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英語: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WMO;法語:L'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縮寫:OMM;世界語:Monda Organizaĵo pri Meteologio,縮寫:MOM)是联合国15个专门机构之一。其前身为国际气象组织(英語: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IMO)。 幹部秘書長為阿根廷國家氣象局(SMN)前局長席勒斯特·紹羅(Celeste Saulo) 副秘書長為美國的科巴雷特(Ko Barrett),曾擔任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氣候變遷計畫主任 助理秘書長為來自加納的托馬斯·阿薩雷(Thomas Asare),會計師出身,曾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財務和行政管理司主計長兼司長及非洲聯盟委員會規劃、預算、財務和會計部主任。 历史1873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成立。1946年7月,挪威学者海塞贝格博士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国际气象组织的会议上,起草了一份《世界气象公约草案》,并提议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特区召开大会,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The Convention of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1950年3月23日,公约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正式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1951年,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并开始运作。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将公约生效日期和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截止2013年1月1日,有19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这一组织。[1][2][3] 世界气象日
![]() 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地区 ![]() 区域协会的会员资格列表第一区(非洲)第一区由非洲国家和一些前殖民国家组成。 第一区有57个成员国,没有成员地区:[5] 非成员: 第二区(亚洲)第二区有33个成员国和2个成员地区。 第二区成员国是:[6] 附属成员地区: 第三区(南美洲)第三区由南美国家组成,包括法国属地的法属圭亚那是法国的海外地区。 它共有13个成员国,没有成员地区:[7] 第四区(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第四区由北美,中美洲和加勒比的状态组成,包括在该区域内具有依赖性的三个欧洲国家。 它共有25个成员国和3个成员地區。 成员国是:[8]
三个成员地区是: 非成员地区: 第五区(西南太平洋)第五区由22个成员国和2个成员地區组成。 成员国是:[9]
成员地区是: 非成员: 第六区(欧洲)第六区由欧洲的所有州以及一些西亚组成。 它有50个成员国:[10]
非会员: 成员不止一个地区的国家共有十个成员国在不止一个地区拥有会员资格。 两个国家是四个不同地区的成员,八个国家是两个地区的成员。 这些国家及其地区如下: 注释参考文献
參閲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