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何线 |
---|
|
 |
|
运营範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 |
---|
服務類型 | 货运铁路 |
---|
目前狀況 | 运营中 |
---|
起點站 | 南翔站 |
---|
終點站 | 何家湾站 |
---|
|
路線長度 | 15.353km |
---|
最高速度 | 80km/h |
---|
軌距 | 标准轨距(1435mm) |
---|
最小曲线半径 | 600m |
---|
最大坡度 | 4‰ |
---|
|
開通运营 | 1948年7月9日(何真支线) 1959年1月27日(南何支线) |
---|
运营者 | 交通部京沪铁路管理局→
铁道部上海铁路局 |
---|
路線圖 |
---|
|
|
|
|
|
|
|
|
|
|
|
何家湾站 19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湾冷库
|
|
|
|
|
|
南泗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俞泾浦
|
|
|
|
|
|
|
|
|
|
彭浦机器厂
|
|
|
|
|
造纸机械厂
|
|
|
|
|
起重机厂
|
|
|
|
|
北郊站 1959-
|
|
|
|
|
|
|
|
|
|
|
彭浦燃料站
|
|
|
|
|
金属材料仓库
|
|
|
|
|
|
|
|
|
|
|
东茭泾
|
|
|
|
|
|
|
|
|
|
|
|
走马塘
|
|
|
|
|
大场机场 1950-
|
|
|
|
|
|
|
|
|
|
|
大场肉联厂
|
|
|
|
|
建筑材料仓库
|
|
|
|
|
金属材料仓库
|
|
|
|
|
大场仓库
|
|
|
|
|
|
|
|
|
|
|
桃浦
|
|
|
|
|
桃浦站 1959-
|
|
|
|
|
|
|
|
|
|
|
化工仓库
|
|
|
|
|
|
河南浜
|
|
|
|
|
金港巷线路所 198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翔上行到达场
|
|
|
|
|
|
|
|
|
|
|
南何线即南何支线,是上海市境内的一条京沪铁路支线,上海市西北部。该线自南翔站始,止于何家湾站,全长23公里,于1959年1月18日建成,2月27日交付使用,是上海铁路枢纽中连接黄浦江入海口附近港区和附近钢铁企业的货运路线[1]。其部分路段沿用原何真支线路基,本文一并介绍。
概览
桃浦镇附近的江桥镇站和南何铁路出岔点卫星图(1966年)
从虹桥机场进港航班拍摄的南翔站东咽喉,图片上部为江桥镇站与南何线出岔点
南何支线东段路基即原何真支线,是淞沪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的联络线,自何家湾站至真如站(今上海西站),长11.425公里。1948年3月25日正式动工,同年7月9日铺轨完成。由于时局变化,运量迅速减少。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在上海困守的国民党军队将铁路拆毁约计840米,利用铁路轨料石碴修筑防御工事,线路遂中断。上海解放后,何真支线于1950年3月全部拆除[2]。
1950年,大场机场专用线,又称真大支线建成[3],线路自沪宁线上交通路仓库引出,沿现在的真金路向北至大场机场。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铁道部设计总局开始规划上海铁路枢纽,在经过审查和勘测后于1957年3月提出铁路枢纽的总布局图。南何支线设计目的是在配合上海市桃浦工业区和彭浦工业区的建设的同时,减轻上海北站的道口压力,并且解决淞沪支线从接入城市蜂腰地带造成的交通干扰问题。1958年2月25日,国家建委对上海铁路枢纽总布置设计提出意见,建议对真大支线改造后作为南何支线的一部分,但未采用[4]。次年6月,上海铁路局设计事务所提出南何铁路设计标准为Ⅰ级线路,其中采用4319型旧轨,每公里1600根铺设Ⅰ类油枕,曲线半径小于等于600米时每公里增至1760根,限制坡度为4‰[5]。
1958年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开工,另辟由南翔编组站出岔、经过江桥镇站至何家湾站与淞沪支线衔接的铁路,即现今的南何支线。线路长15.353公里,沿线有支线接往宝山钢铁总厂、上钢一厂、上钢五厂和上海港以及其他工厂企业的专用线10多条,与何杨线构成了上海北部的铁路货运环状网络。建成后原大场机场专用线改连南何线,南何线至沪宁线间的区段废止。1974年,扩建何家湾站后终点向东移至262号道岔中交处,直接衔接何杨线,全长17.48公里。1978年宝钢支线在北郊站附近接入南何线,故在南翔至北郊段修筑复线,将线路延伸至南翔,长度延长至23公里。
车站
沿革
- 1948年3月25日 何真支线开工
- 1948年7月9日 何真支线铺轨完成
- 1949年5月 国民党军队将铁路拆毁约用于修筑防御工事
- 1950年3月 何真支线全部拆除
- 1950年 大场机场专用线建成
- 1958年7月1日 南何支线开工
- 1959年1月18日 线路通车
- 1959年1月27日 线路交付使用
- 1978年9月28日 彭浦站改名为北郊站
- 1979年2月 复线化工程初步设计
- 1984年4月24日 复线化工程开工
- 1986年3月 江桥立交桥正式开工
- 1987年12月31日 翔东—金港巷线路与江桥立交单线桥同时竣工通车
- 1991年9月21日 翔东—金港巷区间软土路基开工
- 1993年7月 翔东—金港巷区间复线与江桥立交复线桥建成通车
参考文献
|
---|
|
线路 | 时速300千米以上 | |
---|
时速250千米 | |
---|
时速200千米 | |
---|
普速线路 | |
---|
普速支线 | |
---|
|
---|
专业系统 | 车务系统 | |
---|
机务系统 | 上海机辆段 | 动车运用车间 · 上海整备车间 · 南翔整备车间 · 上海南整备车间 · 上海运用车间 · 南翔运用车间 · 上海调小车间 · 设备车间 · 安全生产指挥中心 |
---|
南京东机辆段 | 南京东运用车间 · 动车运用车间 · 南京运用车间 · 蚌埠运用车间 · 南京北运用车间 · 南京车辆运用车间 · 南通车辆运用车间 · 验收室 · 南京东检修车间 · 南京整备车间 · 蚌埠整备车间 · 南京东整备车间 · 设备车间 · 救援车间 |
---|
杭州机辆段 | 动车运用车间 · 乔司整备车间 · 望江门整备车间 · 望江门运用车间 · 乔司运用车间 · 艮山门运用车间 · 金华运用车间 · 杭州车辆运用车间 · 宁波车辆运用车间 · 设备车间 · 救援车间 |
---|
合肥机务段 | 阜阳运用车间 · 合肥东运用车间 · 合肥西运用车间 · 动车运用车间 · 合肥运用车间 · 芜湖运用车间 · 青龙山整备车间 · 合肥东整备车间 · 合肥整备车间 · 芜湖整备车间 · 淮南整备车间 · 绩溪整备车间 · 阜阳检修车间 · 合肥检修车间 · 救援车间 · 合肥后勤中心
· 合肥检修车间 · 阜阳检修车间 · 芜湖检修车间 · 合肥设备车间 · 阜阳设备车间 |
---|
徐州机务段 | 徐州运用车间 · 徐州南运用车间 · 徐州北运用车间 · 动车运用车间 · 检修车间 · 设备车间 · 整备车间 · 救援车间 |
---|
|
---|
车辆系统 | 合肥车辆段 | 合肥运用车间 · 阜阳运用车间 · 安庆运用车间 · 徐州运用车间 · 徐州检修车间 · 合肥检修车间 · 设备车间 |
---|
货车车辆段 | 杭州北车辆段 | 乔司检修车间 · 乔司运用车间 · 金华运用车间 · 宁波北运用车间 · 南翔运用车间 · 芜湖运用车间 · 阜阳运用车间 · 淮南运用车间 · 合肥运用车间 · 杭州设备车间 · 合肥动态检测设备车间 · 杭州动态检测设备车间 · 车轮车间 · 安全生产指挥中心 |
---|
南京东车辆段 | 南京东检修车间 · 南京设备车间 · 南京东运用车间 · 蚌埠运用车间 · 连云港运用车间 · 徐州下行运用车间 · 徐州上行运用车间 · 徐州北检修车间 · 动态检测设备车间 |
---|
|
---|
动车段 | |
---|
|
---|
客运系统 | |
---|
货运系统 | 上海铁路物流中心 · 南京铁路物流中心 · 杭州铁路物流中心 · 徐州铁路物流中心 · 合肥铁路物流中心 |
---|
工务系统 | 徐州工务段 · 合肥工务段 · 阜阳工务段 · 新长工务段 · 芜湖工务段 · 南京桥工段 · 上海工务段 · 上海大修段 · 杭州工务段 · 宁波工务段 · 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 · 上海高铁基础建设段 · 淮安高铁基础设施段 |
---|
电务系统 | 徐州电务段 · 合肥电务段 · 南京电务段 · 上海电务段 · 杭州电务段 · 上海通信段 |
---|
供电系统 | 徐州供电段 · 合肥供电段 · 南京供电段 · 杭州供电段 |
---|
房建公寓系统 | 徐州房建公寓段 · 合肥房建公寓段 · 南京房建公寓段 · 上海房建公寓段 · 杭州房建公寓段 |
---|
建设系统 | |
---|
非运输系统 | |
---|
其他单位 | 铁路办事处 | 合肥铁路办事处 · 南京铁路办事处 · 杭州铁路办事处 |
---|
|
|
---|
|
---|
合资铁路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