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
![]()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簡稱部桃群聚感染事件,是發生在中華民國桃園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事件,這也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境內第二起院內感染事件[a]。截至2021年2月19日,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佈的案例圖,屬院內群聚感染的有10名(2名醫師、3名護理師、1名外籍看護、2名病患及2名陪病家屬),而院外衍生的社區感染類案例則有11名,共計21名確診病例(含2名死亡案例)[2][3][4]。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於一系列清零、防控措施後,2月19日恢復正常營運[5]。 歷程![]()
防制作為匡列採檢疫調隔離分流1月12日,(案838)為部立桃園醫院住院醫師,因照顧COVID-19確診個案(案812),同日確診。疫情中心先行匡列個案醫院接觸者共計464人(採檢皆陰性)。社區接觸者共計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醫院護理師、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11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隨即安排疾管署防疫醫師、同仁至該院進行疫調,同時由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召集人到場指導。另分別於11日晚間及12日召開會議,針對疫情及防治作為進行討論,採取措施包括:
1月16日,(案852)醫院護理師,曾與案838於1月10日工作時短暫接觸。16日確診,轉入住隔離病房治療。[33]。案838、案839匡列之醫院接觸者採檢468人中,共265人為醫院人員,將於17日進行第2次採檢。另有關該醫院院內擴大採檢452名員工之結果,均為陰性。 1月17日,(案856)醫院醫師,1月10日工作時曾與案838接觸,11日採檢結果陰性,因應案852確診,衛生單位於16日陸續針對案838、839匡列之265名醫院人員進行二採,其中案856檢出陽性於17日確診;另其餘264人中,224人檢驗陰性,其餘待採檢。因應本起事件,院方已將個案上班之病房關閉及進行全面環境消毒,病房內病人則安排一人一室進行隔離,同時該醫院住院病人將持續實施只出不進,以減少風險。此外,將安排專家進駐該院,針對醫院感染管制措施等防治作為給予指導及協助[34]。 1月18日,(案863)醫院護理師,因匡列為案856接觸者,於17日再次採檢並於18日確診。指揮中心因應本起院內群聚感染事件,再次針對該醫院防治方案作出修正與重新啟動下列作為:
1月19日,(案864、865)因匡列為案863接觸者,19日確診。(案868)醫院護理師,與案863於同一病房工作,19日確診。(案869)為越南籍40多歲女性,為單一住院病患之專責看護,19日確診。同日匡列個案接觸者共8人,包括雇主、雇主之同住及非同住家人,其中5人已安排居家隔離,將進一步安排採檢。[35]。 1月20日,(案870)為護理師(案839)家人,曾與案839同住,1月11日匡列為案839接觸者後進行居家隔離,20日確診。因個案發病前2日至住院隔離前均為居家隔離,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17]。 1月22日,(案881)曾為(案852)照護之出院病患,及(案882)乃(案881)同住家人。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及防治作為[36]。並啟動健康關懷回溯監測機制,凡自1月6日至1月19日期間出院與陪病者,評估為高風險者將其轉列居家隔離,期滿前再次採檢[37]。 1月23日,(案881)曾為(案852)照護之出院病患,及(案885)乃(案881)乃(案882)同住家人。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及防治作為[38]。截至目前匡列隔離累計967人,隔離對象包括醫院403人、社區260人、回溯隔離304人,醫院沒有必要上班的人員也列為居家隔離,回溯追蹤的191名紅區民眾也都列為隔離對象,未來陪病者還會持續匡列[39]。 1月24日,(案889)為已出院病人,及(案890)乃(案889)同住家人。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及防治作為[40]。截至目前匡列隔離累計1,301人,隔離對象包括醫院445人、社區266人、回溯隔離590人[41]。 1月25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2,991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422人(部分人員隔離期滿)、社區304人、回溯隔離2,265人[42]。 1月26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3,262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476人(部分人員隔離期滿)、社區305人、回溯隔離2,481人(含陪病者和同住者1433人)至於23名需要協尋者,只剩1人尚在協尋中[43]。 1月27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3,482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399人(部分人員隔離期滿)、社區473人、回溯隔離2,610人[44]。 1月28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3,908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313人(不包括解隔離的229人)、社區560人、回溯隔離3,035人,為疫情至今(28日)最大規模隔離[45]。 1月29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033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286人(161人集中檢疫所、剩餘則在居家隔離)、社區582人、回溯隔離3,165人(病人1,129人,剩餘為陪病、同住家屬),為疫情至今(29日)最大規模隔離[46]。 1月30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093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223人、社區657人、回溯隔離3,213人,為疫情至今(30日)最大規模隔離[47]。 1月31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213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201人、社區795人、回溯隔離3,217人,為疫情至今(31日)最大規模隔離[48]。 2月1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37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146人、社區837人、回溯隔離3,354人,為疫情至今(1日)最大規模隔離[49]。 2月2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25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102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378人,為疫情至今(2日)最大規模隔離[50]。 2月3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288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63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380人,為疫情至今(3日)最大規模隔離[51]。 2月4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283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21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417人,為疫情至今(4日)最大規模隔離[52]。 2月5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50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12人、社區844人、回溯隔離3,494人,為疫情至今(5日)最大規模隔離[53]。 2月6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50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6人、社區844人、回溯隔離3,500人,為疫情至今(6日)最大規模隔離[54]。 2月7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51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6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500人,為疫情至今最大規模隔離[29]。 2月8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45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0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500人,為疫情至今(8日)最大規模隔離[55]。 2月9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46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0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501人中,3318人已檢驗陰性,其餘人數檢驗中、待採檢,為疫情至今(9日)最大規模隔離[56][31]。 2月10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46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0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501人,已採3,382人(其中有74人為離境或死亡而無法後續追蹤採檢),採檢陰性3,382人,檢驗中23人,待採檢22人。為疫情至今(10日)最大規模隔離[57]。 2月14日,截至目前本案匡列隔離14天者累計4,346人,隔離對象包含醫院0人、社區845人、回溯隔離3,501人(目標值),應採3,423人(其中有78人為離境或死亡而無法後續追蹤採檢),採檢陰性3,414人,待採檢9人。為疫情至今(14日)最大規模隔離[58]。 醫療院所管制至2021年1月20日止,因應臺灣醫院群聚感染疫情,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佈第二階段的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說明:
部桃專案1月22日,因應此院內感染群聚事件,指揮中心持續強化感染管制作為,啟動部桃專案[60][61]:
2月7日,指揮中心評估部桃院內部持續感染之風險解除。即日起取消針對該院員工及前述門急診病人健保卡之「自主健康管理」註記。 擴大回溯醫院相關接觸者居家隔離1月24日,回溯監測自1月6日至19日間從部桃之以下人員需要即日起隔離14天,若已完成14天居家隔離者,將安排採檢,並持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其他人持續完成居家隔離後,再安排採檢。
為使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另於健保雲端提示增列自1月6日起曾至部桃『門、急診就醫病人及工作人員』,全列入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有關上述醫院相關接觸者即刻起請勿外出,等候通知;自當天18點時起,由衛福部專人及警政、民政等相關單位協助聯繫安排[62]。 1月27日,因應國內醫院發生COVID-19院內感染事件,調整醫療院所門禁及人員管制措施,北北桃地區所轄醫院即日起至2月9日止,除例外情形,停止開放探病,住院病人之陪病者仍為1名,相關說明如下: 一、考量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就醫民眾主要分布於北北桃地區,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所轄醫院即日起至2月9日止,除例外情形外,停止開放探病。例外情形如下: (一)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基於法規需要家屬簽署同意書或文件。 (二)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 (三)其他因病患病情惡化或醫療處置需要,或長時間住院病患等情形,經評估有必要探病且經醫療機構同意者。 二、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如無法佩戴口罩,則要求民眾咳嗽或噴嚏時用衛生紙遮住口鼻,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醫療機構倘遇主動規勸或瞭解原因後提供適當協助,仍無故不配合佩戴口罩者,可報請地方主管機關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6條規定,依同法第70條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再次籲請民眾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實地探視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63]。 清零計畫2月3日,啟動部桃清零計畫連續三天內採檢約2,100人。[64] 2月4日,部桃清零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應採2,136人,2月3日止,已採檢1,186人,採檢陰性919人,檢驗中267人。回溯專案-居家隔離者3,417人,目前採檢陰性者2,593人)[65]。 2月5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應採2,136人,2月3日至4日止,已採檢1,908人,採檢陰性1,908人。回溯專案-居家隔離者3,494人,目前採檢陰性者2,849人)[66]。 2月6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應採2,136人,2月3日至5日止,已採檢2,135人(1人出國未歸),採檢陰性2,132人,檢驗中3人。分院-應採334人,已採檢334人,採檢陰性334人。血清抗體-階段1:應採706人,已採682人,採檢陰性681人,檢驗中1人。階段2:應採1,759人(含階段1未採24人),預計2月7至8日執行。環境採檢-醫療大樓,應採585枚,已採585枚,採檢陰性585枚。綜合大樓,應採182枚,已採182枚,採檢陰性182枚。)[67]。 2月7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含綜合大樓、護家、解隔離人員)-應採2,691人,2月3日至6日止,已採檢2,690人(1人出國未採),採檢陰性2,690人。分院-應採334人,已採檢334人,採檢陰性334人。血清抗體-階段1:應採706人,已採682人,採檢陰性681人,檢驗中1人。階段2:應採1,759人(含階段1未採24人),已採檢582人,檢驗中582人。環境採檢-醫療大樓,應採585枚,已採585枚,採檢陰性585枚。綜合大樓,應採182枚,已採182枚,採檢陰性182枚。)[68]。 2月9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含綜合大樓、護家、解隔離人員)-應採2,691人,2月3日至9日止,已採檢2,690人(1人出國未採),採檢陰性2,690人。分院-應採334人,已採檢334人,採檢陰性334人。血清抗體-階段1:應採706人,已採檢682人,採檢陰性681人,檢驗中1人。階段2:應採1,759人(含階段1未採24人),已採檢1,742人,採檢陰性64人,檢驗中1,078人。環境採檢-醫療大樓,應採585枚,已採585枚,採檢陰性585枚。綜合大樓,應採182枚,已採182枚,採檢陰性182枚)[69][56]。 2月10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含綜合大樓、護家、解隔離人員)-應採2,691人,2月3日至10日止,已採檢2,690人(1人出國未採),採檢陰性2,690人。分院-應採334人,已採檢334人,採檢陰性334人。血清抗體-階段1:應採706人,已採檢682人,採檢陰性681人,檢驗中1人。階段2:應採1,759人(含階段1未採24人),已採檢1,742人,採檢陰性1,516人,檢驗中226人。環境採檢-醫療大樓,應採585枚,已採585枚,採檢陰性585枚。綜合大樓,應採182枚,已採182枚,採檢陰性182枚)[70]。 2月14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含綜合大樓、護家、解隔離人員)-應採2,691人,2月3日至14日止,已採檢2,690人(1人出國未採),採檢陰性2,690人。分院-應採334人,已採檢334人,採檢陰性334人。血清抗體-階段1:應採706人,已採檢682人,採檢陰性681人,檢驗中1人(預2月16日採)。階段2:應採1,759人(含階段1未採24人),已採檢1,758人,採檢陰性1,758人,檢驗中1人(預2月15日但須二採)。環境採檢-醫療大樓,應採585枚,已採585枚,採檢陰性585枚。綜合大樓,應採182枚,已採182枚,採檢陰性182枚[71]。 2月17日,部桃專案檢驗進度(人員PCR採檢-部桃員工,本院(含綜合大樓、護家、解隔離人員)-應採2,691人,2月3日至14日止,已採檢2,690人(1人出國未採),採檢陰性2,690人。分院-應採334人,已採檢334人,採檢陰性334人。血清抗體-階段1:應採706人,已採檢682人,採檢陰性682人。階段2:應採1,759人(含階段1未採24人),已採檢1,759人,採檢陰性1,759人。環境採檢-醫療大樓,應採585枚,已採585枚,採檢陰性585枚。綜合大樓,應採182枚,已採182枚,採檢陰性182枚[72]。 影響1月19日本土確診增加後,為防範社區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建議提醒年末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依循指揮中心公布之 「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之防疫配套措施,指揮中心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舉辦[73]。1月2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呼籲宗教團體暫緩春節各類大型活動。[74] 1月19日,宣布停辦的大型活動有台灣燈會[75]、新北燈會[76]、桃園燈會[77]、中臺灣燈會[78]、高雄燈會[79]、臺中市春節系列活動、新竹市新春系列活動、七堵煙火嘉年華[80]、歡樂宜蘭年[81]、屏東春節音樂晚會[82]、竹山紫南宮春節發錢母[83]、台南市春節系列活動、月津港燈節、鹽水蜂炮[84]、渣打台北公益馬拉松[85],延期的有平溪天燈節。 1月20日,宣佈停辦的大型活動有雲林北港燈會[86]、台南開基玉皇宮遶境[87]、大甲鎮瀾宮除夕搶頭香[88]、佛光山春節煙火施放[89]、台北迪化街年貨大街[90]、南瑤宮除夕搶頭香[91]、雲林馬鳴山鎮安宮吃飯擔[92]、台北國際書展實體書展部分[93]、台東天后宮元宵陣頭遶境與炮炸邯鄲[94]、花蓮年貨大街、太平洋燈會開幕儀式[95]、宜蘭大拜拜系列活動呷辦桌500桌[96]、南投縣公辦年貨大街[97]、宇宙人明天留給我演唱會(改線上)[98],延期的有臺北燈會、佛光山吉星高照無人機燈光獻禮活動、Garmin Run亞洲系列賽台北站[99]、南投燈會[100]。 1月21日,宣佈停辦的大型活動有台東玄武堂炸寒單[101]、新港奉天宮春節搶頭香[102]。 1月22日,宣佈停辦的大型活動有屏東潮州鎮春節市集[103];臺鐵局宣佈各臺鐵車站停辦的大型活動並暫停租借各站大廳[104]。 爭議
2020年12月20日,台灣蘋果日報報導桃園醫院門診混新冠肺炎篩檢,被質疑防疫輕忽。[105]
2021年1月12日,楊志良於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中針對不幸染疫的醫師及護理師發表評論,認為染疫醫護未遵照防疫標準作業程序,其插管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没有通報情况、执行隔离。并称:“假如我是院長....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開除”[106]。此言论引發台湾醫護界大量反彈,認為其毫無醫學專業可言,更無體恤第一線防疫人員之心[107][108]。 2021年1月13日,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醫護人員即使已經戰戰兢兢、遵守嚴格的防疫措施和SOP,仍然要承受著風險,真的非常辛苦”、“不需要用「開除醫師」這樣的風涼話來打擊前線士氣”、“團結防疫、相信專業,請大家一起力挺醫護人員”[109]。当日楊志良面對記者提及此事时,楊認為目前具体情况不明,自己的言论存在假设,指如果染疫醫護没有按照标准作业程序导致感染,则应该处罚他[110]。当被记者提问怎么看待“不懂装懂”评论时,楊回应称自己是公共衛生專家,有擔任H1N1疫情指揮官的經驗,也管過很多醫院,自己的發言並沒有錯[110]。
2021年1月12日,廣播節目主持人周玉蔻在節目上突然爆料新增2例本土個案的狀況細節及足跡,其中還直接洩露發生醫院為「桃園醫院」。對此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會要求更正節目內容,卻沒有提及任何懲處;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還上該節目接受周玉蔻採訪;被質疑是雙重標準執法,包庇周玉蔻。[111] 1月18日,周玉蔻又在廣播節目爆料「案856是該院治療新冠肺炎的主治醫師」,引起網友討論。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回應,案856並沒有負責新冠肺炎病人,說明此為「假消息」。[112]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