年5月15日, (1995年第20期第一組).
^ 15.0 15.1 15.2 15.3 行政暨公職司佈告關於豁免辦公日上班.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2年8月31日, (1992年第35期).
^ 16.0 16.1 第18/2018號法律.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18年12月27日, (2018年第52期第一組).
^ 17.0 17.1 第2029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49年2月5日, (1949年第6期).
^ 18.0 18.1 第7/2008號法律.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08年8月18日, (2008年第33期第一組).
^ 19.0 19.1 19.2 19.3 節日盛事 . 澳門: 旅遊局.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6-02).
^ 20.0 20.1 20.2 堂區報告 . 澳門: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座堂. 2010年12月19日 [2011年6月2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年3月5日).
^ 21.0 21.1 21.2 21.3 21.4 吳志良、楊允中 (编). 節慶.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375頁. ISBN 99937-1-032-6 .
^ 受難日聖像出遊. 澳門: 正報. 2011年4月23日: 第一版.
^ 「聖屍」昨出遊今晚彌撒. 澳門: 華僑報. 2001年4月14日: 第二版.
^ 吳志良、楊允中 (编). 清明節.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375頁. ISBN 99937-1-032-6 .
^ 25.0 25.1 吳志良、楊允中 (编). 浴佛節.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260頁. ISBN 99937-1-032-6 .
^ 吳志良、楊允中 (编). 譚公誕.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587頁. ISBN 99937-1-032-6 .
^ 吳志良、楊允中 (编). 舞醉龍.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403頁. ISBN 99937-1-032-6 .
^ 勞動節的由來 . 新華網. 2005年4月13日 [2011年12月2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6年12月25日).
^ 九團體五一遊行警方呼籲克制. 澳視新聞. 2011年4月29日 19:00(UTC+8). 澳廣視. 澳視澳門台.
^ 特區政府舉行慶祝61周年國慶升旗儀式. 澳門: 新聞局. 2010年10月1日.
^ 31.0 31.1 第35/81/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1年9月26日, (1981年第39期).
^ 追思節西洋墳場聖祭. 澳門: 新華澳報. 2010年11月3日.
^ 聖母始胎無染原罪 . 香港: 網上方濟會. [2010年11月3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年11月14日).
^ 全城歡慶澳回歸11年. 澳門日報. 2010年12月20日: B1版.
^ 35.0 35.1 35.2 第5/1999號行政法規.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1999年12月20日, (1999年第1期第一組).
^ 今日冬至大如年. 澳門日報. 2010年12月22日: B7版.
^ 澳門人冬至大過年. 澳門: 新華澳報. 2009年12月22日.
^ 林守儒. (澳門研究) 鮑思高與澳門. 澳門日報. 2013年3月22日: G2版.
^ 39.0 39.1 第42837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60年2月20日, (1960年第8期).
^ Beazley, C. Raymond. 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 the Hero of Portugal and of Modern Discovery, 1394-1460 A.D.: With an Account of Geographical Progress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As the Preparation for His Work. London: G. P. Putnam's Sons. 1894.
^ 41.0 41.1 41.2 第274-A/76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76年5月1日, (1976年第18期).
^ 42.0 42.1 42.2 42.3 吳志良、楊允中 (编). 葡國傳統節日.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356頁. ISBN 99937-1-032-6 .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第242/98/M號訓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8年11月30日, (1998年第48期第一組).
^ O Portal da História - Imagem da Semana: Gomes da Costa em 1926 . Manuel Amaral. [2011年6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年7月1日) (葡萄牙语) .
^ 第26612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36年7月11日, (1936年第28期).
^ 第47009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66年6月4日, (1966年第23期).
^ 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 旅遊快訊 (澳門: 旅遊局).
^ 葡國日活動 葡裔居民文化傳統 葡文學校運作. 澳門: 新華澳報. 2003年6月11日.
^ 49.0 49.1 49.2 第38/87/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7年6月22日, (1987年第25期).
^ 吳志良、楊允中 (编). 澳門城市日.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482頁. ISBN 99937-1-032-6 .
^ 聖若翰洗者與“城市日”. 澳門日報. 2011年6月24日: F2版.
^ 吳志良、楊允中 (编). 附件一:澳門大事記. 《澳門百科全書》 修訂版. 澳門基金會. 2005年: 第627頁. ISBN 99937-1-032-6 .
^
澳門捕盜. 華字日報. 1910年7月14日: 第三版.
^ 第1號部立法性法規.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52年6月28日, (1952年第26期).
^ 55.0 55.1 55.2 第15/93/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3年4月26日, (1993年第17期).
^ 聖母蒙召升天節 .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 [2011年6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年9月3日).
^ 行政會完成討論《訂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為強制性假日》法律草案. 澳門: 新聞局. 2015年7月3日.
^ 第8/2015號法律.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15年7月13日, (2015年第28期第一組).
^ 第32/2015號行政命令.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15年7月13日, (2015年第28期第一組).
^ 葡國國慶澳督主持授勳儀式晚上煙花匯演頒獎. 澳門: 市民日報. 1999年10月5日.
^ 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 台灣: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2011年6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年5月15日).
^ 諸聖節的起源和意義 . 台灣: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2011年6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年6月7日).
^ 第4997國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19年2月8日, (1919年第6期).
^ 第5028國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19年3月8日, (1919年第10期).
^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關於一九九三年的豁免上班日.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2年11月3日, (1992年第44期).
^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關於一九九四年度的豁免上班日.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3年11月24日, (1993年第47期第二組).
^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一九九五年政府假期和特許假期.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4年7月13日, (1994年第28期第二組).
^ 68.0 68.1 一九九七年度公眾假期和特許假期表.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6年5月29日, (1996年第22期第二組).
^ 第101/GM/98號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8年11月3日, (1998年第44期第一組).
^ 第12/2000號行政長官批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00年1月31日, (2000年第5期第一組).
^ 71.0 71.1 通告一則,關於二零零一年度公眾假日及豁免上班日期表.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00年11月8日, (2000年第45期第二組).
^ 行政公職局. 公務人員因防疫需要8至16號免除上班 . 2020年2月7日.
^ 紀念"耶穌建定聖體"彌撒 . 澳門: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座堂. 2010年4月1日 [2011年6月2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年11月29日).
^ 第101/85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5年5月24日, (1985年第20期).
^ 第15/GM/86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6年8月13日, (1986年第32期).
^ 第22/GM/86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6年9月6日, (1986年第36期).
^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 超強颱風影響下關閉政府部門及豁免人員上班 . 2018年9月16日 [2020年10月26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年4月22日).
^ 第269/2012號行政長官批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12年9月26日, (2012年第39期第一組).
^ 第40/GM/86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6年11月20日, (1986年第46期).
^ 第219/83號批示.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3年12月9日, (1983年第49期).
^ 第341/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08年12月15日, (2008年第50期第一組).
^ 82.0 82.1 一九九六年公眾假期和特許假期表.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5年9月27日, (1995年第39期第二組).
^ 83.0 83.1 一九九八年度之公眾假期及豁免上班之日期.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7年8月6日, (1997年第32期第二組).
^ 第3/1999號行政長官批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1999年12月27日, (1999年第2期第一組).
^ 第371/2012號行政長官批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12年12月17日, (2012年第51期第一組).
^ 第8/2014號法律.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澳門: 印務局). 2014年8月25日, (2014年第34期第一組).
^ 新勞工法不少條文納勞工界意見 .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 [2011年6月24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年12月13日).
^ 大三巴斜巷週六起設每天時限性行人專區. 電台新聞 (澳廣視). 2017年9月25日 18:56(UTC+8).
^ 大三巴斜巷時限性行人專區改為逢週六日實施. 電台新聞 (澳廣視). 2017年10月9日 19:47(UTC+8).
^ 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5月16日起試行 . 澳門: 交通事務局. 2010年4月14日 [2011年6月2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年4月14日).
^ 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周日(30日)暫停一次 . 澳門: 交通事務局. 2011年1月27日 [2011年6月25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年6月1日).
^ 治安警5月檢控90宗闖新馬路公交專道. 電台新聞 (澳廣視). 2017年7月3日 19:01(UTC+8).
^ 2公交專道明日取消. 電台新聞 (澳廣視). 2017年8月26日 18:35(UTC+8).
^ 新馬路公交專道無限期取消. 電台新聞 (澳廣視). 2017年8月28日 22:55(UTC+8).
^ 第23/87/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 官印局). 1987年4月27日, (1987年第17期).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