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战役
张家口戰役,是1946年9月29日至10月11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抗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战区、第十二战区部队沿平绥铁路从东、西两面夹击张家口的一场战役。以傅作义部奇袭张北县城,晋察冀党政军学各单位匆忙撤出张家口进入山区告终。 战前背景1945年8月20日,苏蒙联军在张北消灭日本驻蒙军主力,八路军平北军分区主力解放张家口城区。随后,聂荣臻冀中晋察冀军区十四个主力团打退了傅作义部第十二战区在集宁以东对张家口的攻势。从1945年11月7日到12月17日的40天的时间内,国民革命军出动了42架次飞机对平绥铁路沿线各城镇特别是张家口为目标轰炸14批次,炸毁火车机车5台、车厢数十辆,炸死炸伤100多人。1946年1月13日午夜12时,关内停战令生效。1946年1月19日,驻北平协和医院大楼的军事调处执行部派出第五战地执行小组一行18人在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耿飙陪同下进驻张家口,国方首席代表郭亚生少将,美国代表郝礼士陆军上校,共方代表易耀彩上校。随后,晋察冀进入了长达近半年的局部和平局面。晋察冀军区开始大裁军、复员。 1946年6月下旬,国共内战正式爆发。北平行营以18个旅(师)16.2万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解放区以张家口、承德两城市为目标发动了重点进攻,以割断关内解放区与东北解放区的交通联系。 1946年9月10日蒋介石手令部署第十一战区孙连仲和第十二战区傅作义“集中兵力分别从南口、怀柔和集宁、丰镇两个方向东西对进会攻张家口。:
1946年9月18日,察哈尔省委向全省发出紧急号召,坚决保卫察哈尔、保卫张家口。9月23日晋察冀中央局向全边区发出保卫张家口号召。[1]
9月18日,察哈尔省委向全省人民发出紧急号召:“蒋介石军队正在从东西两面拿着屠刀向张家口杀来。全省同胞、全体指战员、全体党员们要马上战斗起来,坚决保卫察哈尔、保卫张家口,拿起一切武器给蒋介石以致命的回击。”张家口市委也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实行全民武装、团结自卫、粉碎蒋军进攻”的号召。张家口市总工会代表全市1.4万名工人致电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决心全力支援自卫战争。中共晋察冀中央局9月23日向全边区人民发出保卫张家口的战斗号召。 战役经过9月29日凌晨2时,国军从东、西两方面向张家口发动全面进攻。9月30日周恩来致函蒋介石、马歇尔,强烈抗议国军全力猛攻张家口。10月2日蒋介石约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宣布“决意要攻取张家口,并决心保持这一点”。 怀来阻击战第十六军部署:
晋察冀解放军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依托阵地,迟滞与消耗敌人。 10月8日,沿平绥铁路进攻怀来的国军向怀来佯动。第九十四军43师经柳树港向横岭前进当晚,42师127团进至马刨泉,43师主力进至水涧地区。晋察冀野战军从当晚18时开始向敌发起总攻,经4个小时的战斗,全歼第127团。但没有抓住第43师主力,致使其退回沙河。 怀来阻击战,晋察冀野战军共消灭国民党军队1万多人,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包括坦克、反坦克炮、重迫击炮等,取得了平绥铁路东线阻击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平汉北线战役为了配合保卫张家口战役,晋察冀军区决定开辟平汉线战场,由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杨成武、冀晋军区政治委员王平指挥第三纵队的第8旅及冀察、冀晋、冀中等军区部队组成两个作战集团,在平汉铁路的北平至石家庄段发动进攻。从9月29日晚到10月3日,接连攻克了望都等4座县城和高碑店等车站,共歼敌8300多人,控制铁路250里。10月5日第九十四军第5师和第121师1个团南下增援平汉线。 冀热辽战场冀热辽军区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出击30余次,在北宁铁路、平古铁路破坏交通,积极配合张家口方向的作战。 傅作义部偷袭张家口傅作义乘解放军西北防线防备力量空虚之机,集结其主力第101师、新编第32师、暂编第17师、骑兵第4师等部队,由集宁经南壕堑(尚义县城)向张北进犯。10月5日晚占领尚义县城和县城北边的大青沟镇。傅作义部占张北后,10月10日沿张(北)张(家口)公路向张家口进攻。晋察冀军区教导旅在狼窝沟顽强阻击敌人,以争取时间掩护党政军领导机关有序地从张家口转移。狼窝沟失守后,张家口以北已无天险可守,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及地方党政军机关于10月10日撤出张家口。10月11日傅作义部队侵占张家口。解放军主力于10月13日撤出怀来阵地。 结局与影响晋察冀解放军歼敌22500人。 蒋介石宣布晋察冀“共军已经崩溃”,彻底撕毁停战协议,在侵占张家口的当天下午宣布将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 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