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魔戰記》(日語:クレイモア)是八木教廣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2001年7月开始在《月刊少年Jump》連載,2007年11月后改為在《Jump Square》連載。日语原名“クレイモア”意為蘇格蘭闊刃大劍(Claymore)。
故事大綱
『自古妖魔侵入人類的世界,化作人形並以啃食人類的內臟為生』,這只是『組織』所製造出來的妖魔口述的謊言,對妖魔束手無策的人們唯有求助於有著半人半妖的身分,帶著巨劍且以斬殺妖魔為業的銀眼戰士,畏懼並害怕她們的人們將其稱為Claymore(大劍、銀眼魔女、妖魔獵人)。
戰火大陸上有無數的種族和國家,因為土地和野心爆發無數場戰爭,北方某個國家將自稱「龍之末裔」(雌雄同體,原始姿態即有人類兩倍大,有200年壽命,且不會衰老)擁有堅硬外皮的非人種族,拉攏為同伴而掌握了戰爭的優勢,約一世紀前因兼併和結盟中於形成南北兩大勢力爭奪霸權,南方聯邦為了對抗擁有龍族助陣的北方帝國,設立『組織』並緊急開發出讓人類變化為怪物的妖魔兵器,可是因為兵器過於強大和無理性經常毀滅掉自己的軍隊,所以研發新妖魔兵器的研究遷移到遠離大陸的一座大海島上,也就是Claymore故事中分為47區的妖魔大陸。
第一代的大劍是由男性戰士組成,即是北方之王伊士利,銀眼獅子王(里加魯特)和達夫等人,由於戰鬥時的妖力解放某程度上與性快感相似,因此對性欲渴求較強之男性一旦解放妖力就容易失控,大多數的男戰士都在實驗不久後失控覺醒了。排名越低的男性大劍,身心歷練越低則越早覺醒。排名高的大劍都緊隨其後。第二代戰士組織改由女性擔任,第一位女戰士,就是最年幼的深淵覺醒者莉芙路。
登場人物
由於北方戰亂為故事其中一個單元,容易令人産生混亂,因此人物介紹便以泰莉莎時期、克蕾雅時期、7年後時期(古拉利絲時期)劃分。
設定
排名與符號
戰士的排名是將故事所在的大陸粗分為47區,基本上組織會盡量維持47個戰士,每一區由一位戰士來負責,如果有人覺醒或死亡才從訓練生中挑選成為戰士,再依照實力作排名。
大劍的種類
大劍分為三種:攻擊型、防禦型、特殊型。
類型取決於【被植入妖魔血肉時】對斬殺妖魔的心態,如果有強烈手刃妖魔之報復心理,則是攻擊型。如果是較為希望保命求生則為防禦型。
攻擊型的妖力是最強的,戰力最高。位於上位的大劍大多數是此類型。特別是頭五名之內。第一名的大劍十之八九均是此類。一般而言,攻擊型戰士會較同級之防禦型戰士強。除此之外,最大的分別是在戰鬥中如果出現肢體折斷,攻擊型戰士一定要在傷口痊癒前完成接合,否則事後就算解放妖力傾力治療,都要用數個月時間才長出四肢,而且力氣強度只會有一般人類水平,連大劍都握不上,對戰士而言等同永久傷殘。
防禦型的妖力比不上攻擊型,但擁有快速的自我治療能力,戰鬥中之小傷可以馬上治療近乎無視。就算手腳被完全斬斷粉碎,都可以藉解放妖力把斷肢重生,雖然極為消耗妖力而且可能導致覺醒。
特殊型的大劍有兩類,第一類是雙子型,此類型的大劍通常是一對姊妹組成的。一個以覺醒者姿態在前方戰鬥,一個在後方負責精神同調防止前方大劍同胞的失去控制,此類型大劍也是位於上位排名。第二類型和妖力高低沒有關係,只是有特殊的能力,例如控制對方的行動,使其攻擊出現誤差。
覺醒者全數俱有自我再生的能力,不論他們原先是何種類型的大劍戰士。但自我再生的能力依個體能力差異而定。覺醒妖魔與人類完全不同,覺醒過程會有劇痛與強烈快感,從身體的每個毛孔同時排出所有體液,覺醒後會想吃內臟。
妖力釋放程度
妖力釋放程度 |
Claymore 體變狀態
|
10% |
眼睛顏色改變
|
30% |
面容改變
|
50% |
身體變化
|
>80% |
變成覺醒者
|
出版書籍
- 銀之斷章(CLAYMORE 銀の断章)〈週刊少年JUMP特別總集篇增刊〉
『MJ』休刊後到『SQ』創刊號期間所刊行的3冊總集篇雜誌。章節間插入講述有關「銀の断章」、「組織」内部情報的報告形式設定資料集「討妖錄」、另收錄漫画家:黒輪ビビコ所繪的四格漫畫《くれあさん》。
冊數
|
期刊
|
集英社
|
發售日期 |
ASIN
|
1
|
2007年 9/20号
|
2007年8月9日 |
ASIN B000UE0I7G
|
2
|
2007年 10/20号
|
2007年9月7日 |
ASIN B000VH1VYQ
|
3
|
2007年 11/15号
|
2007年10月4日 |
ASIN B000WC3L52
|
- CLAYMORE画集 Memorabilia
電視動畫
2007年4月3日開始每週四深夜25:26於日本電視台播放,於2007年9月25日播畢。全26話,前24話的故事内容源自於漫畫原作的前十一冊,不過最後兩話採用了原創劇情。
工作人員
- 原作:八木教廣(集英社《月刊少年Jump》連載)
- 企畫:藤本鈴子、平山博志
- 企畫協力:集英社「月刊少年Jump」編集部
- 導演:田中洋之
- 系列構成:小林靖子
- 演出:佐藤雄三
- 人物設計:梅原隆弘
- 總作畫監督:梅原隆弘、高田晴仁、Kim Dong joon
- 美術監督:緒續學
- 美術設定:須江信人
- 色彩設計:大野春惠
- 攝影監督:Oh Seong ha、Lee Suk bum
- 編集:寺內聰、河西直樹
- 音響監督:本田保則
- 音響效果:長谷川卓也
- 音樂製作人:千石一成
- 音樂:宅見將典
- 音樂協力:日本電視台音樂、VAP、愛貝克思娛樂
- 製作人:中谷敏夫、田村學、丸山正雄
- 助理製作人:小林三紀子
- 動畫製作人:高橋亮平
- 動畫製作協力:DR MOVIE
- 動畫製作:MADHOUSE
- 製作著作:「CLAYMORE」製作委員会(日本電視台、D.N. Dream Partners、Vap Inc.、avex entertainment inc.、MAD house)
主題歌
- 片頭曲「レゾンデートル」
- 作詞、作曲:咲人,編曲、歌:NIGHTMARE
- 片尾曲「断罪の花 〜Guilty Sky〜」
- 作詞、歌:小坂梨由,作曲:LOVE+HATE,編曲:鳴瀨修平、LOVE+HATE、中川幸太郎
各話列表
話數 |
日文標題 |
中文標題 |
劇本 |
分鏡 |
演出 |
作畫監督 |
播出日期
|
SCENE01 |
大剣―クレイモア― |
大劍─CLAYMORE─ |
小林靖子 |
山崎和男 |
田中洋之 |
梅原隆弘 |
2007年 4月3日
|
SCENE02 |
黒の書 |
黑函 |
佐藤雄三 |
若林漢二 |
張喜圭 |
4月10日
|
SCENE03 |
まほろばの闇 |
虛幻的暗影 |
西田大輔 |
森田浩光 |
おゆなむ |
張吉容 |
4月17日
|
SCENE04 |
クレアの覚醒 |
克蕾雅的覺醒 |
金東俊 |
4月24日
|
SCENE05 |
微笑のテレサ |
微笑的泰莉莎 |
筆安一幸 |
伊藤智彥 |
李學彬 |
李延吉 |
5月1日
|
SCENE06 |
テレサとクレア |
泰莉莎與克蕾雅 |
森田浩光 |
金鐘學 |
張喜圭 |
5月8日
|
SCENE07 |
死者の烙印 |
死者的烙印 |
濱崎博嗣 |
金紀杜 |
5月15日
|
SCENE08 |
覚醒 |
覺醒 |
西田大輔 |
蘆野芳晴 |
張吉容 |
5月22日
|
SCENE09 |
斬り裂く者たち I |
斬殺之眾 I |
小林靖子 |
森田浩光 |
末田宣史 |
Eom,Sang-yong、張喜圭 |
5月29日
|
SCENE10 |
斬り裂く者たち II |
斬殺之眾 II |
筆安一幸 |
佐藤雄三 |
金東俊 |
6月5日
|
SCENE11 |
斬り裂く者たち III |
斬殺之眾 III |
小林靖子 |
森田浩光 |
Kim,Yong-ho |
張吉容、李東旭 |
6月12日
|
SCENE12 |
果て無き墓標 I |
永生的墓碑 I |
筆安一幸 |
浜崎博嗣 |
李學斌 |
李延吉 |
6月19日
|
SCENE13 |
果て無き墓標 II |
永生的墓碑 II |
小林靖子 |
大久保富彥 |
金敏宣 |
張喜圭、Song,Jin-hee |
6月26日
|
SCENE14 |
闘う資格 |
戰鬥的資格 |
筆安一幸 |
吉田徹 |
嚴上鎔 |
7月3日
|
SCENE15 |
魔女の顎門 I |
魔女的顎門 I |
小林晴子 |
森田浩光 |
Lee Ha-se |
李性距、張真士 |
7月10日
|
SCENE16 |
魔女の顎門 II |
魔女的顎門 II |
筆安一幸 |
大久保富彥 |
金鐘學 |
櫂林正、金鐘憲 |
7月17日
|
SCENE17 |
魔女の顎門 III |
魔女的顎門 III |
西田大輔 |
林秀夫 |
馬勝距 |
張喜圭、馬勝距 |
7月24日
|
SCENE18 |
北の戦乱 I |
北方戰亂 I |
大久保富彥 |
金東俊 |
7月31日
|
SCENE19 |
北の戦乱 II |
北方戰亂 II |
筆安一幸 |
中村亮介 |
李學斌 |
李廷吉 |
8月7日
|
SCENE20 |
北の戦乱 III |
北方戰亂 III |
小林晴子 |
森田浩光 |
金站宣 |
宋政真 |
8月14日
|
SCENE21 |
ピエタ侵攻 I |
侵佔皮埃塔 I |
筆安一幸 |
芦野芳晴 |
Cho,Yong-joo |
李性距、Seo,Jong-guk |
8月21日
|
SCENE22 |
ピエタ侵攻 II |
侵佔皮埃塔 II |
西田大輔 |
笹木信作 |
朴湊景 |
張喜圭、櫂林正 |
8月28日
|
SCENE23 |
臨界点 I |
臨界點 I |
筆安一幸 |
大久保富彥 |
馬勝焙 |
張吉容 |
9月4日
|
SCENE24 |
臨界点 II |
臨界點 II |
西田大輔 |
林秀夫 |
金東俊 |
9月13日
|
SCENE25 |
誰が為に |
為了誰 |
小林靖子 |
淺香守生 |
李學斌 |
李廷吉 |
9月18日
|
SCENE26 |
受け継ぐ者へ |
受繼者 |
小林靖子 |
田中洋之 |
梅原隆弘、金東湜、張吉容 金紀杜、禹勝旭 |
9月24日
|
播放電視台
日本深夜動畫:下文記載的日本国内播放時間使用日本標準時間(UTC+9)表示。因為部分時間标识會採用30小时制,因此請留意这类超过24:00的时间,其實際播放時間為翌日清晨。
播放地方 |
播放電視台 |
播放日期 |
播放時間 |
所屬聯播局 |
備註
|
關東廣域圈 |
日本電視台 |
2007年4月3日-9月25日 |
星期二 25時26分-25時56分 |
日本新聞網 |
|
北海道 |
札幌電視台 |
2007年7月16日-2008年1月14日 |
星期一 25時31分-26時01分 |
|
日本全國 |
日視Plus&Science |
2007年11月2日-2008年4月25日 |
星期五 22時30分-23時00分 |
衛星電視 |
|
AT-X |
2011年9月8日-2012年3月1日 |
星期四 8時00分-8時30分 |
有重播
|
映像週邊
- Claymore: The Complete Series Box Set(DVD) (美國版) (推出日期:2009-10-27)
- Claymore: Complete Series Box Set (藍光) (美國版) (推出日期:2010-02-16)
- Claymore Blu-ray BOX (4隻藍光+CD)(日本版) (推出日期:2013-02-27)
音樂CD
單曲
主題曲
- Raison d'tre (レゾンデートル) (2007年6月6日發售)
- VPCC-82607/VPCC-82608/VPCC-82609(初回盤)
- VPCC-82277(通常盤)
- VPCC-82218(特別插畫封袋仕様盤)
片尾曲
原聲帶
- CLAYMORE TV Animation O.S.T.(2007年7月25日發售) AVCA-26398
歌唱專輯
- CLAYMORE INTIMATE PERSONA 〜角色歌曲集〜(2007年9月27日發售) VPCG-84863
- 這些歌曲在動畫中並未使用。
電子遊戲
- CLAYMORE 銀眼之魔女
- 平台:任天堂DS
- 類型:動作 ADV
- 製作:Digital Works Entertainment
- 發售日:2009年5月28日
外部連結
|
---|
25時前半節目 | |
---|
25時後半節目 | |
---|
1:自星期日10:55移動。 |
|
---|
電視動畫 | 1990年代之前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劇場動畫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OV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