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主教教区列表
中国天主教教区列表包含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香港、澳門的天主教总教区、教区、宗座监牧区、宗座代牧區、宗座署理区等教務管區。因为历史原因,中国天主教教区又分为1946年起实行的划分(聖座承认)、以及現行教区划分(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制定但聖座不承认)这两套系统。 聖座認定的教區及前史最早在中國設立的教區是1307年設立的汗八里總教區,隨後分出刺桐教區和伊犁教區。這些教區在明朝建立後消亡,與現存的中國天主教教區沒有傳承關係。 1576年,從葡萄牙殖民地馬六甲教區分設澳門教區,範圍包括中國、日本和越南等地,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教區。1658年,從澳門教區分設南京宗座代牧區,管轄中國内地的教務,1690年升為教區。 自南京代牧區成立至1949年,中國天主教教區經歷了三次分化過程。 第一次發生在清朝初年,一批教區從南京教區分立,大小與一到兩個省份相當,如管轄直隸、山東二省的北京教區、管轄湖北、湖南二省的湖廣代牧區等。 第二次發生在清朝末年,大批教士來華傳教,在各地發展教會,每一省都至少擁有一個傳教區,一些通商口岸如重慶、廈門、煙台也較早擁有了獨立傳教區。 第三次發生在國民政府時期,每一省都被劃分為多個傳教區,并於1946年正式實行圣统制,将原有的传教区性质的代牧区改为正式的教区(不包括台灣)。兩岸分治後的1952年,台灣以中國教省之一的名義建立聖統制。 截至2022年,天主教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共设有21个总教区、101个教区、1个宗座代牧区、29个宗座监牧区以及2个宗座署理区。
※備註: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劃分的教區圣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6年关系破裂后,中国天主教实行自主自办教会。此后,中国天主教教区多有变动,其情况有:(1)更名:有的因搬迁而更名,如于1980年由正定教区更名而成的石家庄教区,也有的是因地名变化而更名;(2)合并:如1959年7月4日,黑龙江省天主教代表会议决定将4个教区(吉林教区、延吉教区(黑龙江部分)、齐齐哈尔教区、佳木斯教区)合并为哈尔滨教区;(3)废止。此外,由于无法自行任命总主教,故各总教区陆续均改称教区。 以下列出现存教区划分。因香港教区、澳门教区及台湾教省和烏蘭巴托監牧區(在中國統治時期舊稱庫倫監牧區)现不属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管辖,故下表不列。
※備註:
各教区变动情况罗列如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参见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