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01A03型、01A04型列车 |
---|
 |
|
類型 | A型地铁车辆 |
---|
型號 | AC01A、AC01C → 01A03 AC01B → 01A04 |
---|
原產國 | 中国、 德国 |
---|
製造 | 西门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 |
---|
產量 | 21组 |
---|
車輛總數 | 126 → 170 |
---|
車輛編號 | 117-137 |
---|
製造年份 | 1998-2001年 2006-2008年(AC01B扩编车厢) 2011年 |
---|
投入运营 | 1999年 |
---|
主要用戶 |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營運路線 |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 (曾运行于3号线) |
---|
|
列車編組 | 4M2T → 6M2T |
---|
車輛長度 | 先头车:23,690mm 中间车:22,100mm |
---|
車體宽度 | 3,000mm |
---|
車體高度 | 3,800mm |
---|
軸重 | 16t |
---|
轴距 | 2,500mm |
---|
轨距 | 1,435mm |
---|
輪徑 | 全新輪:850 mm 磨耗輪:775[1]mm |
---|
轉向架 | DUEWAG 制(无型号) 或:原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制(西门子交通技术来源)SF2100[1] |
---|
車體材質 | 铝合金 |
---|
車輛定员 | 310人 |
---|
設計最高速度 | 80km/h |
---|
起動加速度 | 3.2 km/h/s |
---|
常用減速度 | 3.6 km/h/s |
---|
緊急減速度 | 4.7 km/h/s |
---|
供電制式 | DC 1500 V(接触网供电) |
---|
受流方式 | 单臂式集电弓 |
---|
傳動方式 | 直-交 |
---|
牽引電動機 | 西门子交通制 鼠笼式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 1TB2010-1GA02 [2] |
---|
控制裝置 | 西门子交通制 VVVF 逆变器
- AC01A、AC01C:
G1500 D1150/580 M5-1 GTO-VVVF (曾试验性的将GTO模块更换为IGBT模块,牵引箱体不变)[3]
- AC01B:
G1500 D1100/400 M5-1 [2] IGBT-VVVF
|
---|
制動方式 | 再生制动 |
---|
安全防護系統 | GRS Micro Cabmatic ATC(ATO自动驾驶/GoA2) |
---|
上海地铁01A03型、01A04型电动列车(原AC01型[4])是上海地铁的电动车组车款之一,目前在1号线运营。
简介
AC01型列车共168辆,共21组,由西门子公司负责生产,該車型由DC01基礎上作出改良,例如改用交流電機等,在1999年开始使用,目前在1号线运营,编号为117~137。该批车是当时1号线南延伸段通车后面临的客流量增长需要而购置的。[5]
列车在两端设有紧急出口,列车客室车门为内藏门,而AC01B型的中间车则采用内崁式门,车身外涂装为红色和白色。列车配属于富锦路停车场和梅陇车辆段。本型号列车可分为AC01A型、AC01B型和AC01C型,列车改造由株洲电力机车负责。
此列车与AC02型为同款车型,仅涂装不同。部分列车曾在3号线运营,在AC03型列车交付后,本型号全部列车重新归至1号线。
列车特征
01A03型
- AC01A:编号为118~125,扩编车厢来自于原126~129号列车。
- AC01C:编号为117,此列车尚未开始改造时,于2009年12月22日在上海火车站站折返时与0150号列车相擦。列车目前已修复并改造完毕。
所有车辆已经完成大修并上线运营。这些车的特点是:
- 车厢灯罩由网格更换为白胶板。
- 车头大灯改为白灯。
- 门灯由卤素灯更换为LED。
- 车头的车号格式由蓝色粗体字1××改为黑色细体字010××。
- 车头逃生门上的“当心”警示标志被移除。
- 气动门于2023年至2024年内均陆续改装为电动门。
- 刹车改为电刹。
- 关门声响六次,且门灯闪烁规律。
01A04型
- AC01B:编号为126~137,由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节由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合作生产的仿AC05型列车动车组合而来。
- 126-129号列车除两端的控制拖车外,其余车厢用于AC01型车6节编组的扩编。
- 130-137号列车的两端头车车厢是原AC02型的217-224号列车的两端车头。在AC02型进行自扩编时多余的原217-224号列车的两端车头与为1号线扩编新采购的动车重组,原列车号(217-224)改为130-137。
这些车的特点是:
- 控制车车厢灯罩由网格更换为白胶板。
- 车头大灯改为白灯。
- 门灯由卤素灯更换为LED。
- 老车厢继续使用气动内藏门,新车厢改用电动塞拉门。
- 控制车与中间车制动缓解速度不同步,导致启动时会有明显冲动。
- 关门声响五次,且门灯闪烁急促。
- 采用西门子的IGBT-VVVF,走行音与同期製造的AC05型列车类似。
编组
6节时期
|
一号线列车(AC01)
|
单元车
|
=
|
9××× 1
|
-
|
9××× 2
|
-
|
9××× 3
|
+
|
9××× 2
|
-
|
9××× 3
|
-
|
9××× 1
|
=
|
受电弓
|
|
|
|
<
|
|
|
<
|
|
|
|
|
|
列车编组
|
=
|
Tc
|
-
|
Mp
|
-
|
M
|
Mp
|
-
|
M
|
-
|
Tc
|
=
|
动力单元
|
单元1
|
|
单元2
|
Mp:带受电弓的动力车;M:不带受电弓的动力车;Tcp:带驾驶室的拖车
|
= :全自动车钩;+ :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牵引杆
|
8节时期
|
一号线列车(01A03)
|
单元车
|
=
|
9××× 1
|
-
|
9××× 2
|
-
|
9××× 3
|
-
|
9××× 2
|
+
|
9××× 3
|
-
|
9××× 2
|
-
|
9××× 3
|
-
|
9××× 1
|
=
|
受电弓
|
|
|
|
<
|
|
|
|
<
|
|
|
<
|
|
|
|
|
|
列车编组
|
=
|
Tc
|
-
|
Mp
|
-
|
M
|
-
|
Mp
|
M
|
-
|
Mp
|
-
|
M
|
-
|
Tc
|
=
|
动力单元
|
单元1
|
|
单元2
|
Mp:带受电弓的动力车;M:不带受电弓的动力车;Tcp:带驾驶室的拖车
|
= :全自动车钩;+ :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牵引杆
|
|
一号线列车(01A04)
|
单元车
|
=
|
9/0××× 1
|
-
|
01××× 2
|
-
|
01××× 3
|
-
|
01××× 2
|
+
|
01××× 3
|
-
|
01××× 3
|
-
|
01××× 2
|
-
|
9/0××× 1
|
=
|
受电弓
|
|
|
|
<
|
|
|
|
<
|
|
|
|
|
<
|
|
|
|
列车编组
|
=
|
Tc
|
-
|
Mp
|
-
|
M
|
-
|
Mp
|
M
|
-
|
M
|
-
|
Mp
|
-
|
Tc
|
=
|
动力单元
|
单元1
|
|
单元2
|
Mp:带受电弓的动力车;M:不带受电弓的动力车;Tcp:带驾驶室的拖车
|
= :全自动车钩;+ :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牵引杆
|
列车编号
制造时间为1998年~2001年的车厢,车厢号前两位为制造年份,中间两位为第几列车厢,最后一位为车厢类别(1为带驾驶室的拖车,2为带受电弓的动车,3为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扩编新车厢的车厢号在既有五位车厢号规则的基础上在开头补上“0”,14672、14683两节则因在扩编117时保持编号对称而不在开头补“0”。
6节时期
AC01
|
117: 98011-98022-98033-98042-98053-98061
|
118: 99011-99022-99033-99042-99053-99061
|
119: 99071-99082-99093-99102-99113-99121
|
120: 99071-99082-99093-99102-99113-99121 [b]
|
121: 99191-99202-99213-99222-99233-99241 [b]
|
122: 99251-99262-99273-99282-99293-99301
|
123: 99311-99322-99333-99342-99353-99361
|
124: 99371-99382-99393-99402-99413-99421
|
125: 99431-99442-99453-99462-99473-99481
|
126: 99491-99502-99513-99522-99533-99541 [a]
|
127: 00011-00022-00033-00042-00053-00061 [a]
|
128: 01731-01742-01753-01762-01773-01781 [a]
|
129: 01791-01802-01813-01822-01833-01841 [a]
|
|
备注
|
- a 该列车曾在2号线运行。
- b 该列车曾在3号线运行。
|
8节时期
01A03
|
117: 98011-98022-98033-14672-14683-98042-98053-98061
|
118: 99011-99022-99033-01802-01813-99042-99053-99061
|
119: 99071-99082-99093-01822-01833-99102-99113-99121
|
120: 99131-99142-99153-99502-99513-99162-99173-99181
|
121: 99191-99202-99213-99522-99533-99222-99233-99241
|
122: 99251-99262-99273-00022-00033-99282-99293-99301
|
123: 99311-99322-99333-00042-00053-99342-99353-99361
|
124: 99371-99382-99393-01742-01753-99402-99413-99421
|
125: 99431-99442-99453-01762-01773-99462-99473-99481
|
|
126-129改为AC01B型列车时,头尾车厢号排序交换,以和来自2号线的头尾车厢区别。新车厢六节一组,初期放置顺序为126、127、133(反挂)、128、135、136、130、134、129、131、132、137。后来127的中间车编入129,129换至133,133的反挂车厢(013802-013752 倒序反挂)调至127并改回正挂(013752-013802)。现编组顺序是126、129、127、128、135、136、130、134、133、131、132、137。
01A04
|
126: 99541-013632-013643-013652-013663-013673-013682-99491
|
127: 00061-013752-013763-013772-013783-013793-013802-00011
|
128: 01781-013812-013823-013832-013843-013853-013862-01731
|
129: 01841-013692-013703-013712-013723-013733-013742-01791
|
130: 01251-013992-014003-014012-014023-014033-014042-01301
|
131: 01311-014172-014183-014192-014203-014213-014222-01361
|
132: 01371-014232-014243-014252-014263-014273-014282-01421
|
133: 01431-014112-014123-014132-014143-014153-014162-01481
|
134: 01491-014052-014063-014072-014083-014093-014102-01541
|
135: 01551-013872-013883-013892-013903-013913-013922-01601
|
136: 01611-013932-013943-013952-013963-013973-013982-01661
|
137: 01671-014292-014303-014312-014323-014333-014342-01721
|
127、129、133 原编组
|
127: 00061-013692-013703-013712-013723-013733-013742-00011
|
129: 00061-014112-014123-014132-014143-014153-014162-00011
|
133: 01431-013802-013793-013783-013772-013763-013752-01481
|
上线时间
扩编前:(130-137扩编前配属2号线,车号217-224,故不在此列出上线时间)
- 1999:117、120-124
- 2000:119、125-127
- 2001:118、128、129
扩编后:
- 01A03:
118:2007/06(首列上线)
119:2007/12
122:2008/01
123、124:2008/02
125:2008/04
120:2008/06
121:2008/11(最后一列上线)
117:2012/09(特殊车)
- 01A04:
126:2007/08(首列上线)
127:2007/09
128、133:2007/11
129:2008/06(此车在株洲厂扩编)
134:2008/08
135:2008/10
132、136:2008/11
130、131:2008/12
137:2009/01(最后一列上线)
问题
车厢裂纹
2008年牵引梁下盖板首次出现裂纹 ,2012年开始贯通道门角陆续出现裂纹,以上曾在2013年得到部分修复[6]。2015年开始,车钩安装座与牵引梁下盖板交接处焊缝、抗侧滚扭杆底座、空簧上盖板筋板等区域开始出现裂纹[7]。
2018年7月起,首次发现车钩座裂纹,先后共发现4个车钩座裂纹。庞巴迪方面于2018年10月派员勘察车况,承诺给出修复方案,要求对裂纹车辆跟踪运营,最终未给出解决方案,申通就此于2019年3月和7月自行招标修复部分裂纹[8]。
01A04型头车车厢近年来也开始出现车体裂纹的问题[來源請求]。
事故
2009年12月22日上午7时,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发生上海轨道交通有史以来第二严重的事故,由于稍早时候发生的供电故障,1号线采取临时小交路运营,在供电故障修复营运逐步恢复时,停于莘庄方向火车站站台的117号空载列车接命令逆向进入火车站折返线,预备向富锦路方向折返,在车身全部驶入折返线前,与由富锦路开往莘庄的0150号载客列车车头相撞,造成汶水路至徐家汇区间停运。[9]
参见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