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七屆全国人大),任期由1988年3月至1993年3月,期間共召開過五次會議。 第一次会议第一次會議於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召開。[1] 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确认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赵紫阳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的决定。通过了由國務院代總理李鵬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還通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198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8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年度工作報告。[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通過。會議還決定了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委会,並決議成立海南省與海南經濟特區。[1] 選舉/任命結果[1]
任命决定
得票情况
第二次会议![]()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3月20日至4月4日召开[2],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及关于国务院提请审议授权深圳市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的议案的决定[3]。自此,“全国人大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成为正式规定,唯开幕日期此后数年仍有多次调整,1995年初步形成3月5日开幕的惯例,1998年至今除了极个别情况(如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推迟至5月开幕),全国人大全体会议都在3月5日开幕。 会议主席团共156人,秘书长彭冲,常务主席万里、习仲勋、彭冲、韦国清、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周谷城、严济慈、荣毅仁、叶飞、廖汉生、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王汉斌。 第三次会议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1990年3月20日至4月4日召开[4],通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包括三个附件和区旗、区徽图案)[5],通过了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选举江澤民繼任。[6] 会议主席团共149人,秘书长彭冲,常务主席万里、习仲勋、彭冲、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周谷城、严济慈、荣毅仁、叶飞、廖汉生、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王汉斌。 第四次会议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1年3月25日至4月9日召开[7][8],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4月8日,会议补选朱镕基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会议主席团共147人,秘书长彭冲,常务主席万里、习仲勋、彭冲、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周谷城、严济慈、荣毅仁、叶飞、廖汉生、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王汉斌。 第五次会议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召开[9],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0]。 会议主席团共144人,秘书长彭冲,常务主席万里、习仲勋、彭冲、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周谷城、严济慈、荣毅仁、叶飞、廖汉生、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王汉斌。 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第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的说明》。[11]4月7日人大代表进行表决。 表决结果
参考文献
参见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