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加坡關係 (英語:China–Singapore relations )即歷史上的中國 和新加坡 、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與新加坡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上述關係不遲於南北朝 梁朝 時期開始;據清代 文獻記載,當時已有華人在新加坡安葬。1819年新加坡開埠以後,來自中國的華人相繼前往新加坡謀生,當地華僑甚至為其後的共和革命和抗日戰爭 出力。此外,清代 和中華民國 都曾經在新加坡設立使領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一方面,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經濟往來並未斷絕,另一方面北京政府曾支持馬來亞共產黨 及社會主義陣線 的鬥爭,新加坡政府 則打擊共產主義等意識形態。這時期北京曾批評新加坡政府是「帝國主義的走狗」。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 後,其對新加坡的態度、與新加坡的關係也不斷改善。北京於1990年與印度尼西亞復交後不久與新加坡正式建交;新加坡是最後一個與北京建交的東盟 創始成員國。此後中國大陸與新加坡之間的貿易迅速發展[ 2] ,雙邊貿易總額也不斷攀升[ 2] [ 3] 。
新加坡和中國一直都有密切的來往,中國大陸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自2013年起),也是最大的旅客來源地(2018年起)[ 4]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影響力擴大等原因,雙方都非常重視和肯定中新關係[ 5] ,新加坡支持北京的一帶一路 倡議,兩國在國防、經貿、文化[ 6] 、教育等領域也有廣泛的合作關係[ 7] 。
新加坡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发展以及它在該地區的建設性參與,又認為雙方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偶尔产生的意见分歧」[ 8] 。身為東南亞國家聯盟 的成員國,新加坡承諾將繼續促進北京和東盟的合作關係,並在2017年擔任「东盟同中国关系协调国」,調解北京政府與東盟之間的分歧[ 9] 。新加坡等東盟成員國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加強地區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並於2018年舉行首次聯合海上演習[ 10] 。兩國關係曾因新加坡支持美國重返亞太 、在南海爭端 上偏向東盟、繼續與中華民國進行軍事合作 等事件而出現波瀾。
歷史
曾在新加坡用作貿易的中國古錢,攝於新加坡國家博物院
古代
東南亞史學家許雲樵 認為,三國 時期的旅行家康泰 南宣國化期間途經的蒲羅中 ,就是現代的新加坡。而饒宗頤 等學者則質疑這個說法[ 11] 。
清代颜斯综編著的《南洋蠡测》曾提及新加坡,並指出當地「有唐人墳墓,碑記梁朝年號及宋代咸淳 」。
近代
英屬馬來亞 時期,很多華人 為了脫離貧窮和逃避戰爭而移居新加坡,並於當地就業。多數新加坡華人的家鄉位於華南 的福建省 、廣東省 和海南島 。[ 12] 。清政府 曾設立駐新嘉坡领事(1877年-1912年),轄區更一度擴張到海峽殖民地 。
獨立前的的新加坡由英國統治,而英國在1949年之前與中華民國 存在着外交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後,新加坡的主權在1963年被移交給當時與中華民國建交[ 13] 的馬來西亞 。
新加坡獨立後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後,沒有與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新加坡和中華民國開展了軍事交流,但是新加坡卻表示,在印尼與北京復交之前,不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人民日報 》、北京廣播電台 則以「帝國主義的走狗」稱呼新加坡。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開展了非正式的雙邊關係。隨後雙邊在1981年互設商務代表處,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之間的商業船班於1985年開通。[ 2] 新加坡在1990年10月3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14]
中新關係隨着時任新加坡副總理 的李顯龍 於2004年以私人身份出訪台灣而陷於低潮,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所有國家都不應該與台北政府建交,或進行所謂「非正式」的出訪[ 15] 。為此北京政府一度凍結雙邊交流[ 16] 。隨後兩國簽署了有關自由貿易、教育、外國投資和科技的協議,逐漸恢復雙邊關係。[ 2]
進入2010年代後,新加坡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倡議,加入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協助中國籌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項目所需的資金,兩國的雙邊貿易額也持續增長。同時,新加坡贊成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 ,容許美國軍艦以新加坡為基地進行活動;又以航行自由、尊重國際法、促進東盟各國團結為理由,以非聲索國的名義調停南海爭端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此舉侵犯了其在南海問題和台灣問題 上的權益,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而民族主義情緒 越趨高漲的中國大陸民間也對這種行為感到不滿。令兩國關係陷入低潮的事件還包括2016年9月《環球時報 》及其總編輯胡錫進 和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之間的筆戰,此前胡錫進指控新加坡在南海仲裁案 中選擇靠攏菲律賓 和越南 ,在不結盟運動 會議上附和菲律賓的立場,而且准許美國空軍 在新加坡設立基地,對付中國[ 17] 。同年11月香港海關 以缺乏相關證件為由,扣押一艘從高雄港 出發,載有9輛隨星光部隊 返新的泰瑞克斯裝甲車 的貨船後[ 18] ,北京政府也表明反對新加坡繼續與中華民國進行軍事交流;這9輛裝甲車直到翌年1月才歸還給新加坡[ 19] 。[ 4] :332-333
2017年,兩國重啟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會議,李顯龍亦於9月應邀訪華,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 會面,重申新中兩國的友好關係。自此雙邊關係開始改善[ 4] 。兩國於2020年慶祝建交30週年[ 20] ,並於2023年把雙邊關係升格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21] 。
現況
軍事交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 和新加坡國防部長 在1997年開始互訪[ 22] 。至2008年1月,兩國簽署《防务交流和安全合作协议》(Agreement on Defence Exchanges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 和新加坡武裝部隊 既有的交流安排(包括互訪、參加課程及講座、以及港口訪問),這份協議在2019年更新。截至2019年,兩國陸軍已舉行了5次聯合演習,每次演習的舉行場地互相交替。第一次演習於2009年6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市 舉行,第二次演習於2010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均為反恐演習,解放軍和新加坡武裝部隊各派出50人參與。2014年在江蘇省 南京市 舉行的第三次演習把範圍擴大到常規步兵作戰,而2019年第四次演習和2023年第五次演習均在新加坡舉行,雙方派出的人數分別增加到約120人和280人[ 23] [ 24] 。兩國海軍亦於2015年至2024年舉行了3次「中新合作」聯合演習,首兩次演習在新加坡舉行,2024年演習則在廣東省 湛江市 舉行[ 25] 。連同2021年演習[ 26] ,兩國海軍共進行了四次海上聯合演習。
解放軍和新加坡國防部亦於2008年召開首次防务政策对话,討論地區形勢等關乎雙邊利益的議題,以及兩軍的交流安排;截至2021年,這個對話會已經進行了8次[ 27] 。兩國又於2023年簽署備忘錄,決定建立兩國軍事領導人之間的國防熱線[ 28] 。在多邊合作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都有派出海軍打击索馬利亞海盜 ,也是东盟防长扩大会(ADMM-Plus)的成員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會前往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會 ,新加坡國防部長也會前往北京參加北京香山論壇 。[ 29] [ 30] :18-22
有鑑於中華民國和新加坡之間的星光計畫,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在2001年向新加坡提出把他們的軍訓設施從台灣遷往海南省,但由於新加坡的盟友(主要是美國)反對而作罷[ 31] 。
雙邊貿易
位于江苏省的蘇州工業園區
位于天津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自建交以來,中國大陸與新加坡之間的貿易發展迅速。据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 和新加坡政府统计,中新雙邊貿易額已從2002年的140億2000萬美元 [ 2] 增加到2009年的751億新加坡元 [ 3] 。
自2013年起,新加坡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中國大陸也取代馬來西亞 ,成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 4] 。截至2022年,在東盟國家中,新加坡對華貿易總額位居第五位。中國大陸官方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貿易總額為1151.3億美元。中國大陸對新加坡出口額為811.7億美元,主要貨物包括机电产品、矿产品,以及贱金属及制品。同年新加坡對華出口額為339.6億美元,主要貨物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和矿产品[ 32] [ 33] 。
一些新加坡公司(例如嘉德置地 )大舉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34] [ 35] ,淡馬錫控股 和新加坡航空 等新加坡公司則入股中國東方航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之間設有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一是位于江苏省 苏州市 的苏州工业园区 ,於1994年設立,經過20多年的建設,已經成為一個先進、清潔、宜居的綠色工業園區,成果顯著。二是位於天津市 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於2008年設立,目的是建立一個有利環境,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生活環境。三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於2015年11月設立,以重慶市 為中心,配合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 」和「長江經濟帶 」戰略,推進兩國在資訊科技、航空、運輸、物流、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商貿合作。這三個項目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和新加坡副總理領導的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統籌[ 4] 。另外,新加坡和廣東省在廣州也設有一個合作項目——位於廣州市 的中新广州知识城 ,目的是建立一個集合各地人才的宜居城市,推動中國大陸的知識型經濟 [ 3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都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的成員國[ 37] 。另外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06年展開自由貿易談判,至2008年簽訂《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由此新加坡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大陸簽訂自貿協議的亞洲國家[ 38] 。該協議涵蓋貨物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領域,以及原產地規則 、技術性貿易壁壘 等事項,按此兩國互相取消了大部分進出口產品的關稅[ a] ,並作出了互相承認對方的(部分)醫學學歷[ b] 等服務和投資開放承諾[ 40] 。協定於2018年首次升級[ 38] ,改善原有條款(如改進原產地規則、擴大市場准入水平,納入更全面的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等),並新增了關於電子商務、競爭和環境的內容[ 41] 。按此兩國於2020年展開該協定的後續談判,談判至2023年“实质性完成”,並在同年12月簽署後續談判議定書[ 42] 。本輪談判旨在新增電信服務的章節,同時以負面清單模式增加服務和投資開放承諾的水平,改善市場准入,並引入更自由和透明的經貿規則,令兩國投資者和企業可在另一國享有更公平的營商環境[ 38] [ 43] 。
民間交流
優秀的中國人才可因為家庭、方便通行其他國家 和成為新加坡的專才等原因而入籍新加坡。入籍新加坡的傑出華人有鞏俐 [ 44] 和李連杰 [ 45] 。在中國出生的新加坡乒乓球員有李佳薇 、张雪玲 、楊子 和馮天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均不承認雙重國籍 ,故此上述入籍新加坡的人士須放棄中國國籍[ c] 。
影視娛樂方面,新加坡放映中國電影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15年[ 47] ,邵氏兄弟 早年在新加坡亦以進口中國影片(包括旗下天一影片公司 的出品)起家[ 48] 。1949年後,第一部在新加坡上映的中國大陸電影 是越劇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1953年),該片和《五朵金花 》、《劉三姐 》等電影都在新加坡華人社群掀起熱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 開始後,新加坡政府禁映样板电影 ,但准許香港 、台灣電影 取而代之,直至1980年代才恢復輸入中國大陸影片[ 49] 。新加坡在1984年首次引進中國大陸電視劇 《水浒 》(1983年)[ 50] ,之後又引入《西游记 》(1982年-1988年)、《紅樓夢 》(1987年)等中國大陸劇集。這些劇集以親和的方式展示中國的形象,吸引不少當地觀眾追看,其中《紅樓夢》製作過程嚴謹,受到新加坡華人社群的廣泛好評[ 49] 。2000年代後中國大陸的劇集製作水平不斷進步,《後宮甄嬛傳 》(2011年)、《延禧攻略 》(2018年)等劇集亦受到新加坡觀眾的歡迎[ 51] 。另一方面,自1984年起,中國大陸共引進約60部新加坡電視劇[ 52] ,早期引進的《霧鎖南洋 》(1984年)和《人在旅途 》(1985年)都引起不俗的反響。200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加坡劇熱潮減退後,以土生華人 社群為背景的電視劇《小娘惹 》(2008年)、以新加坡教育 為背景的電影《小孩不笨 》、以及孫燕姿 、林俊傑 等新加坡歌手的歌曲也成功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30] :240-245 。自1980年代以來,曾到新加坡拍攝劇集的中國大陸藝人有许晴 、淳于珊珊 、戚玉武 、戴向宇 [ 53] 等人,其中戚玉武是從1999年新視 選秀節目《才華橫溢出新秀 》中發掘的演員;到中國大陸拍攝劇集的新加坡藝人則有郑斌辉 [ 51] ,以及曾參演《延禧攻略》的王冠逸 等人[ 54] [ d] 。
签证
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可以免簽證 的方式入境新加坡 。
持新加坡護照 之新加坡公民 可以免簽證 的方式入境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200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单方面给予持新加坡護照 之新加坡公民 免簽證 入境待遇,停留不超过15天。[ 56] 若前往香港 ,可以免签证停留90天,[ 57] [ 58] [ 59] 若前往澳门 ,可以免签证停留30天。[ 60] [ 61]
2018年,中国大陆有3,416,475人次访问新加坡,使得中国大陸成为新加坡最大的旅客来源地。[ 62] 2018年,新加坡有978,000人次访问中国大陆,是中国第八大旅客来源国。[ 63] [ 64] [ 65] [ 66]
有鉴于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度暫停實施对持新加坡護照 之新加坡公民 免簽證 的入境待遇。2023年7月26日0时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复新加坡公民15天免签入境政策。[ 67]
2024年2月9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两国持普通护照公民可免签进入对方国家并停留30天。[ 68] 如两国公民同时持有背面栏位标有“CHN”(入境中国)或“SGP”(入境新加坡)字样的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行证 ,可以免签证进入对方国家并停留60天,并可在入境时使用专用通道。
交通
航空
兩國有直航班機,雙邊航班來往的城市如下:
客運
貨運
铁路
驾车
公眾意見
新加坡記者Maria Siow[ 69] 在2020年7月寫道,與中國大陸的媒體叙述一致,她所接觸的中國大陸居民傾向於將新加坡看作是一個不容忍異議,但也高效廉洁的一党制国家 ,並對改革开放 的過程中作出了很多貢獻,李光耀 也被視為一位傑出的領袖。[ 70]
根據2020年11月由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學者進行的調查,69%的中國大陸受訪者對新加坡持有好感。[ 71] 2022年3月由歐洲區域發展基金會資助,由中歐亞洲研究所進行的調查也發現,大多數中國大陸受訪者對新加坡持有正面看法,並認為新加坡人對中國大陸旅客友好。[ 72] 根據2022年由中國人民大學 和《環球時報》研究中心進行的關於中國對東盟 看法的調查,當地受訪者將新加坡評為最具吸引力的東盟成員。[ 73]
根據2022年皮尤研究中心 進行的調查,67%的新加坡受訪者對中國持有正面看法。[ 74] 同年由中歐亞洲研究所進行的調查也發現,大多數新加坡受訪者對中國持有正面看法。[ 75]
參見
備註
^ 未取消關稅的產品包括新加坡向中國大陸輸出的胡椒、大米、食糖、煙草等[ 39]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諾承認新加坡的醫學學歷,新加坡則承諾承認另外兩所(共8所)中國大陸大學的中醫學歷。
^ 根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9條: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而新加坡法律則要求任何人士在加入新加坡国籍之前先退出原来的国籍[ 46] 。
^ 王冠逸在馬來西亞新山出生,但於2018年向《聯合早報 》記者證實他已加入新加坡國籍[ 55] 。
參考資料
^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2024-02-02 [2024-02-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15).
^ 2.0 2.1 2.2 2.3 2.4 中国/新加坡双边关系 . 中国网. 2003年8月21日 [2011年7月1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年11月10日).
^ 3.0 3.1 存档副本 (PDF) . [2011-01-04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11-13).
^ 4.0 4.1 4.2 4.3 4.4 Lye Liang Fook. Singapore–China Relations: Building Substantive Ties amidst Challenge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Singapore: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 2018-04-06: 321-340. ISSN 0377-5437 . JSTOR 26492784 .
^ Singapore, China leaders laud deep, growing ties . Today (Singapore: Mediacorp). 2017-02-28 [2018-02-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2-25).
^ Enhanced 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 Base. [2017-10-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20).
^ Scope for greater Singapore-China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nsport: Ng Chee Meng .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7-08-01 [2017-10-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20).
^ 张志贤. 全球秩序过渡中的中国 .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7-05-25 [2022-04-1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12).
^ Singapore to promote stronger Asean-China cooperation: PM Lee Hsien Loong . The Straits Times. 2017-09-19 [2017-10-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20).
^ Cheong, Danson. Asean to step up terror fight, hold naval drill with China .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8-02-07 [2018-02-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2-24).
^ 饶宗颐、陈育崧、许云樵. 蒲罗中问题论战特辑. 东南亚研究 (新加坡: 东南亚研究所). 1970, 6 : 45–74.
^ John Wong. Sino-Singapore Relations: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 新加坡-中国(新中)友好协会. [2011-07-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3-01) (英语) .
^ 宋鎭照. 台海兩岸與東南亞:三角政經關係之解析.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第89頁. ISBN 957-11-1749-8 (中文(繁體)) .
^ 存档副本 . [2011-07-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1).
^ 外交部发言人就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访台发表谈话 . 中國中央電視台 . 2004年7月11日 [2011年7月1日]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年9月3日).
^ 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1. Chinese ambassador says ties with Singapore fully restored. ProQuest ANZ Newsstand. 2005年2月21日. 795797051.
^ Blanchard, Ben. Macfie, Nick , 编. Singapore accuses Chinese paper of fabricating South China Sea story . Reuters (Beijing). 2016-09-27 [2019-10-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12).
^ Lim, Adrian. Terrex seizure: SAF will learn from incident, says Ng Eng Hen . The Straits Times. 2016-12-31 [2017-01-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06).
^ Jaipragas, Bhavan. Hong Kong to return seized armoured vehicles to Singapore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01-24 [2017-01-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26).
^ Law, Elizabeth. Singapore, China mark 30th anniversary of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ties .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20-10-03 [2023-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5-31).
^ 徐和谦 (编). 中国新加坡发表联合声明 提升关系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 财新网. 2023-04-01 [2023-04-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1).
^ Minister for Defence on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PDF) .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Singapore: Ministry of Defence. 2008-10-13 [2019-10-23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10-23).
^ Lim, Min Zhang. Singapore, Chinese armies carry out urban raid in joint exercise .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9-08-06 [2019-10-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0-23) (英语) .
^ 李䶮; 程锡南. 中新“合作-2023”陆军联合训练开始 . 新加坡. 新华社. 2023-09-07 [2023-09-12 ] .
^ 黎云; 杨晓敏. 中国新加坡“中新合作-2024”海上联合演习在湛江举行-新华网 . 广州. 新华社. 2024-09-01 [2024-09-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9-01).
^ 薛飞; 梁立虎. 中国和新加坡海军海上联合演习圆满结束-新华网 . 新加坡. 新华社. 2021-02-25 [2024-09-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9-01).
^ 王凤 (编). 中国和新加坡国防部举行第八次防务政策对话 . 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21-09-15 [2024-09-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9-01).
^ 李庚洧. 新中设立防务热线 .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23-06-01 [2024-09-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9-01) (中文(简体)) .
^ 游润恬. 新中更新防务协定 显著提升双边合作 .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9-10-21 [2019-10-23 ] .
^ 30.0 30.1 Zheng, Yong-nian ; Lye, Liang Fook. Singapore-China Relations: 50 Years .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on Singapore's 50 Years of Nation-building.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15-11-06 [2019-10-23 ] . ISBN 981-4713-57-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17).
^ Hsiao, Russell. China and Singapore Sign First Defense and Security Agreement . China Brief. Washington DC: Jamestown Foundation. 2008-02-04 [2019-10-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0-23).
^ 中国同新加坡的关系 . 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07 [2023-08-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8-14).
^ 2018年新加坡货物贸易及中新双边贸易概况 . 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9-02-14 [2019-10-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0-08).
^ CapitaLand China to sell stake in Senning Property . 中盛集团 .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7月1日]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7月8日).
^ 存档副本 . [2011-07-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12-27).
^ 胡键; 岳宗. 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 . 广州日报. 2010-07-01 [2014-08-07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Find a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 Enterprise Singapore. 2023-04-23 [2023-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6-02).
^ 38.0 38.1 38.2 胡慧茵. 中新完成自由贸易协定升级后续谈判,数字经济、低碳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市). 2023-04-04 [2023-09-12 ] .
^ Lee U-Wen. Zero Tariffs for Most Items as S’pore and China Ink FTA. Business Times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08-10-24: 1.
^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在京签署 . 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08-10-23 [2023-09-12 ] .
^ 中国与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生效 . 香港貿易發展局. 2019-10-30 [2023-09-12 ] .
^ 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 .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视新闻. 2023-12-08 [2023-1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12-08).
^ Singapore and China substantively conclude China-Singapore Free Trade Agreement subsequent negotiations . Singapore: Allen & Gledhill. 2023-04-27 [2023-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6-03).
^ 巩俐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 . [2011-07-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26).
^ 李连杰加入新加坡籍 已购1400万美元豪宅(图)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年6月17日网易引中国新闻网报道
^ ICA FAQs . Singapore: Immigration & Checkpoints Authority. [2024-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4-23).
^ The Alhambra . Malaya Tribune (Singapore). 1915-08-25: 10 [2020-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2-01).
^ Afidah Abd Rahman. Shaw Organisation . Infopedia. Singapore: National Library Board. 2016-04-14 [2020-09-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31).
^ 49.0 49.1 霍月伟. 从《刘三姐》到《中国好声音》 中国软实力在本地的前世今生. 联合早报 (特刊)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5-11-06: 16.
^ 黄卓伦. 广播局将播映中国电视连续剧 . 联合早报 (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 1984-07-12 [2020-09-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2-01).
^ 51.0 51.1 庄致颖. 星期二特写 | 新中两地影视人 携手再掀南洋风 . 8视界新闻网 (新加坡: 新传媒). 2020-11-11 [2021-08-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8-11).
^ 沈泽玮. 新加坡剧影响中国一代人 电视剧的南洋 忘不了的娘惹. 联合早报 (特刊)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5-11-06: 12.
^ 梁宁 (编). 陈紫函戴向宇登记钻戒抢眼 戴向宇是谁 . 国际在线 (网易). 2016-05-19 [2021-1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4-23).
^ Yip, Lynette. 10 Chinese celebrities from Malaysia and Singapore who are stars in China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0-01-02 [2024-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2-01).
^ 王冠逸是新加坡男星 .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8-08-22: 7 [2024-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4-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持普通护照短期来华的新加坡公民、文莱公民自二00三年七月一日起实行免办签证待遇 . 中国领事服务网. [2014-03-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02).
^ Visit Visa / Entry Permit Requirements for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 [2021-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3-12).
^ Visit / Transit - Immigration Department . [2021-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5-02).
^ 签证和护照 . Timatic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由阿联酋航空 代发行. [1 April 2017] .
^ 澳門治安警察局:非澳門居民之入境及出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澳門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International Visitor Arrivals . Singapore Tourism Board. [March 6, 201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January 22, 2017).
^ China Tourism: Statistics and Data . [2021-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18).
^ Most important countries of origin of foreign tourists in China in 2016 . [2021-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7-04).
^ National Data . [2021-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10-10).
^ National Statistics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16 July 2019]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18).
^ 中国23日起起恢复新加坡文莱公民15天免签入境_中国网 . 中国网旅游. 2023-07-28 [2023-08-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8-10).
^ 章林; 黄达. 2月9日起 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 . 央视网. 2024-01-25 [2024-01-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3-17).
^ Maria Siow | NK News . NK News . [2023-04-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30) (美国英语) .
^ Siow, Maria.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Singapore elections amuse and confuse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2020-07-06 [2023-04-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5-04) (英语) .
^ Kwek, Jian Qiang; Li, Xiaojun; Liu, Adam Y. Survey shows 70% Chinese have favourable view of Singapore . ThinkChina Magazine. Lianhe Zaobao .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2).
^ Kironská, Kristína; Turcsányi, Richard Q.; Chen, Rong; Chen, Yiju; Chubb, Andrew; Iocovozzi, James; Šimalčík, Matej. Destined for conflict? Taiwanese and Chinese public opinion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PDF) . Central Europe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18, 20. 2022-11 [2023-04-24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03-26).
^ Lee, Vernon. Singapore is most appealing Asean member to people in China: survey . Yahoo! News . Singapore. 2022-05-13.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1-27).
^ Siow, Maria; Sipalan, Joseph. Why do Singapore and Malaysia have a more favourable view of China than the U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23) (英语) .
^ Turcsanyi, Richard Q.; Song, Esther E. South Koreans Have the World's Most Negative Views of China. Why? . The Diplomat . December 24, 2022. (原始内容存档 于January 23, 20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