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是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執行的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臺灣頒發的電影獎項,旨在奖励在華語电影中有杰出表现的主演演员。獎項於1962年第1屆金馬獎首度頒發,獲獎者是主演《星星月亮太陽》的尤敏[1]。目前,獎項提名人選由評審委員透過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獲獎者以同樣方式決定[2]。
第1到14屆金馬獎角逐期間,所有獲獎者均在典禮之前被公佈[3]。不過,直到1978年,臺灣行政院新聞局代理局長宋楚瑜在咨詢影壇人士後,決定仿效奧斯卡金像獎實施兩階段評審制度,即第一階段閲覽全部參賽影片後表決出提名名單並公佈,然後再評選得獎名單,並在典禮上公佈最後結果,此決議從第15届金馬奖正式實施[4]。這一獎項每年最多提名5位人選[2]。
截至2024年,共有50位女演員獲得過這一獎項。張曼玉曾4次勝出,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女演員。張艾嘉提名次數最多,達11次(其中有3次獲獎)。獎項的最近一位勝出者則是以《看我今天怎麼說》獲獎的鍾雪瑩。
获奖和提名
以下列表中列出了所有曾获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及提名的演员、提名影片、获奖年份及颁奖典礼的届数。
樂蒂因1963年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獎。
李麗華因1965年的《故都春夢》和1969年的《揚子江風雲》獲獎,成為首位獲獎二次的女演員。
歸亞蕾因1966年的《煙雨濛濛》和1970年的《家在台北》獲獎。
江青因1967年的《幾度夕陽紅》獲獎。
盧燕因1971年的《董夫人》和1975年的《傾國傾城》獲獎。
徐楓因1976年的《刺客》和1980年的《源》獲獎。
張艾嘉是提名次數最多的女演員,先後因1981年的《我的爺爺》、1986年的《最愛》和2022年的《燈火闌珊》獲獎。
鄭裕玲因1988年的《月亮星星太陽》獲獎。
張曼玉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女演員,先後因1989年的《人在纽约》、1991年的《阮玲玉》、1997年的《甜蜜蜜》和2000年的《花樣年華》獲獎。
林青霞因1990年的《滾滾紅塵》獲獎。
吳家麗因1993年的《郎心如铁》獲獎。
陳冲因1994年的《紅玫瑰白玫瑰》和2007年的《意》獲獎。
李小璐因1998年的《天浴》獲獎。
秦海璐因2001年的《榴蓮飄飄》獲獎。
吳君如因2003年的《金雞》獲獎。
舒淇因2005年的《最好的時光》獲獎。
周迅因2006年的《如果·愛》獲獎。
李冰冰因2009年的《風聲》獲獎。
葉德嫻因2011年的《桃姐》獲獎。
桂綸鎂因2012年的《女朋友。男朋友》獲獎。
林嘉欣因2015年的《百日告别》獲獎。
周冬雨因2016年的《七月與安生》與馬思純共同獲獎。
惠英紅因2017年的《血觀音》獲獎。
謝盈萱因2018年的《誰先愛上他的》獲獎。
賈靜雯因2021年的《瀑布》獲獎。
鍾雪瑩因2024年的《看我今天怎麼說》獲獎。
最佳女主角
1960年代(第1屆-第7屆)
1970年代(第8屆-第16屆)
1980年代(第17屆-第26屆)
1990年代(第27屆-第36屆)
2000年代(第37屆-第46屆)
2010年代(第47屆-第56屆)
2020年代(第57屆-至今)
獲獎及提名次數
下列演员曾經2次以上获奖:
下列演员有过5次以上提名:
統計
特別紀錄
統計
|
名字
|
數據
|
備註
|
來源
|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
|
張曼玉
|
4次
|
5次入圍
|
|
入圍最多的女演員
|
張艾嘉
|
11次
|
3次獲獎
|
|
再獲獎時間相隔最短的女演員
|
楊惠姍 蕭芳芳
|
隔年
|
第21屆、第22屆 第32屆、第33屆
|
|
再獲獎時間相隔最長的女演員
|
張艾嘉
|
隔36年
|
第23屆、第59屆
|
|
入圍最多次尚未獲獎的女演員
|
鍾楚紅 繆騫人 劉若英 鄭秀文 張榕容 湯唯
|
3次
|
第20屆、第25屆、第26屆 第22屆、第23屆、第25屆 第32屆、第35屆、第44屆 第37屆、第39屆、第50屆 第45屆、第46屆、第49屆 第44屆、第47屆、第51屆
|
|
獲獎時最年長的女演員
|
陳淑芳
|
81歲
|
第57屆《孤味》
|
[66]
|
獲獎時最年輕的女演員
|
林品彤
|
12歲
|
第60屆《小曉》
|
[67]
|
入圍時最年長的女演員
|
陳淑芳
|
81歲
|
第57屆《孤味》
|
[68]
|
入圍時最年輕的女演員
|
林品彤
|
12歲
|
第60屆《小曉》
|
[69]
|
同屆出現雙得主的女演員
|
周冬雨 馬思純
|
第53屆
|
以《七月與安生》獲獎
|
|
已獲獎演員
演員
|
得獎次數
|
入圍次數
|
張曼玉 |
4 |
5
|
張艾嘉 |
3 |
11
|
歸亞蕾 |
2 |
3
|
楊惠姍 |
2 |
3
|
徐楓 |
2 |
3
|
盧燕 |
2 |
2
|
李麗華 |
2 |
2
|
蕭芳芳 |
2 |
2
|
陳沖 |
2 |
2
|
舒淇 |
1 |
7
|
梅豔芳 |
1 |
4
|
周迅 |
1 |
4
|
桂綸鎂 |
1 |
4
|
陳湘琪 |
1 |
4
|
吳君如 |
1 |
4
|
章子怡 |
1 |
3
|
林青霞 |
1 |
3
|
楊貴媚 |
1 |
3
|
李心潔 |
1 |
3
|
林嘉欣 |
1 |
3
|
陸小芬 |
1 |
3
|
李冰冰 |
1 |
2
|
鄭裕玲 |
1 |
2
|
林鳳嬌 |
1 |
2
|
恬妞 |
1 |
2
|
秦海璐 |
1 |
2
|
鐘雪瑩 |
1 |
2
|
淩波 |
1 |
1
|
江青 |
1 |
1
|
汪萍 |
1 |
1
|
翁倩玉 |
1 |
1
|
上官靈鳳 |
1 |
1
|
劉美君 |
1 |
1
|
陳令智 |
1 |
1
|
吳家麗 |
1 |
1
|
李小璐 |
1 |
1
|
李麗珍 |
1 |
1
|
周冬雨 |
1 |
1
|
馬思純 |
1 |
1
|
惠英紅 |
1 |
1
|
謝盈萱 |
1 |
1
|
楊雁雁 |
1 |
1
|
陳淑芳 |
1 |
1
|
賈靜雯 |
1 |
1
|
林品彤 |
1 |
1
|
尤敏 |
1 |
1
|
樂蒂 |
1 |
1
|
陳秋霞 |
1 |
1
|
呂麗萍 |
1 |
1
|
YDX |
1 |
1
|
多次未獲獎演員
演員
|
得獎次數
|
入圍次數
|
劉若英 |
0 |
3
|
繆騫人 |
0 |
3
|
張榕容 |
0 |
3
|
鐘楚紅 |
0 |
3
|
鄭秀文 |
0 |
3
|
湯唯 |
0 |
3
|
胡慧中 |
0 |
2
|
劉嘉玲 |
0 |
2
|
伊能靜 |
0 |
2
|
葉玉卿 |
0 |
2
|
張純芳 |
0 |
2
|
趙濤 |
0 |
2
|
王淨 |
0 |
2
|
單次未獲獎演員
演員
|
得獎次數
|
入圍次數
|
甄珍 |
0 |
1
|
應采靈 |
0 |
1
|
姚煒 |
0 |
1
|
張盈真 |
0 |
1
|
蕭紅梅 |
0 |
1
|
葉童 |
0 |
1
|
楊靜怡 |
0 |
1
|
王渝文 |
0 |
1
|
倪淑君 |
0 |
1
|
王菲 |
0 |
1
|
陶述 |
0 |
1
|
寧靜 |
0 |
1
|
梁詠琪 |
0 |
1
|
朱茵 |
0 |
1
|
李康宜 |
0 |
1
|
楊紫瓊 |
0 |
1
|
林依晨 |
0 |
1
|
王琄 |
0 |
1
|
楊雅慧 |
0 |
1
|
楊千嬅 |
0 |
1
|
斯琴高娃 |
0 |
1
|
莫小奇 |
0 |
1
|
袁泉 |
0 |
1
|
徐帆 |
0 |
1
|
陳妍希 |
0 |
1
|
白百何 |
0 |
1
|
郝蕾 |
0 |
1
|
顏卓靈 |
0 |
1
|
鞏俐 |
0 |
1
|
趙薇 |
0 |
1
|
宋芸樺 |
0 |
1
|
許瑋甯 |
0 |
1
|
范冰冰 |
0 |
1
|
吳可熙 |
0 |
1
|
文淇 |
0 |
1
|
尹馨 |
0 |
1
|
孫儷 |
0 |
1
|
曾美慧孜 |
0 |
1
|
柯淑勤 |
0 |
1
|
呂雪鳳 |
0 |
1
|
謝欣穎 |
0 |
1
|
李霈瑜 |
0 |
1
|
白靈 |
0 |
1
|
方郁婷 |
0 |
1
|
蔡亘晏 |
0 |
1
|
袁澧林 |
0 |
1
|
劉雅瑟 |
0 |
1
|
洪慧芳 |
0 |
1
|
胡伶 |
0 |
1
|
余香凝 |
0 |
1
|
區嘉雯 |
0 |
1
|
袁詠儀 |
0 |
1
|
莫文蔚 |
0 |
1
|
陸弈靜 |
0 |
1
|
夏于乔 |
0 |
1
|
JX |
0 |
1
|
HYS |
0 |
1
|
参见
注释
- A1 :不舉辦原因有三:一是亞太影展剛在台北舉行,同一年再辦影展沒有迫切需要;二是台北社會趨於浮靡,耽於逸樂;三是香港電影大亨電懋老闆陸運濤空難事件使電影界元氣大傷[70]。
- B1 :因舉辦亞洲影展取消[71]。
- C1 2 :原金馬執委會表示不鼓勵并列,但該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許鞍華表示「兩人彼此缺一不可」,所以评审团票选通过該的动议,在原本5位最佳女主角候选的基础上增加第六候选人「周冬雨+马思纯」,而多數評審認爲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所以两人联手摘得金马奖影后[7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第1屆-第10屆 | |
---|
第11屆-第20屆 | |
---|
第21屆-第30屆 | |
---|
第31屆-第40屆 | |
---|
第41屆-第50屆 | |
---|
第51屆-第60屆 | |
---|
第61屆-第70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