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華大使 (英語:Ambassador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 China )是英國 派駐中國 (清朝 、中華民國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高級別的外交使節,並主管英國駐華大使館 及其餘在中國大陸的領事館。目前,正式職稱是英王陛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His Britannic Majesty's Ambassado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國駐華使節職稱曾為英國駐華全權公使 或英國駐華公使 ,是联合王國 (1801年-1927年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1927年至今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驻中國 (清朝 、中华民国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最高級外交代表,主理英國在華事務。一般認為,歷史上第一和第二位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是馬戛爾尼伯爵 和亞美士德伯爵 ,兩人分別在1793年和1816年來華,但兩人都並不常駐中國 。第一位常駐中國的駐華全權公使是璞鼎查爵士 ,他當時以兼任香港行政官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 的身份駐守香港 ,而一直至1857年,港督才不再兼任公使一職。
在1858年《天津條約 》簽訂後,英國得以在北京設置公使馆 ,1935年升格为大使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随国民政府 迁往重慶 ,1946年又随国民政府迁到南京 。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並與中華民國斷交,英方遂於北京設置臨時代辦處,兩國復於1954年正式建立代辦級關係。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後來復於1972年升為大使級外交關係,以迄於今。現今的英國駐華大使館位於北京建國門 外光華路11號;在上海 、廣州 、重慶 和武汉 則置有總領事館。
歷任英國駐華大使
附:英國駐華商務總監(1834年-1857年)
英國駐清朝公使(1841年-1857年)
英國駐清朝公使(1857年-1912年)
姓名(中文)
姓名(英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額爾金伯爵
Earl of Elgin
1857年
1860年
大使英法聯軍 總司令
卜魯斯爵士
Sir Frederick Bruce
1858年12月2日[ 4]
1860年11月7日[ 註 1]
1864年6月19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額爾金伯爵之弟
威妥瑪爵士
Sir Thomas Francis Wade
1864年6月19日
1865年12月7日
參贊
临时代办
阿禮國爵士
Sir Rutherford Alcock
1865年12月7日
1869年11月1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1869年达成阿禮國协定 ,未获英国政府批准
傅磊斯
Hugh Fraser
1869年11月1日
1869年11月28日
副參贊
临时代办
威妥瑪爵士
Sir Thomas Francis Wade
1869年11月28日
1871年8月1日
参赞
临时代办
升任公使
威妥瑪爵士
Sir Thomas Francis Wade
1871年8月1日
1882年8月14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1873年觐见同治帝 1875年至1876年处理马嘉理案 ,1876年签订《烟台条约 》
傅磊斯
Hugh Fraser
1876年11月6日
1879年6月29日
參贊
临时代办
格維納
Thomas George Grosvenor
1882年8月14日
1883年9月17日
參贊
临时代办
巴夏禮爵士
Sir Harry Smith Parkes
1883年9月28日
1885年3月22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任内去世
歐格訥爵士
Sir Nicholas Roderick O'Conor
1885年3月22日
1886年6月15日
參贊
临时代办
華爾身爵士
Sir John Walsham
1886年6月15日
1892年9月28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寶克樂
William Nelthorpe Beauclerk
1892年9月28日
1892年11月19日
临时代办
歐格訥爵士
Sir Nicholas Roderick O'Conor
1892年11月19日
1895年9月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寶克樂
William Nelthorpe Beauclerk
1895年9月
1896年4月24日
临时代办
竇納樂爵士
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
1896年4月24日
1900年10月25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薩道義爵士
Sir Ernest Mason Satow
1900年10月25日
1906年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代表英方簽訂 《辛丑條約 》
燾訥里
R. G. Townley
1902年12月3日
1903年8月21日
參贊
临时代办
朱邇典爵士
Sir John Newell Jordan
1906年9月19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续任驻中华民国公使
英國駐中華民國公使(1912年-1935年)
姓名(中文)
姓名(英文)
任命
到任
递交国书
离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朱邇典爵士
Sir John Newell Jordan
1913年12月4日[ 5]
1920年3月1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中国变更国体,重新遞交國書
艾斯頓爵士
Sir Beilby Francis Alston
1920年3月1日
1920年4月15日
1920年4月21日[ 6]
1922年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克來佛
Robert Henry Clive
1922年
1922年
临时代办
麻克類爵士
Sir James Ronald Macleay
1922年
1923年2月15日
1923年2月21日[ 7]
1926年12月20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藍浦生爵士
Sir Miles Wedderburn Lampson
1926年10月
1928年12月20日[ 8]
1933年12月6日[ 9]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向国民政府递交国书
應哥蘭
E. M. B. Ingram
1932年5月5日
1934年3月4日
参赞
临时代办
賈德幹爵士
Sir Alexander George Montagu Cadogan
1933年9月3日
1934年3月5日[ 10]
1934年3月6日[ 11]
1935年5月19日
公使
特命全权公使
又譯卡多根,升任大使
英國駐中華民國大使(1935年-1950年)
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辦(1950年-1972年)
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 贝文 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交部 部长周恩来 ,承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未任命大使之前,派胡階森 为临时代办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僅承認胡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派来北京就贵我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进行谈判的代表”[ 25] 。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同时发表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 26]
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1972年至今)
1972年3月13日,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互派大使。[ 58]
附:英國駐臺灣代表(1976年至今)
相關條目
腳註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關於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參見:{{
中国驻外大使 }}
關於各國駐臺代表,參見:{{
駐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