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甜甜香港地 |
---|
表演形式 | 音樂劇 |
---|
上演地點 |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2003年11月29日—2003年12月7日;2004年1月3、4、9至11日)、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2004年8月27至29日) |
---|
場次 | 18場 |
---|
語言 | 中文(粵語、普通話) |
---|
時長 | 2小時25分 |
---|
製作機構 | 香港話劇團 |
---|
製作機構 | 香港話劇團 |
---|
演員 | 王維、龔小玲、周志輝、秦可凡、馮蔚衡、劉守正等 |
---|
導演 | 毛俊輝 |
---|
編劇 | 何冀平 |
---|
舞台設計 | 何應豐 |
---|
燈光設計 | 李樹生 |
---|
音樂 | 香港中樂團(現場中樂演奏)、顧嘉煇(作、編曲)、閻惠昌(編曲、指揮、附加音樂的作曲)、黃霑(填詞)、徐日勤(編曲、西樂指導)、黃華豐(歌唱指導) |
---|
形象設計 | 周倩慧 |
---|
舞蹈編排 | 蔣華軒 |
---|
《酸酸甜甜香港地》是香港話劇團、香港中樂團和香港舞蹈團聯合製作的音樂劇,國、粵語對白,並由毛俊輝導演、何冀平編劇,音樂的主創人員則有作曲家顧嘉煇、填詞人黃霑、編曲人閻惠昌和徐日勤。該劇於2003至2004年間的香港三度上演,並曾移師至杭州和上海演出。
簡介
非典型肺炎疫潮後,為勉勵香港人,香港政府出資邀請香港話劇團、香港中樂團和香港舞蹈團合作。劇名由黃霑所定[1],劇本改編自何冀平的原創話劇《明月何曾是兩鄉》,藉老麵店福記和新開薄餅店之間的競爭故事,表現香港兩種衝突和融合:回歸後的新移民與本地人、時尚與傳統,以及香港人靈活拚搏的精神。此劇走親民的喜劇路線,以大團圓結局收場[2] [3] [4];並獲形容為何冀平首部「香港主旋律」作品[5]。
音樂編制以五十人的中樂團為主力,加上琴、電結他、結他、鼓、電子合成器五種西洋樂器,並採用西樂的編曲手法[6]。顧嘉煇表示自己移居溫哥華後因多接觸了西洋音樂,曲風受到影響,為配合情節場景亦加入了新潮的元素如嘻哈[6]。何冀平提供歌詞的意念和草稿,再經黃霑改寫[7],詞風是黃霑一貫的率真淺白[8]。
演出
2003至2004年間,此劇在香港演出過三次,首兩次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共14場,第三次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共4場;入座率依次為100%、94%、96%,總觀眾人次則是12439、7685及3650。[9][10]
2004年9月,劇團兩度在中國大陸演出:先是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地點為杭州蕭山劇院,及後為上海慈善基金會籌款到上海逸夫舞台演出。為使觀眾適應,加添了普通話對白並佐以字幕。[8][10]
評論
評論界對此劇褒貶不一:對演員的表現大多給予好評,並讚揚舞蹈種類多元、調度良好[8];對音樂方面的普遍形容是通俗、流暢、簡潔[8]。華文戲劇專家方梓勳視之為「『煇黃(指顧嘉煇和黃霑)』公式的變奏」[8]。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占豪認為「東西方音樂(流行及民族音樂)揉合得極為恰當」[8]。音樂人苗傑則批抨音樂欠缺個性,「主題不夠清晰」[8]。亦有論者指出這本非音樂劇,時間緊迫下在已有的劇本上強行插入歌曲和舞蹈,顯得「堆砌」,而且舞蹈員和演員之間沒有交流[11]。
其他批評則多集中於編劇,例如人物刻畫薄弱[8];主線橋段陳舊[12];部分情節欠說服力,如由於顧客對象完全不同,薄餅店與老麵店不可能構成直接競爭[13];救星突然降臨的大團圓結局牽強,與港人自力更生的勵志主題產生衝突等[8]。
演員
姓名
|
角色
|
龔小玲
|
天娜
|
王維
|
冬至
|
周志輝
|
福叔
|
秦可凡
|
惠嫂
|
馮蔚衡
|
一品窩
|
劉守正
|
阿強、年輕人
|
辛偉強
|
華仔、嫖客
|
麥青
|
外省商人
|
曉華
|
外省商人妻子
|
陳麗卿
|
嬤嬤、遊客
|
劉紅荳
|
莉珍、妓女、客人
|
高瀚文
|
導遊、神父、客人
|
孫力民
|
明哥、棋客
|
彭杏英
|
阿美、衛生督察、孕婦
|
洪迎喜
|
阿Sa、妓女、公務員
|
黃慧慈
|
阿嬌、公務員、教友
|
李子瞻
|
張伯、醉漢、客人
|
郭志偉
|
收買佬、新的員工、公務員
|
場幕和曲目
第一幕
分場
|
曲名
|
作曲
|
編曲
|
填詞
|
第一場
|
序曲
|
顧嘉煇
|
顧嘉煇、徐日勤
|
|
第二場:百年老湯
|
祈福轉運
|
黃霑
|
春風綠華南
|
閻惠昌
|
新的Pizza
|
顧嘉煇、徐日勤
|
第三場:好景不再
|
|
|
|
|
第四場:新的Pizza
|
新的之歌
|
顧嘉煇
|
顧嘉煇、徐日勤
|
黃霑
|
第五場:憂患重重
|
冬至之歌
|
閻惠昌
|
第六場:策劃進攻
|
天娜心聲
|
第七場:搶客
|
搶客大戰
|
顧嘉煇、徐日勤
|
第二幕
分場
|
曲名
|
作曲
|
編曲
|
填詞
|
第八場:送外賣
|
送外賣
|
顧嘉煇
|
顧嘉煇、徐日勤
|
黃霑
|
第九場:姻緣石
|
如果可以
|
|
第十場:詭計出籠
|
惡人先告狀
|
古曲《昭君怨》
|
顧嘉煇、閻惠昌
|
第十一場:掃蕩
|
千祈洗地
|
顧嘉煇
|
顧嘉煇、徐日勤
|
第十二場:慶功
|
|
第十三場:風暴
|
暴風雨
|
閻惠昌
|
|
第十四場:五味人生
|
五味人生
|
顧嘉煇
|
|
黃霑
|
打麵
|
閻惠昌
|
第十五場:一桌盛宴
|
如果可以II
|
|
春風再綠華南
|
閻惠昌
|
酸酸甜甜香港地
|
顧嘉煇、徐日勤
|
獎項及提名
- 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提名) - 周志輝[14]
- 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配角獎 - 馮蔚衡[15]
影音產品
2006年,DVD發行,嘉利貿易公司出品[16]。
參考資料
|
---|
專輯 | |
---|
原聲專輯 | |
---|
著名歌曲創作 | |
---|
主要著作 |
- 不文集
- 數風雲人物
- 廣告人告白
- 過癮人過癮事
- 開心半世紀
- 香港仔日記
- 三級片導演手記
|
---|
主要電影 | |
---|
主持的電視節目 | |
---|
大型音樂會 |
- 煇黃十二月(1985)
- 顧嘉煇·黃霑·真友情演唱會(1998)
- 香港煇黃2000演唱會
- 黃霑獅子山下演唱會(2003)
|
---|
參與的舞台劇 |
- 白孃孃(填詞)
- 夢斷城西 1980年香港版(全劇填詞)
- 白蛇傳(全劇填詞)
- 柳毅傳書(編劇、全劇填詞)
- 蝦碌戲班 2000年版(演員)
- 麗花皇宮 2001年版(藝術總監、演員)
- 酸酸甜甜香港地(全劇填詞)
|
---|
相關條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