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標準時間(
UTC+8)。
在这条目内未有标明年份的日期都代表是2022年。
本列表收录了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大陆出现的与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的聚集性疫情。
截至2022年11月,本列表已收录224起聚集性疫情[註 2],累计涉及中国大陆范围内所有省级行政区。
规则
- 时间:时间一栏的开始时间均为该轮疫情首发感染者的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或报告确诊时间[註 3]。结束时间为官方公布的疫情主要发生地社会面清零[1]时间或全域低风险时间,详见图例。
- 名称:通常,名称依次包括月份、疫情主要发生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市、“聚集性疫情”字样四个部分,例如:1月浙江省宁波市聚集性疫情;当有明确官方名称时,再加入官方名称,例如:7月四川省成都市“0720”聚集性疫情;当该轮疫情存在主条目时,名称加入内部链接并加粗显示,例如:1月天津市聚集性疫情。
- 病毒株:当某个病毒株在某轮疫情中、于中国大陆首次发现或报道发现时,病毒株一栏加黄显示,详见图例。
- 人数:若确诊人数和感染人数没有特殊标记,则统计截至时间与时间一栏的结束时间完全一致;若被标记为(至某月某日),则以标记时间为准。例如,某轮疫情感染人数一栏标记为“40(至1月31日)”,则表示从疫情开始至1月31日累计报告感染人数为40人。感染人数一栏的数字可能为累计报告的确诊人数与无症状感染者之和,也可能仅为含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详见图例。此外,由于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者的情况[2],因此感染人数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情况[註 4]。
图例
类别
|
结束时间
|
病毒株及其亚型
|
感染人数
|
显示
|
黄色框
|
绿色框
|
无色框
|
黄色框
|
无色框
|
黄色框
|
示例
|
2月28日至3月末
|
1月25日至2月15日
|
1月3日至1月31日
|
奥密克戎变异株BA.2.3
|
1050
|
568,973
|
含义
|
社会面清零
|
全域低风险
|
其它情况
|
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发现
|
所有感染者
|
仅无症状感染者
|
解释
|
该轮疫情主要发生地在某一时间实现了“无新增社会面感染者”。如示例中的3月末。
|
该轮疫情的主要发生地在某一时间实现了全域低风险。如示例中的2月15日。
|
该轮疫情的主要发生地在某一时间大面积解除了封控管理,如示例中的1月31日(存在其它情况)。
|
备注
|
注1:在结束时间的无色框一栏,时间可能为大面积解除封控管理时间,也可能为其它情况;
注2:2022年11月中旬起,官方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由封控转为放开,所以该表格中10月至11月中聚集性疫情存在大量结束时间缺失的情况。
|
符号
类别
|
问号
|
“约”
|
“旬”
|
大于号
|
小于号
|
显示
|
?
|
约某月
|
上旬、中上旬、中旬、中下旬、下旬
|
>
|
<
|
示例
|
1月31日至?
|
2月15日至约3月下旬
|
2月4日至2月中旬
|
>500
|
<77324
|
含义
|
时间完全不明
|
时间不太明确
|
时间不明确但时间段明确
|
多于某一人数
|
少于某一人数
|
解释
|
疫情结束时间完全不明,或加入时间极有可能导致与同一地区其它疫情混淆。
|
疫情结束时间可以依靠常识判断[註 5]。
|
仅可以根据来源内容推测出疫情在某一时间段内开始或结束,但具体日期不明。
|
有明确来源证实感染人数等数据大于某一数字,但具体感染人数不明。
|
有明确证据显示表格内的数据被重复统计。
|
备注
|
本表格中的“不明”均指编者尚未找到相关内容
|
统计
每月确诊人数
每月死亡人数
1月
2月
- 2月1日至2月28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1527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涉及19省份46地[37]。
3月
- 3月1日至3月31日,中国大陸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03,965例,波及29个省份。其中5个省份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1000例,12个省份累计报告感染者在100-1000例之间[79]。
4月
5月
- 5月,中国内地共报告确诊病例7,547例[250]。
6月
- 6月,中国大陸本土新冠疫情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95]。
7月
- 7月1日至7月31日,中国内地本土疫情共波及28个省份,16地共报告11种奥密克戎亚分支[309]。
8月
- 8月1日至9月2日,中国大陸累计报告本土感染病例超5万例[360]。8月累计新增本土病例数12,093例,涉及30个省份[361]。
9月
10月
- 10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本土疫情呈波动上升态势[492]。
11月
- 11月上旬,中国内地本土疫情呈连续上升态势,11月10日,境内本土单日新增感染数时隔半年多后再度突破万例[565]。
- 11月中旬起,官方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由封控转为放开。
参见
备注
参考资料
|
---|
|
各地 疫情 | |
---|
措施 | 法律与法规 | |
---|
疫苗及接种 | |
---|
检测与用药 | |
---|
排查接触者 | |
---|
阻断传播链 | |
---|
其他相关 | |
---|
|
---|
事件 | |
---|
爭議 | |
---|
机构 | |
---|
人物 | |
---|
医护 学者 | |
---|
官員 | |
---|
其他 | |
---|
注:划横线者表示在此期间被免职或撤职 |
|
---|
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