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
![]() ![]() ![]()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成立後所召開的第一次例行會議,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9日—5月1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舉行,主要內容為按照中華民國憲法選舉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該次会议与两年前的制宪国民大会,是国民大会仅有两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會議,以後國民大會的歷次會議均在臺北市中山樓舉行。 制憲國大制憲國民大會是中華民國為了完成制定《中華民國憲法》而召開的會議,會議舉行時間地點為1946年的南京國民大會堂。该会议代表由民选和遴选方式产生,其主要参与政党为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和中国民主社会党。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除民社党外)拒绝参加制宪国大,并拒绝承认其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使得这次大会的地位和对这次大会的评价在后来的政治格局下争议较大。 代表选举依照《宪法实施之准备程序》,宪法公布后,国民政府应依照宪法之规定,于三个月内制定并公布关于国民大会之组织,国民大会代表之选举、罢免之法律。又规定,依照本宪法产生之国民大会代表、首届立法委员与监察委员之选举,应于各有关选举法公布后六个月内完成之。
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為中華民國建國以來首次舉行的国会议员直接選舉,各省分別於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舉行。该次选举原定与第一届立法委员直接选举同时在10月进行,但国共内战致使铁路破坏、交通不便,使得选举推迟[2],最终国民大会代表普选略微提前于立法委员普选而在11月首先举行。本次直选和立法委员直选使得中国第一次出现4.61億人民[3]直接授权产生的代议机构,从而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国家。 由于国共内战等因素,此次国大代表与立法委员选举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遍及台湾海峡两岸的国会直选[註 1]。 迄11月23日,各地大选顺利完成,经过情形良好,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赞誉[4]。当时上海、南京、重庆、天津、西安、沈阳等各大城市中,媒体集中报導此次选举的过程,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亲自观看选举过程,并评价说:“以美国人眼光看中国大选,难免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此事之教育价值,实无法估计。中国经此一开端,即正式步入民主大道,对于国家之民主建设,必当发生至佳之影响”[5]。 大会开幕![]()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第一届国民大会国民政府主席对大会开幕致词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南京国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典礼,国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致词。4月5日,大会预备会议选举85名代表组成主席团,分组轮流主持会议。4月6日,第一次大会依主席团提报,通过洪蘭友为国民大会秘书长,劉東巖、崔心一为副秘书长[6]。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主席(85人)[6]
政府报告动员戡乱國民政府於1947年12月25日正式頒布了《中華民國憲法》,但在抗日戰爭剛結束的同時,中國共產黨軍隊的勢力逐漸擴大。於是蔣介石在7月4日向南京國民政府第六次「國務會議」提交了“厲行全國總動員,以戡共匪叛亂”的動員令,並於次日公佈,從此全國進入了“動員戡亂時期”。 1948年4月,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為擴大蔣中正的總統權力,許多國大代表提議要修改剛剛生效不到4個月的《憲法》。但修改《憲法》又怕失掉民心,磋商的結果認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為於暫不變《憲法》的範圍內,予政府以臨時應變之權力”。於是張群、王世傑等721名國大代表聯名提出了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一案。於宣告動員戡亂期間,就國家實施緊急權之程序給予特別之規定,使之不受《憲法》本文規定之限制。4月18日,大會正式通過該案,並於5月10日實行,並規定有效期為兩年半。 总统选举![]() ![]() ![]() 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政府舉行的首次全國性的總統選舉,選舉方式由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以下簡稱國大代表)參與投票的間接選舉。該選舉於1948年4月20日投票,選舉地點則是在南京市國民大會堂。副總統選舉雖同時進行,不過與總統選舉分開計票,且並無與總統一起搭檔的選舉制度設計。 該選舉採差額選舉,且是首輪得票必需超過半數以上才能當選的絕對多數選舉。在總統選舉方面,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蔣中正以2430票的懸殊比數擊敗獲得269票的同黨對手居正(被蔣中正要求參與選舉作為候選人),以將近八成的高得票率當選行憲後的首任中華民國總統。不過,蔣中正雖如預期的順利當選,但是蔣所囑意的副總統候選人、孫中山長子孫科並未獲得當選。在經過四輪投票後,孫科以1295票比1438票敗給了桂系軍人所擁護的李宗仁。不久,選舉中當選總統的蔣介石於同年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職,不過蔣中正任期未滿一年則因國共內戰因素被迫放棄職位而「下野」,但仍掌握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國軍的領導權。 因為國共內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等因素,該次選舉不但是中華民國目前於全中國唯一一次舉行的總統大選,也是目前唯一一次選民範圍跨越兩岸的多候选人總統民主选举。
组建政府1948年5月,立法院集会,选举孙科为立法院院长;监察院集会,选举于右任为监察院院长。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召集行政院,任命翁文灏为行政院院长。中华民国政府正式组建,国民政府走入历史。 与此同时,国民参政会结束运作。 圖集總統、副總統五院院長國民大會籌備經過
代表選舉
代表報到
開幕盛況
施政報告
歷次大會主席
總統選舉
副總統候選人副總統競選經過
李宗仁當選副總統後
咨送當選證書國民大會閉幕典禮
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
大會新聞人物
國大花絮
后续活动迁台后续会议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