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雙溪橋

第一雙溪橋
宜蘭線第一雙溪橋
坐标25°01′30″N 121°52′52″E / 25.025068°N 121.881097°E / 25.025068; 121.881097
承載台鐵宜蘭線
跨越雙溪
地點 臺灣新北市雙溪區
官方名稱第一雙溪橋
维护单位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上游桥梁公館橋(台2丙線)
下游桥梁第二雙溪橋
设计参数
桥型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
宽度單線橋梁(2座)
历史
施工單位臺灣鐵路管理局
完工日第一代橋:大日本帝国1924年5月
第二代橋:臺灣地區1983年(改建與新建)
开通日第一代橋:大日本帝国1924年12月1日
第二代橋:臺灣地區1984年7月1日
第三代橋:臺灣地區2025年6月15日
關閉日第一代橋:臺灣地區2025年6月15日
地圖
地图

台鐵第一雙溪橋是位於中華民國台灣新北市雙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連接新北市雙溪區雙溪車站貢寮區貢寮車站,1983年於舊橋原址及下游側重建新橋。

沿革與設計

第一代橋

宜蘭線鐵路於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蘇澳)、北(八堵)兩端向中間施築。1920年12月10日南段已通車至大里車站,而北段則於1923年10月21日延伸到雙溪車站,中間只剩雙溪大里段未完工,該段鐵路雙溪貢寮間跨越雙溪之處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分別架設單線的「第一雙溪橋」、「第二雙溪橋」,由住吉組承包,1924年5月竣工[1][註 1],並在同年12月1日隨宜蘭線全線通車營運[3]而啟用。

第一代第一雙溪橋為3孔上承式鋼鈑梁橋,每孔跨度60呎(約19公尺)[1][註 1],橋台與橋墩以水泥磚(混凝土磚)構築,橋台背面翼牆則為卵石結構[4]

1980年7月1日起至1986年1月9日止,臺鐵局進行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時,將第一代第一雙溪橋改建為3孔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5],於1983年竣工[6],次(1984)年7月1日雙溪貢寮福隆段雙軌化完工營運[7]

第一代橋1924年通車及1983年改建後,使用至2025年6月14日夜,配合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第一、二雙溪橋改建工程之新線橋梁(第三代橋西正線)通車,於14日夜跨15日晨進行軌道切換[8],自2025年6月15日日起北上列車行駛第三代橋,第一代橋停用。

第二代橋

宜蘭線鐵路通車營運50餘年後,原有單線鐵路承載量達到飽和邊緣,且為配合1979年北迴線即將全線通車的營運需求,臺灣鐵路管理局提出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計劃[9],實施全線雙軌化工程(已完成雙線路段者除外),其中雙溪貢寮間的第二代新橋建於第一代橋下游側(北側),於1983年完工[6],隔(1984)年7月1日雙溪貢寮福隆段雙軌化通車[7]

第二代第一雙溪橋與重建後的第一代橋相同,也是3孔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5],做東正線(下行線)使用。

電氣化

宜蘭線電氣化工程自1991年7月1日開工,本橋電氣化屬第一階段八堵羅東間範疇,於2000年5月3日正式通電營運[10],該工程包括更換每公尺50公斤鋼軌及預力混凝土枕木

改建計畫(第三代橋)

由於本橋梁位於雙溪河入海前的洪泛平原,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影響,每逢颱風豪雨洪汛期間,常發生洪水災害,導致鐵路中斷,尤其2001年納莉颱風及2004年納坦颱風過境期間,曾發生洪水漫過軌道,路基遭掏空流失,導致宜蘭線鐵路嚴重中斷損壞,列車停駛,造成營運巨大損失。

因此,考量雙溪流域排洪,臺鐵局推動「易淹水地區治理計畫」並改善強化鐵路橋梁結構,以符合最新耐震規定,辦理「鐵路行車安全改善計畫-第一、二雙溪橋改建工程」,將本橋(第一雙溪橋)及其下行方向(東側)鄰近的「第二雙溪橋」合併延建與加高[11]

新橋建造於本橋的南側旁,總長約1,396公尺,梁底提高2.25公尺,跨河段改為箱型梁橋,並消除1處曲線,改善2處小半徑曲線[12]。新橋西正線部分,於2025年6月14日夜跨15日晨切換,自6月15日起,北上列車行駛第三代橋西正線,第一代橋停用[8]


橋梁週邊

  • 保民殿(仙公廟)
  • 孝思堂

註釋

  1. ^ 1.0 1.1 中央研究院有《臺灣日日新報》數位典藏資料。不過,但不可能得到個別且固定URL。因此,請在網站內直接查看[2]

引用資料

  1. ^ 1.0 1.1 鐵道部建設係長 海野斐雄:〈宜蘭線建設工事〉,《臺灣日日新報》第8818號(宜蘭線全通紀念號). 臺北市. 1924年11月30日 (日语). 
  2. ^ 《臺灣日日新報》 「關鍵詞查詢」. 中央研究院. [失效連結]
  3.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二十六年報(大正十三年度)》. 臺北: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1925年12月18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63 [2022年9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23日) (日语). 
  4. ^ 4.0 4.1 蔡龍保、温文佑、松葉隼、陳家豪. 《鐵道技手前畑彥太郎的攝影記錄-「建主改從」時期的臺灣鐵道》. 臺北市: 國立臺灣博物館發行. 2021年3月1日初版: 頁48、82、83. ISBN 978-986-532-290-8 (中文(臺灣)). 
  5. ^ 5.0 5.1 臺鐵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處. 《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資料(第一期)第伍冊〈大橋部分〉》. ,出版年不詳: 5-08-1、5-09-1〈第一、二双溪橋新建部分〉 (中文(臺灣)). 
  6. ^ 6.0 6.1 中華民國交通部. 中華民國72年《交通年鑑》. 臺北市. 1984年12月: 頁446 (中文(臺灣)). 
  7. ^ 7.0 7.1 〈宜蘭線(蘇澳—八堵)〉,《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中文(臺灣)). 
  8. ^ 8.0 8.1 古庭維 KU Tingwei's post. 〈宜蘭線第一、第二雙溪橋西正線切換〉. 2025年6月15日 (中文(臺灣)). 
  9. ^ 〈發揮北迴鐵路最大承運效果 宜蘭線鐵路加舖雙軌 交通單位擬提前實施〉,《中國時報》,1979年2月10日,第2版(繁體中文)
  10. ^ 楊永仁,〈東北幹線再升級:宜蘭線電氣化〉,《鐵道情報》138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2002年12月號,頁11(繁體中文)
  11. ^ 〈(1)鐵路橋梁改建〉[失效連結](繁體中文)[失效連結]
  12. ^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臺鐵宜蘭線第一、二雙溪橋改建工程西正線將於6月14日跨15日切換啟用〉. 2025年6月13日 (中文(臺灣)). 


相關條目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