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委员名单由主席会议通过,任期由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 2003年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置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设置9个专门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2]。 2003年3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520名)[3]。2003年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122名)[4]。 2005年2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十次主席会议通过专门委员会委员增补和调整名单[5][6]。 200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任命和增补部分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将文史资料委员会调整为文史和学习委员会[7]。 2006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增补名单(6人)[8]。 2006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增补名单(1人)[9]。 2007年2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增补名单(5人)[10][11]。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2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45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调整: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7年2月28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5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62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6年3月12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4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64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7年2月28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5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92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6年10月16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4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64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调整: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5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70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调整: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6年3月12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5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50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调整: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6年3月12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主任、副主任13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委员41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 调整: 2005年2月28日增补: 2003年3月15日通过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副主任9名: 2003年3月14日通过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32名:
2005年2月23日增补文史资料委员会: 调整: 2005年2月28日任命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增补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06年3月12日增补: 2007年2月28日增补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