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香港地區委員(簡稱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是指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咨詢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國委员会(全國政協)的香港居民。
不同於港区全國人大代表系由选举产生,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均由全國政協常委会协商决定。全國政协专设「特邀香港人士」及“特邀澳门人士”席位委任港澳籍人士,此外亦有部分屬於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例如林大輝先後屬於「經濟界」和「體育界」,胡定旭先後屬於「經濟界」和「醫藥衛生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21年3月30日修訂基本法附件一,按修訂所有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港區人大代表均為選舉委員會當然成員(190名),但代表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附件一修訂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於2011年及2016年各選出51名代表進入選舉委員會。
基於全國政協未有於香港設立辦事處,港區全國政協早年設立香港友好協進會作為聯誼機構,連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港區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團結香港社會各界愛國愛港人士。
全國政協常委会组成人员
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國政协的常設機構,由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組成。
香港地區出身的全國政協副主席
- 第八屆(1993-1998):安子介、霍英東
- 第九屆(1998-2003):安子介(任內病故)、霍英東
- 第十屆(2003-2008):霍英東(任內病故)、董建華(2005年3月12日增選)
- 第十一屆(2008-2013):董建華
- 第十二屆(2013-2018):董建華、梁振英(2017年3月13日增選)
- 第十三屆(2018-2023):董建華、梁振英
- 第十四屆(2023至今):梁振英
據2023年3月公佈,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务委员實有299人,其中港區委員17名:
历届全國政協委员
第一屆
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1],第一屆未有港澳委員政協,而徐四民以國外華僑民主人士代表的身份出席。
第二屆
參考中國政協網[2]及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3],第二屆港澳委員3人,屬特邀界別,舉列如下:
第三屆
參考中國政協網[4]及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5],第三屆港澳委員4人,屬特邀界別,舉列如下:
王寬誠、李子誦、何賢(澳門委員)、費彝民
第四屆
參考中國政協網[6]及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7],第四屆港澳委員4人,屬特邀界別,舉列如下:
王寬誠、李子誦、何賢(澳門委員)、費彝民
第五屆
參考中國政協網[8]及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9],第五屆港澳委員15人,分屬歸國華僑、工商聯和特邀界別,舉列如下:
祁烽、李俠文、李萍倩、黃祖芬、李作基、李子誦、徐四民、邱成章、吳炳昌、王匡、蘇務滋、陳復禮、夏夢、霍英東、賈桂藩
第六屆
馬蒙、王衡、王匡、王寬誠、馮慶鏘、司徒輝、朱鶴皋、安子介、祁烽、許東亮、阮北耀、孫城曾、牟潤孫、李子誦、李作基、李俠文、李萍倩、吳多泰、邱成章、邱德根、何世柱、何銘思、余平仲、陳文裘、陳丕士、陳復禮、陳煥璋、羅桂祥、胡應湘、賈桂藩、夏夢、徐四民、黃克立、黃啟鐸、黃祖芬、黃振輝、梁披雲、蔣文桂、程慕灝、蔡章閣、蔡演雄、翟暖暉、潘江偉、霍英東
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王丹鳳、田一明
第七屆
- 港澳同胞界別共有67名委員[11],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當中有6名澳門委員(以@顯示),香港委員則包括:[12]及2013年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報導[13]
馬蒙、王衡、王孝行@、鄧廣殷、古勝祥、石慧、石景宜、司徒輝、馮永祥、馮慶鏘、朱鶴皋、伍淑清、莊世平、劉廼強、安子介、許東亮、阮北耀、孫城曾、牟潤孫、蘇務滋、李子誦、李東海、李作基、李俠文、楊光、楊聲、吳多泰、吳炳昌、利黃瑤璧、邱成章、邱德根、何世柱、余平仲、余國春、閔建蜀、張永珍、陳文裘、陳丕士、陳復禮、陳煥璋、林貝聿嘉、羅桂祥、周鼎、鄭華、胡應湘、胡鴻烈、鍾景輝、賈桂藩、夏夢、徐四民、唐翔千、陶開裕、黃允畋、黃克立、黃啟鐸、黃祖芬、黃夢花、脫維善、康顥揚、梁燊、梁披雲、程慕灝、簡福飴、蔡章閣、蔡演雄、潘江偉
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王丹鳳、田一明、余燊、榮智健
第八屆
79名「香港同胞」舉列如下:[14]
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15]
楊海成、董建華、廖自強、榮智健、潘君密、王丹鳳、王國華、田一明、李揚、邢籟、周寶芬、姚美良、馬志民、張閭蘅、梁尚立、莊永競、陳廣生、陳麗華、傅冬
第九屆
115名「特邀香港人士」舉列如下:[16]
- 干元平、馬臨、王丹鳳、王國華、韋基舜、雲大棉、文樓、計佑銘、古勝祥、石景宜、田一明、鄺廣傑、馮永祥、馮慶鏘、馮女倫、朱樹豪、朱蓮芬、伍淑清、莊世平、劉宇新、劉廼強、劉皇發、劉浩清、安子介、阮北耀、李揚、李大壯、李東海、李君夏、李國章、李國強、李俠文、李祖澤、楊光、楊孫西、楊海成、楊祥波、吳光正、吳家瑋、利漢釗、邱德根、何世柱、何志平、余燊、余國春、鄒燦基、鄒哲開、閔建蜀、汪明荃、張雲楓、張永珍、張閭蘅、張家敏、陸達權、陳廣生、陳日新、陳文裘、陳玉書、陳麗華、陳麗玲、陳復禮、陳瑞球、邵友保、林貝聿嘉、林淑儀、羅友禮、羅祥國、羅康瑞、羅德丞、周永新、鄭國雄、鄭家純、鄭耀宗、趙漢鐘、趙振東、榮智健、胡應湘、胡法光、胡鴻烈、查懋聲、施子清、施祥鵬、施展熊、姚美良、夏夢、徐四民、徐國炯、徐是雄、徐展堂、高苕華、高敬德、郭炳湘、唐翔千、黃守正、黃克立、黃景强、梁天培、梁尚立、梁欽榮、蔣麗芸、曾星如、曾鈺成、謝中民、謝志偉、賴慶輝、蔡德河、廖正亮、黎錦文、潘江偉、潘君密、潘宗光、潘祖堯、霍英東、霍震霆
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17]
王永樂、呂志和、李澤鉅、胡仙、劉漢銓、鄧廣殷、龔如心、謝炳、方鏗、王美岳、田北俊、何柱國、李秀恒、李家傑、李群華、李嘉音、李曉華、李靜、李覺文、杜毅、邢籟、周安達源、侯伯文、姚志勝、洪祖杭、洪清源、洪敬南、胡定旭、徐起超、徐增平、浦江、馬介璋、馬毓真、張勳賢、張學明、梁志敏、莊啟程、許智明、許明良、郭炎、陳金烈、陳曉穎、陸宗霖、曾文仲、黃紫玉、黃鑑、楊釗、劉志強
第十屆
122名「特邀香港人士」舉列如下:[18]
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19]
王征、石漢基、朱景輝、吳良好、吳歡、李祖澤、李嘉音、李賢義、杜毅、車書劍、周安達源、林光如、林國文、邱維廉、侯伯文、洪敬南、孫必達、徐增平、浦江、秦曉、馬澄坤、張勛賢、張賽娥、梁志敏、梁亮勝、梁國貞、莊紹綏、許智明、許榮茂、郭炎、郭修圃、陳振東、陳曉穎、陳澤盛、彭磷基、黃紫玉、楊敏德、楊瀾、葫葆琳、葉順興、董利翔、劉志強、蔣秋霞、蔡志明、蔡來興、蔡國雄、鄭明明、盧溫勝、謝炳
第十一屆
126名「特邀香港人士」舉列如下:
- 馬介璋、王永樂、王國華、王國強、王䓪鳴、王敏賢、區永熙、方鏗、方黃吉雯、計佑銘、鄧日燊、鄧兆棠、龍子明、盧文端、田北俊、馮華健、馮國經、呂明華、朱樹豪、朱蓮芬、伍淑清、莊啟程、劉漢銓、劉兆佳、劉宇新、劉詩昆、劉皇發、劉夢熊、劉遵義、湯偉奇、許仕仁、許榮茂、許智明、蘇澤光、杜毅、李揚、李大壯、李文俊、李秀恒、李賢義、李國章、李國強、李澤鉅、李家傑、李家祥、楊釗、楊孫西、楊海成、楊敏德、吳光正、吳良好、何志平、何柱國、余國春、鄒燦基、汪明荃、張華峰、張國良、張學明、張信剛、張閭蘅、張家敏、陳萬雄、陳玉書、陳永棋、陳麗華、陳奇偉、陳振東、陳鑑林、邵善波、林國文、林樹哲、林銘森、林淑儀、羅友禮、羅祥國、羅康瑞、周永健、周安達源、周俊明、周梁淑怡、鄭家純、鄭维健、鄭耀宗、榮智健、胡漢清、胡應湘、胡經昌、查懋聲、鍾瑞明、施子清、施祥鵬、施展熊、洪祖杭、徐是雄、徐展堂[注 1]、高敬德、郭炎[注 2]、郭炳湘、容永祺、黃光苗、黃守正、黃志祥、黃英豪、黃景强、黃楚標、梁國貞、梁欽榮、梁振英、董建華、蔣麗芸、曾鈺成、藍鴻震、賴慶輝、蔡志明、蔡冠深、廖長城、廖正亮、譚錦球、譚耀宗、黎桂康、潘宗光、潘祖堯、霍震霆、戴希立、戴德豐
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20]王鳳超、滕一龍、葉順興、李嘉音、陳清霞、陳婉嫻、鄭禕、鄭明明、胡葆琳、黃紫玉、蔣秋霞、方方、李惠森、曾智明、薛光林、王再興、劉志強、陳經緯、王曉玉、莊紹綏、李群華、張茵、陳成秀、陳紅天、邱維廉、浦江、曾文仲、劉宇一、吳歡、陳澤盛、林建岳、朱李月華、孔慶平、馮曉增、李文岳、李民斌、張學武、張賽娥、張懿宸、陳曉穎、林大輝、林健鋒、鄭海泉、秦曉、談理平、梁志敏、梁君彥、洪敬南、謝炳、蔡來興、蔡國雄、馬澄坤、石漢基、劉長樂、楊瀾、林光如、胡定旭、楊孝華、包陪慶、李子良、張松橋、黃朝陽、盧溫勝、呂耀東、朱孟依、朱景輝、孫必達、張紅力、侯伯文、徐增平、郭修圃、涂輝龍、梁偉浩、梁亮勝、彭磷基、董利翔
第十二届
124名「特邀香港人士」舉列如下:[21]
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22]
- 何一心、侯伯文、傅育寧、劉宇一、譚智聰、劉宗明、吳歡、周春玲、和廣北、塗輝龍、孔慶平、張學武、張懿宸、張文光、張松橋、張茵、張賽娥、張閭蘅、徐增平、朱共山、李勝堆、李嘉音、李民斌、林大輝、林定強、林淑儀、林積燦、梁亮勝、梁伯韜、梁偉浩、梁志敏、梁滿林、梁高美懿、梁鳳儀、楊敏德、楊祥波、浦江、王再興、王力平、王志民、王志良、王曉玉、王濱、白水清、盧紹傑、石漢基、翟美卿、胡定旭、莊紹綏、葉順興、董利翔、蔣秋霞、薛光林、許智明、賴海民、邱维廉、郭加迪、郭孔丞、郭莉、鄭旭、鄭禕、陳仲尼、陳山玲、陳成秀、陳曉穎、陳港生、陳澤盛、陳紅天、陳經緯、陳聰聰、陳麗華、韓國龍、馮丹藜、高彥明、黃光苗、黃其森、黃廣香、黃小峰、黃志祥、黃揚略、黃朝陽、黃若虹
第十三届
125名「特邀香港人士」名單如下:[23]
其他界別的政協委員(共78人):[24]
第十四届
124名「特邀香港人士」名單如下:[25]
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
參考香港友好協進會網頁[26]
注释
- ^ 徐展堂於2010年4月2日逝世
- ^ 郭炎于2009年9月辞职
- ^ 因發表建議梁振英在適當情況下辭職的言論,被認為違反全國政協2014年3月11日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決議而於同年10月29日被表決罷免。
- ^ 2017年2月28日增補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