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影局抵制第56屆金馬獎事件
![]() 中國大陸抵制金馬獎事件因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獲獎者傅榆的致辭被中國大陸指控支持台灣獨立而起。至2019年8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電影局(国家电影局)宣布暂停中国大陆电影和人员参加第56屆金馬獎,亦波及早前已報名的香港電影[1]。 背景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受邀頒發「最佳新導演」時,致詞稱:「這麼多年輕導演的作品,代表著中國電影的希望!」[2]而在頒發「最佳紀錄片」获奖作品時,《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导演傅榆上台发表得奖感言时說:「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3]這被认为是台灣獨立倾向的言论,引发國際媒體大幅度報導[4][3][5][6]。 稍後,第54屆金馬獎影帝涂們上台为「最佳女主角」頒奬時,表示「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及「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也被媒体視為對傅榆的反击[7][8][9]。 官方原先安排李安與巩俐一同頒發「最佳劇情片」,但巩俐拒绝上台。李安独自上台后,再次问道:「巩俐,你不上来跟我颁奖吗?我想你宁愿跟同志们坐在一起是不是?」巩俐仅微笑回应[10]。 除導演娄烨外,其他中國大陸電影工作者皆缺席官方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的惜別餐會[11]。 中國大陸影視工作者在事件發生後,皆於微博帳號上轉發共青團或人民日報的「中國,一點都不能少」[12]。臺灣藝人李威也轉發表示:「和諧,有愛,互助,團結的兩岸一家親,生於中國台灣,是養育我的土地,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13]!」 爭議當事人傅榆在2019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對於致辭風波表示:「(金馬獎發言後)大家都很覺得我是女戰神、女戰士,要去對抗什麼,但真的不是這樣。我講這些話,對我來說就是,長久以來,身為一個台灣人,我想被尊重。」[14] 事件發展2019年6月1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記者會,宣布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將於11月23日在廈門舉辦,與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同日,被外界解讀為官方變相抵制[15][16]。於同年8月7日,中國大陆国家电影局宣佈暫停电影和人員参加本届金马奖[17]。中國大陸電影《一秒鐘》、《地久天長》、《南方車站的聚會》、《蘭心大劇院》皆未報名該屆金馬獎[18][19]。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於同月27日公布第56屆金馬獎由香港導演杜琪峯擔任評審團主席[20][21][22][23]。同年9月19日,因杜琪峯向主辦單位請辭,而改請該屆已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王童擔任評審團主席[24][25]。 中國大陸紀錄片《少年問道》的電影公司於8月7日表示,該片不會取消報名金馬獎,也是公開表態的參賽作品[26]。不过在同月17日发生反转,导演朱昱在微博称事前不知情所以报名,接下来宣布不会参加复赛[27]。 同年8月15日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發聲明否認臺灣電影《下半場》被謠傳受中國大陸抵制影響,取消報名金馬獎,並經過電影公司同意,公布該片已完成金馬獎報名,更強調無退出一事[28]。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在10月1日公布入圍名單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未有中國大陸電影入圍表示:「第1沒報名,第2中途取消,第3種有報名沒入圍,最後就是這種情況[29]。」 香港電影退出2019年8月,已完成報名手續的香港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追龍II:賊王》及動畫《繼園臺七號》確定放棄第56屆金馬獎[30][31]。而香港美亞娛樂表示,《風再起時》電影尚未完成,因此未報名參加;英皇電影已將重心放在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並表明旗下的藝人皆不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32]。 香港影業協會於2019年8月15日發信表示:「近來國家電影局發布頭條文章,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自此陸續有香港電影公司表態退出本屆金馬獎,本會特此通知影業同行。」該協會成員拍攝及發行的影片於香港市場佔有率達85%以上。[33] 最終仍有四部香港片獲得該屆金馬獎提名,黃綺琳《金都》、楊曜愷《叔·叔》、卓翔《戲棚》與朱凱濙《紅棗薏米花生》[34]。 贊助商終止合作2019年10月23日義大利汽車品牌瑪莎拉蒂在官方微博發文聲明,臺灣代理商不代表該品牌的官方立場,已要求經銷商終止與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合作,並主張「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35][36]。 同月28日,英國服裝品牌歐聖首度與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合作,為第56屆金馬獎設計獨家T恤外,也將於11月19日與主辦方合辦酒會,並邀請金馬遞獎大使王可元、徐鈞浩與陳品兒拍攝紀念T恤時尚形象照[37][38]。卻在同月29日,其微博宣布中止與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的合作,隨即關閉聯名T恤的銷售網頁,並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39][40]。 臺灣媒體人唐湘龍,在政論節目《周末戰情室》上表示因日前中國大陸電影局下令,禁止陸片參加第56屆金馬獎,而讓多家贊助商出現撤退情況[41][42]。 各方反應中國大陸
臺灣
國際
影響2021年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中國大陸主流電影已連續多年缺席金馬獎[77]。 金雞獎改制2019年11月19日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市閩南大戲院舉行開幕式,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長黄坤明宣佈從此屆開始,將原本兩年一屆的金雞獎,改為每年評選一次[78]。此舉被外界引發聯想,持續抵制金馬獎所做出改制的安排[79][80]。 當屆金馬獎收視率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收視約為396萬人,透過電視收看的約有252萬人,明顯比起2018年350.8萬人下降許多。而電視收視率比起2017年5.32到2018年的3.86,至2019年有效收視為2.40。整場頒獎典禮的收視率最高點3.03落在頒發終身成就獎給電影導演王童,代表同時有66.8萬人觀看[81]。第二是最佳女主角獎的楊雁雁2.89,第三則為最佳紀錄片獎的蔡明亮2.88[82]。 兩岸導演研討會停辦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副會長兼導演張同祖表示,兩岸三地電影導演研討會亦於2019年停辦。[83] 香港影協再示警2022年9月,香港影業協會向約180間公司會員發信,指責「近年金馬獎日趨政治化」,多名台灣導演或藝人「把政治與電影混為一談,沾污了電影的獨立藝術性」,呼籲「欲參與的會員,務須三思,以免殃及池魚,捲入無謂的糾紛中,招致得不償失」。影協理事長洪祖星回應發函,稱「兩岸關係又好緊張,費事(免得)這裏出問題」,「生意人最重要是生意,不想影響會員的生意」。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表示,此前影協作出所謂「溫馨提示」至少已有兩三年。[83]香港影評人岑朗天表示,每年報名金馬獎的情況來看,大陸電影界很看重金馬獎,金馬獎嚴格的評審標凖和流程也使其認可度不斷升高。「現在的金馬獎是一種標凖,代表每年華語電影的總體表現」。「藝術從來都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也一直滲透在各個方面。」藝術家之所以需要干預政治,正是為了「防止政治干預藝術」[84]。 參見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