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艾利 (2004年)

颱風艾利
Typhoon Aere英語
颱風艾利
颱風艾利
路徑圖
颱風艾利的路徑圖
颱風艾利的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概況
形成日期2004年8月20日
消散日期2004年8月27日
最低氣壓955 hPa
瞬間最大陣風215 km/h
影響
財產損失31萬3000美元(2004年)
死傷人數107
影響地區臺灣、中國大陸(福建、廣東)、香港
備註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熱帶氣旋離開其責任範圍之後,沒有再更新其風速資料
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颱風艾利(英語:Typhoon Aere,國際編號:041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Marce)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艾利」一名由美國提供,是馬紹爾語風暴之意。

氣象歷史

艾利在8月20日早上於雅蒲島西北偏北約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它初時向北移動,同日下午增強為一熱帶風暴,隨後採取西北路徑推進。艾利於8月22日增強為颱風。

8月24日,艾利轉向西移動,翌日掠過台灣北部沿岸。8月25日,艾利穿越台灣海峽,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附近登陸。隨後,艾利轉向西南移動,橫過福建沿岸地區。翌日清晨艾利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隨後進一步減弱為一熱帶風暴,並轉向西推進。8月27日,它在廣東中部減弱成一個低壓區

影響

台灣

當地發佈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颱風艾利 (2004年)在臺灣的位置
彭佳嶼 50.4 m/s
彭佳嶼
50.4 m/s
板橋 13.2 m/s
板橋
13.2 m/s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17.9 m/s
基隆
17.9 m/s
臺北 13.3 m/s
臺北
13.3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1.4 m/s
新竹
11.4 m/s
宜蘭 20.9 m/s
宜蘭
20.9 m/s
蘇澳 15.6 m/s
蘇澳
15.6 m/s
花蓮 8.9 m/s
花蓮
8.9 m/s
成功(新港) 10.6 m/s
成功(新港)
10.6 m/s
臺東 7.3 m/s
臺東
7.3 m/s
大武 9.7 m/s
大武
9.7 m/s
蘭嶼 30.4 m/s
蘭嶼
30.4 m/s
臺中 7.1 m/s
臺中
7.1 m/s
梧棲 16.6 m/s
梧棲
16.6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8.5 m/s
嘉義
8.5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10.7 m/s
臺南
10.7 m/s
高雄 9.2 m/s
高雄
9.2 m/s
恆春 10.2 m/s
恆春
10.2 m/s
澎湖 9 m/s
澎湖
9 m/s
東吉島 13.3 m/s
東吉島
13.3 m/s
金門 24.1 m/s
金門
24.1 m/s
馬祖 15.4 m/s
馬祖
15.4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颱風艾利 (2004年)在臺灣的位置
彭佳嶼 73.9 m/s
彭佳嶼
73.9 m/s
板橋 25.6 m/s
板橋
25.6 m/s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34.4 m/s
基隆
34.4 m/s
臺北 33.1 m/s
臺北
33.1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22.5 m/s
新竹
22.5 m/s
宜蘭 34.1 m/s
宜蘭
34.1 m/s
蘇澳 30.1 m/s
蘇澳
30.1 m/s
花蓮 11.5 m/s
花蓮
11.5 m/s
成功(新港) 21.3 m/s
成功(新港)
21.3 m/s
臺東 18.9 m/s
臺東
18.9 m/s
大武 18.5 m/s
大武
18.5 m/s
蘭嶼 44.1 m/s
蘭嶼
44.1 m/s
臺中 19.6 m/s
臺中
19.6 m/s
梧棲 24.1 m/s
梧棲
24.1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18.6 m/s
嘉義
18.6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20.8 m/s
臺南
20.8 m/s
高雄 19.5 m/s
高雄
19.5 m/s
恆春 23.2 m/s
恆春
23.2 m/s
澎湖 14 m/s
澎湖
14 m/s
東吉島 19 m/s
東吉島
19 m/s
金門 31.9 m/s
金門
31.9 m/s
馬祖 30.4 m/s
馬祖
30.4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測得16級風或以上

受艾利吹襲,台灣出現廣泛豪雨和嚴重土石流,有24人死亡,另9人失蹤,91萬戶停水、36萬用戶的電力受中斷,經濟損失逾4億元新台幣(約1300萬美元)。[1][2]

中國大陸

福建

艾利在吹襲福建省期間,導致2人死亡,約有4萬7千公頃農田受到破壞,經濟損失超過20億元人民幣

香港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一號戒備信號

由於艾利登陸後改向偏西南移動,並進入距離香港400公里範圍,香港天文台在8月26日上午10時1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艾利位於香港東北偏東約330公里。受艾利影響,香港天氣變得不穩定及有狂風驟雨。香港天文台總部於8月27日凌晨3時錄得每小時最低海平面氣壓為992.7百帕斯卡。艾利在同日凌晨4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西北偏北約120公里掠過。由於艾利減弱為一低壓區,天文台隨即在凌晨4時1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台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海上颱風警報
    2004.08.23 02:30-2004.08.26 11:30
下一熱帶氣旋
中度颱風蘭寧 輕度颱風海馬
中度颱風蘭寧 陸上颱風警報
    2004.08.23 14:30-2004.08.26 11:30
輕度颱風海馬

香港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戒備信號
    2004.08.26 10:15-2004.08.27 04:10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圓規 強烈熱帶風暴珊瑚

參考資料

  1. ^ 西北颱 橫掃北台 11縣市停班停課 明早脫離暴風圈. 台灣《蘋果日報》. 2004年8月25日 [2022年7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土石流災變 19鄉鎮告急 險活埋4人 連滾帶爬4公里逃命. 台灣《蘋果日報》. 2004年8月25日 [2022年7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1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見

外部連結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