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東日本107系電聯車
107系電車(107けいでんしゃ)是於1988年(昭和63年)至1991年(平成3年)製造的直流通勤列車。 概要由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光線、兩毛線與北關東地區的支線廢除了急行列車的運用,原本的急行電車165系改運用為普通車,因為是由急行電車直接當成普通車運用,造成以下問題。
為了克服低效率的情況,也由於日本國鐵的私有化,JR東日本開發了一種可靈活應對任何時段車輛的需求,類似台鐵的DR1000型,可隨意依照時段需求運用編組,107系是因上述的情況而誕生。 規格與構造構造車體外型與日本國鐵1981年(昭和56年)新造的的105系電聯車外型相似,20M級鋼製車體,車輛單側有三個門,並且增設半自動門的設計。 正面是與105系相似的山牆的貫通形 ,與105系相比,前照燈 / 尾燈的佈置從垂直方向變為水平方向。排障器(裙子)則是從新生產,成為避開電氣連接器部分設計成左右分開的形狀。 內裝門與門之間的窗戶與1989年(平成元年)製造的719系下降式窗戶相同,三窗為一段。 座位分區明確化的設計,一人一格,避免有的乘客座的較大,有的乘客座的較擠的情況,座位分明。 空調設備則是有採用107系新型AU79A形單機式列車空調,或採用報廢的165系的AU13E形分散式列車空調二手機使用。因此,兩種類型的天花板結構都不同,冷風吹,冷卻器天花線流動式,平板式天花板流動,Kuha106型採用設備個別直接式。 主要設備107系大多數的設備都是165系的報廢設備再利用的,牽引系統根據119系採用1M系統。為了改變漸變間隔的操作,主控制器配備了CS54B型電阻與磁場弱化控制方法,可以控制電車運行和制韌時的再生電流。 制韌系統也是採用165系報廢設備再利用,配有配重裝置的SELD電磁直接制動器,用於製動和發電制動,重新使用裝載裝置。 輔助電源裝置配備一台容量為110KVA的電動發電機(MG),也是原裝於165系的再利用設備107系的,而空氣壓縮機(CP)則安裝在クモハ106型上。 在拆分和合併時,為了簡化工作而配備了電氣耦合器,但是由於它也具有三個KE76型跳線耦合器,所以它是一種可以與115系、165系等連結的結構,包括上述控制方法[注 1]。 0番台於1988年(昭和63年)5月至10月,於大宮・大井・大船及新津車輛製造所出場,共8列2輛編組,全數配屬小山電車區(即現時小山車輛中心),並被投放於日光線。 為了解決在大坡度路段空轉的問題,クモハ107的轉向架配備了撒砂裝置,此外,考慮到在寒冷地區的營運,第4至8列於製造時便裝備了用於架空電纜除霜的集電弓,而第1至3列也在1998年(平成10年)追加安裝。
最初的塗裝是取自公開招募,當時使用奶油10號作底色,並以綠14號在兩端車身劃出羅馬拼音中日光線的第一個英文字母「N」的形狀。[1] 2010年(平成22年)1月17日所有編組改為使用新塗裝,舊塗裝色的運用因而消失[2],新塗裝設計如下。
100番台生產了0番台系列後1988年(昭和63年)11月,高崎支社開始投產製造100番台,共生產了19組38輛,投放於新前橋電車區(即現時高崎車輛中心)。 車身顏色以奶油10號為底色,配搭綠14號和粉紅色的線條(據說有“三明治火車”的綽號[4][5],[注 2],1988年至1989年上半年製造的一次車(101 - 105)和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製造的二次車(106 - 119)外觀上的設計有所不同,後者改變了窗戶的分割方式,亦於新製造時起裝備了ATS-P。 100番台可以與0番台併結運行,而和0番台不同,100番台並不配備撒沙裝置和除霜用集電弓,但配備了防雪制動器,並可與EF63型電力機車進行牽引與推進運輸[注 3]以應對信越本線橫川至輕井澤之間的碓氷峠。為作識別,側面的形式標記直前標有一個40毫米直徑的圓形標誌[注 4]。
運用0番台小山車輛中心管理的N1 - N8編組運用如下。 於2013年3月16日(2013年)的時刻表改正,本車型被205系600番台取代,結束定期運用。所有的車輛都在同年6月報廢,不需再用番台區分。[8][9] 100番台高崎車輛中心安排的R1 - R19編組運用如下。 讓渡至上信電鐵有6列12輛100番台轉讓到上信電鐵[10]。編成編號為R7,R8,R13 - R16。[7]。 700形電車
軼事這款列車有在漫畫《日常》中出現。 註釋外部連結
資料來源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JR東日本107系電聯車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