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簡稱納卡衝突)是南高加索地區的亚美尼亚族人與阿塞拜疆族人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卡拉巴赫)與其臨近地區的的领土[1]和民族[2][3]衝突。 该冲突起源于1920年代,在苏联统治下将當時亚美尼亚族人佔多數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设为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並隸屬於阿塞拜疆族人主導的苏维埃阿塞拜疆,而非由同族人組成的苏维埃亚美尼亚之下[4]。1990年代苏联解体後,阿塞拜疆與亚美尼亚各自依照原蘇聯時期疆域獨立成為主權國家。阿塞拜疆共和国在該地的主權獲得國際承認,而當地亚美尼亚族人則成立阿尔察赫共和国與之對抗。經過長期的衝突,該地在2023年由阿塞拜疆共和国完全控制,阿尔察赫共和国消亡,而在該地的亚美尼亚族人則幾乎全數出走至臨近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相關行政區域
事件1920年代,南高加索地區在苏联统治下開始實施民族自治制度,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约瑟夫·斯大林决定将當時亚美尼亚族人佔多數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设为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並隸屬於阿塞拜疆族人主導的苏维埃阿塞拜疆,而非由同族人組成的苏维埃亚美尼亚之下。此行政區劃分種下了日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的因子,而後在1980年代苏联的開放政策造成民族主義抬頭。1988年,居住在當地的亚美尼亚族人要求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改隸於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引發冲突。1991年苏联解体後,阿塞拜疆與亚美尼亚各自依照原蘇聯時期疆域獨立成為主權國家。阿塞拜疆共和国在該地的主權獲得國際承認,而當地亚美尼亚族人則成立阿尔察赫共和国與之對抗。該地的衝突演變成全面性的戰爭(第一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1994年,阿塞拜疆、阿尔察赫、亚美尼亚、俄罗斯等多方達成停火協議。 依照1994年签署的停火协议,亚美尼亚族人成立的阿尔察赫共和国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維持其實際統制,而原居於該地的阿塞拜疆族人則出走至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其他地區。停火协议提供了二十年的相对稳定,但在此期間阿塞拜疆與阿尔察赫、阿塞拜疆與亚美尼亚間仍時有武裝衝突(如2016年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5])。随着阿塞拜疆对现状的日益沮丧,这种状况大大恶化,这与亚美尼亚为巩固这种状况所做的努力背道而驰[6]。
参见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