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古语:ᠬᠠᠶᠢᠰᠢ ᠶᠢᠨ
ᠮᠣᠩᠭᠣᠯ
ᠲᠥᠪᠡᠳ
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 ᠦ
ᠥᠪᠡᠷᠲᠡᠭᠡᠨ
ᠵᠠᠰᠠᠬᠤ ᠵᠧᠦ,西里尔字母:Хайши Монгол Төвөдийн өөртөө засах тойрог,藏語:མཚོ་ནུབ་སོག་རིགས་ཆ་བོད་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威利转写:mtsho-nub sog-rigs bod-rigs rang-skyong-khul,藏语拼音:Conub Sogrig Poirig Ranggyong Kü),简称海西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因地处青海湖以西而得名。州境东北接海北州,东连海南州,东南达果洛州,南靠玉树州,西毗新疆巴音郭楞州,北依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省境西南隅的唐古拉山镇由海西州管理,成为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邻接的一块飞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为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中部为柴达木盆地,南部为昆仑山脉,唐古拉山镇南缘为唐古拉山脉。境内水资源丰富,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峰,还有那棱格勒河、哈尔腾河、格尔木河、柴达木河、布哈河、都兰河、疏勒河等内流河。湖泊众多,有托素湖、达布逊湖、苏干湖、东台吉乃尔湖、西台吉乃尔湖、南霍鲁逊湖、北霍鲁逊湖等,并有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等盐湖,其中察尔汗盐湖为全国最大盐湖。全州总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約41万人,汉族、回族、蒙古族和藏族人口比例分别为66.01%、13.45%、5.53%和10.93%,自治州首府驻德令哈市乌兰东路16号。
历史
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置西海郡,今海西东部属之。晋代地入吐谷浑。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军击败吐谷浑,在其地设置四郡,辖境东部属西海郡,西部属鄯善郡。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据有其地,今海西州曾隶吐蕃腊城节度使。元代属吐蕃等处宣慰司和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沙州路。明初设安定、阿瑞、曲先、罕东四卫,称塞外四卫,由西宁卫兼管。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
- 民国6年(1917年)由都兰理事管辖。
- 民国19年(1930年),改都兰理事为都兰县,辖今海西州全境,隶属青海省。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今都兰县设立青海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称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民国32年(1943年),由都兰县析置香德设治局,治今都兰县香日德镇。
- 民国35年(1946年)撤销香德设治局。
- 1952年,都兰县改设为都兰自治区。
- 1953年,析置天峻藏族自治区。
- 1958月8日,设立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驻察汗乌苏。
- 1955年12月12日更名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同年改都兰自治区为都兰县,改天峻藏族自治区为天峻县。
- 1959年,自治州首府移至大柴旦,同年设立乌兰县。
- 1963年自治州改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再迁移至德令哈。
- 1980年6月,格尔木县改设格爾木市。
- 1985年5月21日,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1988年4月19日,设立德令哈市。
- 2018年2月22日,原茫崖行政委员会和冷湖行政委员会合并,设立茫崖市。
地理
海西州境域主要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组成,主体是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柴达木盆地从边缘至中心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湖沼5个地貌类型,呈环带状分布,西北高东南低,盆地南部多咸水湖、盐土沼泽,有大面积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分布;盆地北部断续分布着赛什腾山、绿梁山、锡铁山、牦牛山等山脉,将盆地北部分割成花海子、马海、大柴旦、小柴旦、德令哈、希里沟等小型山间盆地和谷地。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地区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
海西走廊位于青海湖以西,在祁连山与昆仑山之间,横穿中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起青海省西宁市经青海省茫崖地区与南疆的若羌地区相接,是连接中國内地与南疆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之一,因此与著名的河西走廊齐名,构成中国内地连接西部新疆,乃至中亚、西亚、欧洲诸国的重要陆路咽喉要道。
海西州是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区,海拔在2675~6860米之间,由于深居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西南暖湿气流难以进入,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盆地区海拔一般在2700-3200米之间,在青海省内仍算为地势较低地区,所以在省内气温较高。盆地四周山地寒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降水日数少、降水量小是海西州降水的主要特点。全州年平均风速因受地势影响而不同,盆地一般都在3-4米/秒,山地年平均风速4米/秒以上。
德令哈市气象数据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C(°F)
|
−3.7 (25.3)
|
0.7 (33.3)
|
6.7 (44.1)
|
12.9 (55.2)
|
17.8 (64.0)
|
20.7 (69.3)
|
23.1 (73.6)
|
23.0 (73.4)
|
18.3 (64.9)
|
11.5 (52.7)
|
3.7 (38.7)
|
−1.6 (29.1)
|
11.1 (52.0)
|
日均气温 °C(°F)
|
−10.9 (12.4)
|
−6.6 (20.1)
|
−0.5 (31.1)
|
5.6 (42.1)
|
11.0 (51.8)
|
14.2 (57.6)
|
16.5 (61.7)
|
16.1 (61.0)
|
11.2 (52.2)
|
3.9 (39.0)
|
−3.8 (25.2)
|
−9.2 (15.4)
|
4.0 (39.1)
|
平均低温 °C(°F)
|
−16.8 (1.8)
|
−12.8 (9.0)
|
−7.0 (19.4)
|
−1.2 (29.8)
|
4.5 (40.1)
|
8.2 (46.8)
|
10.7 (51.3)
|
10.2 (50.4)
|
5.2 (41.4)
|
−2.0 (28.4)
|
−9.4 (15.1)
|
−14.9 (5.2)
|
−2.1 (28.2)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0 (0.16)
|
2.9 (0.11)
|
4.6 (0.18)
|
6.5 (0.26)
|
21.2 (0.83)
|
38.4 (1.51)
|
40.9 (1.61)
|
31.4 (1.24)
|
17.6 (0.69)
|
6.4 (0.25)
|
1.2 (0.05)
|
2.4 (0.09)
|
177.5 (6.98)
|
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1]
|
政治
现任领导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委员会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委员会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州长 |
主席
|
姓名
|
竺向东[2]
|
才让太[3]
|
乔亚群(女)[4]
|
李科加[5]
|
民族
|
汉族 |
藏族 |
蒙古族 |
藏族
|
籍贯
|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 |
青海省共和县 |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 |
青海省天峻县
|
出生日期
|
1967年11月(57歲) |
1969年4月(56歲) |
1972年9月(52歲) |
1966年7月(58歲)
|
就任日期
|
2024年1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7月 |
2016年10月
|
行政区划
海西州下辖3个县级市、3个县、1个行政委员会。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行政区划图
|
|
区划代码[6]
|
区划名称 蒙古文 藏文
|
汉语拼音 拉丁转写 藏语拼音 威利转写
|
面积[註 1][7]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8]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9]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632800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ᠬᠠᠶᠢᠰᠢ ᠶᠢᠨ ᠮᠣᠩᠭᠣᠯ ᠲᠥᠪᠡᠳ 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 ᠦ ᠥᠪᠡᠷᠲᠡᠭᠡᠨ ᠵᠠᠰᠠᠬᠤ ᠵᠧᠦ མཚོ་ནུབ་སོག་རིགས་ བོད་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
|
Hǎixī Měnggǔzú Zàngzú Zìzhìzhōu Haisi-yin mongγol töbed ündüsüten-ü öbertegen ǰasaqu ǰëü Conub Sogrig Poirig Ranggyong Kü mtsho nub sog rigs bod rigs rang skyong khul |
300,854.48 |
468,216 |
德令哈市 |
817000 |
8 |
21 |
14
|
632801 |
格尔木市 ᠭᠣᠣᠯᠮᠣᠳ ᠬᠣᠲᠠ ན་གོར་མོ་གྲོང་ཁྱེར།
|
Gé'ěrmù Shì Γool modu qota Nakormo Chongkyêr na gor mo grong khyer |
119,173.50[註 3] |
221,863 |
昆仑路街道 |
816000 |
5 |
2 |
2
|
632802 |
德令哈市 ᠳᠡᠯᠡᠬᠡᠢ ᠬᠣᠲᠠ གཏེར་ལེན་ཁ་གྲོང་ཁྱེར།
|
Délìnghā Shì Delekei qota Dêrlênka Chongkyêr gter len kha grong khyer |
27,765.20 |
88,227 |
河西街道 |
817000 |
3 |
3 |
1
|
632803 |
茫崖市 ᠮᠠᠩᠨᠠᠢ ᠶᠢᠨ ᠬᠣᠲᠠ མང་ནེ་གྲོང་ཁྱེར།
|
Mángyá Shì Mangnai-yin qota Mangnai Chongkyêr mang ne grong khyer |
49,889.94 |
18,856 |
花土沟镇 |
816400 |
|
3 |
|
632821 |
乌兰县 ᠤᠯᠠᠭᠠᠨ ᠰᠢᠶᠠᠨ ཝུའུ་ལན་རྫོང་།
|
Wūlán Xiàn Ulaγan siyan Wu'ulain Zong wu'u lan rdzong |
12,249.76 |
31,507 |
希里沟镇 |
817100 |
|
4 |
|
632822 |
都兰县 ᠳᠤᠯᠠᠭᠠᠨ ᠰᠢᠶᠠᠨ ཏུའུ་ལན་རྫོང་།
|
Dūlán Xiàn Dulaγan siyan Tu'ulain Zong tu'u lan rdzong |
45,264.61 |
68,273 |
察汗乌苏镇 |
816100 |
|
4 |
4
|
632823 |
天峻县 ᠲᠢᠶᠡᠨ ᠵᠢᠶᠦ᠋ᠨ ᠰᠢᠶᠠᠨ ཐེམ་ཆེན་རྫོང་།
|
Tiānjùn Xiàn Tiyen ǰiyün siyan Têncün Zong them chen rdzong |
25,612.63 |
23,203 |
新源镇 |
817200 |
|
3 |
7
|
632857 |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 ᠶᠡᠬᠡ ᠴᠠᠶᠢᠳᠠᠮ ᠦᠨ ᠵᠠᠰᠠᠭ ᠵᠠᠬᠢᠷᠭᠠᠨ ᠦ ᠵᠥᠪᠯᠡᠯ ཚྭ་འདམ་ཆེ་བའི་ སྲིད་འཛིན་ཨུ་ཡོན་ལྷན་ཁང་།
|
Dàcháidàn Xíngzhèng Wěiyuánhuì Yeke čayidam-un ǰasaγ ǰaqiraγan-ü ǰöblel tshwa 'dam che ba'i srid 'dzin u yon lhan khang |
20,898.85 |
16,287 |
柴旦镇 |
816200 |
|
2 |
|
注:大柴旦行政委员会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设立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并非民政部正式行政区划;其辖区名义上属于德令哈市;不过2014年和2015年统计局单列这个行政区并给予代码。
|
|
人口
2022年末,全州户籍人口40.3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4万人。按城乡分,乡村户籍人口12.17万人,减少0.27万人;城镇户籍人口28.14万人,增加0.23万人,占全州户籍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9.8%,比上年末提高0.65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45万人,减少0.03万人;女性人口19.86万人,减少0.0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97‰,比上年下降3.0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15‰,比上年下降0.72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82‰,比上年下降2.34个千分点。[10]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为468,216人[11]。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89,33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1,122人,下降4.32%,年平均增长率为-0.44%。其中,男性人口为256,282人,占总人口的54.74%;女性人口为211,934人,占总人口的45.2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20.93。0-14岁的人口为87,315人,占总人口的18.65%;15-59岁的人口为347,486人,占总人口的74.2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415人,占总人口的7.1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2,193人,占总人口的4.7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58,498人,占总人口的76.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9,718人,占总人口的23.43%。
民族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7,348人,占59.2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0,868人,占40.76%。其中:蒙古族23,839人,占5.09%;藏族57,735人,占12.33%;回族83,488人,占17.83%;土族11,287人,占2.41%;撒拉族5,029人,占1.07%;其他少数民族9,490人,占2.0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5,649人,下降14.1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6.77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4,527人,增长14.7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6.77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3,204人,下降11.8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43个百分点;藏族人口增加4,237人,增长7.9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回族人口增加17,660人,增长26.8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4.38个百分点。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构成(2020年11月)[12]
民族名称
|
汉族 |
回族 |
藏族 |
蒙古族 |
土族 |
东乡族 |
撒拉族 |
土家族 |
满族 |
哈萨克族 |
其他民族
|
人口数
|
277,348 |
83,488 |
57,735 |
23,839 |
11,287 |
5,489 |
5,029 |
1,720 |
573 |
552 |
1,156
|
占总人口比例(%)
|
59.24 |
17.83 |
12.33 |
5.09 |
2.41 |
1.17 |
1.07 |
0.37 |
0.12 |
0.12 |
0.25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 |
43.74 |
30.25 |
12.49 |
5.91 |
2.88 |
2.63 |
0.90 |
0.30 |
0.29 |
0.61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
|
|
|
|
部落支系和亲缘民族 |
---|
蒙古國境內 部落区域 | |
---|
中国蒙古族 部落支系聚居地 | |
---|
中國蒙古族杂居分散地 | |
---|
中國境內亲缘民族 | |
---|
俄羅斯境內亲缘民族 | |
---|
其他國家(中亞等) | |
---|
|
|
|
---|
最北側 | |
---|
最北山脊線 | |
---|
所夾谷地 | |
---|
第2條山脊線 | |
---|
所夾谷地 | |
---|
第3條山脊線 | |
---|
所夾谷地 | |
---|
第4條山脊線 | |
---|
所夾谷地 | |
---|
第5條山脊線 | |
---|
所夾谷地 | |
---|
第6條山脊線 | |
---|
所夾谷地 | |
---|
最南山脊線 | |
---|
最南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