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 (thyrotropic hormone)又称促甲状腺素 [ 1] (thyrotropin)、甲狀腺促素 [ 2] 、甲状腺刺激激素 [ 3]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简称甲促素 [ 4] ,是一个由垂体前叶 当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所分泌的肽类激素 。该激素用于调节甲状腺 的内分泌 功能[ 5] [ 6] 。
生理学
甲状腺激素 系统中的T3 和T4 ,与促甲状腺激素 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的交互过程[ 7] 。
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 (T4 )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的分泌[ 8] 。而该激素的分泌则由下丘脑 分泌,并通过垂体门脉系统 转运至垂体前叶 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所控制。后者的增加会刺激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同样由下丘脑所分泌的生长抑素 ,则具有相反的作用,即减少或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而甲状腺激素(T3 和T4 )在血液中的水平,也会影响脑垂体对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当T3 和T4 较低的时候,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就增加,反之则减少,即一个负反馈 调理作用。
亚基
促甲状腺激素是一个糖蛋白 ,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其中:
α亚基 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黄体生成素 (LH)以及促卵泡激素 中的α亚基几乎完全相同。该亚基由92个氨基酸 序列组成,被认为是一个用于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涉及生成腺苷)的效应器;
β亚基由118个氨基酸序列组成,是促甲状腺激素所独有的,因此决定了其感受器的特异性。
感受器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主要被发现存在于甲状腺的滤泡细胞 [ 9] 。刺激该受体会增加T3 和T4 的分泌。当人体受到刺激产生的针对该受体 的抗体 ,会模拟促甲状腺激素的效果,并进而导致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
此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也表现出一些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交叉反应,并因此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对于怀孕 时期的妇女,如果人绒膜促性腺激素的高浓度时间被延长,会出现一过性症状,称为妊娠期甲亢 [ 10] 。
应用
诊断
促甲状腺激素在成人体内的血值 应该介于0.4至3.0µ IU /m L (等价于mIU/L),这个标准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会有细微差异。英国的临床生化协会出版的指南建议该激素的参考值为0.4至4.5mIU/L[ 11] 。而美国的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则指出,成年人该激素的预期数值应该降低至0.4至2.5µIU/mL。这是因为研究发现,该激素的水平超过2.0µIU/mL的观测对象,在20年内发展为甲状腺功能低下 的概率会增加,尤其是甲状腺抗体被检出且升高的情况下。[ 12] 。
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促甲状腺激素的血值相对较高。2002年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给出了一个年龄相关度的建议参考值,该参考值从足月 分娩 婴儿 的1.3至19µIU/mL,逐渐下降至10周时的0.6至10µIU/mL,14个月时的0.4至7.0µIU/mL,在儿童至青春期保持缓慢下降,并最终下降至成年的0.4至4.0µIU/mL的水平[ 12] :第二章 。
疾病的诊断
对于怀疑甲状腺激素可能存在超标(甲亢)或过低(甲减)的患者,需要化验促甲状腺激素的血值,作为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一部分。对于结果的解读,还需要同时看T4 (甲状腺激素,又称四碘甲腺原氨酸)项的血值。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化验T3 (三碘甲腺原氨酸)的血值,来辅助对病情的推断。
对TSH进行化验,也成为目前对甲状腺疾病进行筛查的建议手段。由于近年来TSH化验的敏感度得到提高,因而成为向对于游离甲状腺激素(FT4 )而言更好的筛查工具[ 6] 。
监测
对于需要接受治疗的病人来说,TSH的参考值范围 应该控制在0.3至3.0μIU/mL[ 13] 。对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甲状腺机能低下患者,单独化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通常认为已经足够了。如果TSH数值超出参考值上限,即刻认为通过服药补充的剂量不足,或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性)差。而下降值太大,则说明有可能过度治疗。对于这两种情况,用药量都需要进行调整。而对于甲亢的患者,则需要同时监测TSH和T4 的血值。
引用
^ 促甲状腺[激]素 . 术语在线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 (简体中文)
^ 甲狀腺促素;促甲狀腺素 .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臺灣)) .
^ 郭一玲,陈佐伟,张英男,等.重组人甲状腺刺激激素在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11):4.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11.16.
^ 张天钧.基因重组甲促素(rhTSH)协助治疗甲状腺癌之研究新进展[J].当代医学, 2005(380):469-471.
^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6. ISBN 0-395-82517-2 .
^ 6.0 6.1 Sacher, Ronald; Richard A. McPherson. Wildmann's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Laboratory Tests, 11th ed. . F.A. Davis Company. 2000. ISBN 0-8036-0270-7 .
^ References used in image are found in image article in Commons:Commons:File:Thyroid_system.png#References .
^ MCG生理学 5/5ch5/s5ch5_4
^ Parmentier M, Libert F, Maenhaut C, Lefort A, Gérard C, Perret J, Van Sande J, Dumont JE, Vassart G.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thyrotropin receptor. Science. December 1989, 246 (4937): 1620–2. PMID 2556796 . doi:10.1126/science.2556796 .
^ Fantz CR, Dagogo-Jack S, Ladenson JH, Gronowski AM. Thyroid function during pregnancy . Clin. Chem. December 1999, 45 (12): 2250–8. PMID 10585360 .
^ Use of thyroid function tests: guidelines development group. UK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hyroid Function Tests (PDF) . 2006-06-01 [2012-02-02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06-11).
^ 12.0 12.1 Baloch Z, Carayon P, Conte-Devolx B, Demers LM, Feldt-Rasmussen U, Henry JF, LiVosli VA, Niccoli-Sire P, John R, Ruf J, Smyth PP, Spencer CA, Stockigt JR. Laboratory medicine practice guidelines. Laboratory support for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thyroid disease . Thyroid. January 2003, 13 (1): 3–126 [2012-04-28 ] . PMID 12625976 . doi:10.1089/105072503321086962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9-02).
^ Baskin et. al. AACE Medical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nd Hypothyroidism (PDF)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462, 465. 2002. [永久失效連結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